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巯嘌呤已于昨日恢复供应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21日讯 (记者吴佳佳)记者21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白血病患儿的短缺药品巯嘌呤已于昨日恢复供应,由浙江浙北药业生产的第一批295万片巯嘌呤片已全部完成生产检验并做好了发货准备,约可满足临床一年用量。
据了解,巯嘌呤主要用于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等肿瘤治疗,尤其是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后期维持治疗。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巯嘌呤片”在全国多地形成“药荒”,一些地方甚至连续5个月出现断货。由于药物奇缺,国产“巯嘌呤片”以前仅40元一瓶,如今被炒到148元还很难买到。
李克强总理近日对此作出批示,要求有关部门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批示中说,白血病患儿缺药将使这些家庭雪上加霜,要将心比心,高度重视所反映问题,抓紧采取有效措施,特事特办,切实加大国产廉价药生产供应保障力度,切实缓解患儿家庭的“用药之痛”。
国家卫生计生委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副司长张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实际上,卫生计生部门近两年建立的短缺药品监测网络此前已监测到巯嘌呤的短缺风险。今年8月份,国家重点监测的139个短缺药中就有巯嘌呤。国家卫生计生委会同食药监总局等部门对巯嘌呤的短缺情况立即开展信息核查发现,国内有巯嘌呤原料药批准文号生产企业3家,但仅1家实际在产;制剂生产企业6家,但仅2家企业近两年实际在产。2016年下半年,在产的1家企业因原料药价格上涨过快采购困难停产;2017年上半年,在产的另1家企业因GMP认证停产,导致巯嘌呤出现供应较大程度短缺。对此,国家卫生计生委、食药监总局两部门与有关企业会商协调,加速GMP认证审批程序。近日,浙江浙北药业已恢复巯嘌呤生产供应,第一批295万片已完成生产检验并做好了发货准备
张锋介绍,下一步,国家卫生计生委将制定发布国家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办法,并按办法规定的程序制定发布短缺药品清单,指导地方建立省级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制度。根据短缺原因、短缺程度、影响范围等,及时启动国家或省级应对机制,健全完善短缺药品信息发布制度。加快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加强药品供应价格变化情况监测,对于价格的确偏低的,引导形成合理供应价格,同时加大对哄抬价格和垄断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
(责任编辑:吴晓薇)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