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权力边界,防止无心之失泄露公民信息
公民隐私权利能不能受到“高度重视”,于公权部门而言,它事关公民的权利处境和政府部门的观念状态和行为方式,“高度重视”不应该是套话。
姓名、身份证号码、银行卡账号、贫困生家庭情况以及残疾人的疾病诊断结果……这些由政府部门或高校主动公开的资料在互联网上均可长期反复查阅。日前,一系列公民个人信息网上泄露事件密集爆出,与此前购物平台的隐私获取不同,此番公民隐私防线失守更多是在社会公共服务领域。
很多公民个人信息提交、上传的源头是民众自己,因为会给生活带来种种便捷,因此人们一般并不排斥集纳部分个人信息。当然,被动的一面在于,大数据成为热词的时代,不提交信息便无法获取相关服务,公众处于类似“没得选”的处境中,只能寄希望于相关机构担负起妥善保管、存储信息的责任。但现实是,公民对于自身隐私信息的自主权,正在一连串信息泄露事件中丧失殆尽,相关机构并未尽责。权责不够匹配的隐私保障现状决定了,人们对于商业平台处分隐私信息的额外便利无法拒绝的同时,对服务机构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又无能力追责。
如今,普通公民的身份证信息、新婚夫妇的婚检情况、贫困大学生的个人和家庭状况,看似并不具有特殊市场价值的各种信息,同样处在被泄露、不被尊重的状态。庞大的个人资料被工作人员“无意中”上传、展示数年,直到被有心人士检索发觉、进而曝光,依然只能得到一个“是否违法要界定后下结论”的答复,不能不说这种尴尬呈现了公民基本权利被肆意无视的处境。
公民个人信息是否受到保护,除了法律的约束,还受到从业人群隐私观念的影响。“政府信息公开不是隐私公开”,类似的观念甚至在官员财产公示的讨论中都曾被作为某些拒绝公开的理由,该公开的信息公众无法顺畅获取,需要监督的事项存在因信息公开不畅而监督不能的状态,反倒是因办理个人事务而提交的信息被办事人员“无心”泄露,而且其中不少打着接受监督的旗号。这哪里是对具体公民信息的“无心”,其实是对权力边界的无意识。
哪些属于该公开的信息,哪些不是,这是多起公民隐私遭遇泄露事件发生后,政府公务部门、高校从业者依然挂在嘴边的“操作细节问题”。有专事政务公开的官员坦承,“个人隐私具有相对性,是否构成隐私,应视具体情境而定”,但实际情况中“政府部门部署工作时,不会对公示信息具体内容做详细要求,同一项工作各地公示内容差别很大”。对于公民隐私的把握,更多处于权力部门随意而为的状态,或者基于工作便利想当然地操作。从中可看到,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诸多操作中,随意性公开依然具有很大的人为因素。一部分公众孜孜以求但屡求不得的政务信息真实存在却被以各种理由拒绝公开(其中可能也包括隐私原因),另一部分真正属于隐私范畴的信息却在从业者的“无心之失”中随意泄露。公开的边界,考验的是权力接受约束的程度,更是公权力从业者对待公民权利的观念和态度。
公民隐私权利能不能受到“高度重视”,于公权部门而言,它事关公民的权利处境和政府部门的观念状态和行为方式,“高度重视”不应该是套话。
上一篇:完善捐助法人组织架构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