铁路局换牌:改革不只是换换名字
从长远看,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产收益水平,是改革的必由之路。关键是要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让“铁老大”更有效率,更能适应“企业化生存”。
据新京报报道,有着64年建局历史的北京铁路局完成改制,19日正式挂牌“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据中国铁总介绍,截至11月1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所属18个铁路局均已完成公司制改革工商变更登记,19日正式挂牌。这标志着铁路公司制改革取得重要成果,为国铁实现从传统运输生产型企业向现代运输经营型企业转型发展迈出重要一步。
铁路系统“政企分开”的改革思路早已明晰,早在2013年就已撤销原铁道部,成立铁路总公司和国家铁路局,全国18家铁路局的公司制改革也一直在计划之中。
据内部人士披露,铁路局改制工作从今年年初开始提上议事日程,前期主要是宣传改制方案,寻求内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不可否认,铁路局未改制前,行政色彩浓,转制以后,机构、人员、编制等均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铁路系统内部出现一些改革“不适症”,并不奇怪。毕竟,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日子里,铁路系统高度垄断,无论是外部世界,还是铁路系统自身,都已经习惯了“行政单位”这样的定位。
特别是在客货运力紧张时,“铁老大”拥有满满的优越感。客运的“一票难求”自不待言,货运“搞车皮”更是不少人“能力”的验证。即便这些年来铁路运营亏损严重,似乎也很难改变一些人的优越感。据披露,2017年一季度,铁总净亏损就达58亿人民币,从“铁老大”变成市场主体,一些员工必然会出现心理上的跌落感。
其实,这种担心或者不适并无必要。应该看到,一方面,中央深化铁路改革的决策部署十分明确,铁路系统深化改革乃是大势所趋,容不得犹疑。把铁路局改为集团公司,可以获得更大的自主权,并实现与社会资本的衔接。据报道,铁总已经分别向阿里、腾讯、一汽集团、顺丰控股等民营资本发出参与混改的邀请。
此外,“企业化生存”,也有利于铁路盘活现有资产,激发市场活力。铁总今年曾公开表示,其可开发利用的土地分布在18个铁路局的31个省、市、自治区,达到3亿平方米。虽然坐拥巨量土地储备,却未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因此,通过公司化改革,实现多元化经营,也可以让现有资源优势发挥应有的价值。
实际上,一直以来,铁路系统的“大锅饭”传统也使其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自成体系”“包揽一切”的经营方式早已经让它不堪重负。从长远看,强化企业经营管理、提高资产收益水平,是改革的必由之路。铁路也会因为“减负”而焕发生机和活力,提高效率的同时增进效益。
当然,也要注意到,改革不只是换换名字,关键是通过组织结构的变化、资源的优化配置,让“铁老大”更有效率,更能适应“企业化生存”。这需要为个人用户和企业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此,才能在和公路、民航、海运等系统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任何改革均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早一点改,并在不断摸索中寻找到新路,本身就是寻求主动的努力。这也就要求铁路系统所有工作人员,都要改变旧思维,跟上“企业化生存”的整体步伐,主动调整技能和服务水平,以适应新的市场化的需求。
上一篇:社区亲子服装设计大赛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