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蜗居“脑瘫村”捡垃圾养活智障妻与脑瘫儿:我不会放弃
谭湘平带着儿子在医院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蒋格伟摄
谭湘平一手端着脸盆,一手拿着尿不湿,来回踱步在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门口。他不时凑近监护室的玻璃门,眯着眼睛瞄一眼躺在病床上的儿子轩轩(化名)。
与一周前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见到谭湘平情景不同的是,那时,他佝偻着身子,左手用一根麻绳牵着妻子,右手推着一辆破旧的儿童车,车里坐着仅两岁的儿子轩轩。每经过一个垃圾堆,他都会驻足,然后上前在垃圾堆里捣鼓一番,试图能找出一点能换钱的废品来。
谭湘平是一个不幸的男人:因为妻子智障,儿子脑瘫,他不得不辞了工地的工作。离开家乡湖南湘潭湘乡市,带着妻儿到长沙。一家三口,租住在湘雅博爱医院附近一间屋子里,面积不到15平方米。三年里,他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靠捡拾垃圾。
正在重症监护室门口等候
11月13日上午11点50分,儿子轩轩身体突然抽搐,被紧急送往湘雅博爱医院治疗,花400多元后,治疗无果。当日下午两点,轩轩又被紧急送往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
挂号前,谭湘平搜遍了全身,仅有11.5元,而挂号需要12.5元。谭湘平稍犹豫了下,然后把攥在手里的11.5元伸向了挂号窗口,希望里面的工作人员可以给他挂个号。最终,在志愿者的帮助下,挂号成功,轩轩做了检查。谭湘平说,虽然很苦,但他不会放弃老婆和儿子轩轩的。
妻儿
谭湘平必须得撑起这个家,因为“一家人都得靠自己照顾。”
“也许是上辈子造了什么孽”,谭湘平说,父亲前几年中风,没有了劳动能力;母亲患有30多年的精神疾病,妻子智力有障碍,儿子又是脑瘫。
一家三口
2014年,谭湘平与老乡刘伟平相识后结婚,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结婚后,在与妻子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这个比自己小12岁的女人智力有问题,并且有自残倾向,“妻子在家里有时候会拿头撞墙,对着我哭闹,而且经常走丢。”
打击接踵而至。2015年,儿子轩轩出生。生下来不久,他发现儿子“头跟没骨头一样,很软,身上多处关节无法直立。”
根据随后湘乡市人民医院与湘雅博爱医院的检查,轩轩被诊断为脑瘫,当时医生说,通过治疗可以改善。
儿子轩轩(化名)
从此,谭湘平每周6天都要带着孩子去湘雅博爱医院做六个项目的康复治疗,经过两年多的坚持治疗,“现在脖子可以撑起脑袋了。”
当问及“轩轩能不能开口说话”时,谭湘平说:“还是期待他好起来。”
澎湃新闻试着与谭湘平妻子刘伟平交流,“你喜欢你的孩子吗?”
“喜欢!”她微笑着说。
“最喜欢孩子什么?”她愣住了,谭湘平过来解释说:“你问的问题超出她智力范围了。”
刘伟平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傻笑,眼神里透着迷茫。
父母亲也是谭湘平的牵挂,在湘潭县湘乡老家,母亲经常走丢。谭湘平打开手机,翻出母亲的照片。
“我担心她再次走丢,所以给她拍了一张照片。”谭湘平喃喃道。
15平方米的家
11月10日,澎湃新闻走进谭湘平15平方米的租赁房。
晚上7点,谭湘平上身穿着一件陈旧的灰色夹克,下身裤子略显破旧,脚上的一双布鞋,有洞。
38岁的谭湘平,个子不高,不喜欢说话,看上去,满脸疲惫。只有主动和他交谈的时候,他才会聊上几句。他带着记者来到住所,穿过一个综合市场,巷道里很黑,没有路灯。
一家三口拾荒
走到他家楼下时,看见一辆婴儿手推车,上面堆了一些杂物。谭湘平指着手推车说,“这是与老乡在医院捡的一辆手推车。”
楼道很窄,很难想象谭湘平是如何同时抱着手推车和儿子下楼的。
穿过楼道就是谭湘平租来的家——位于湖南长沙县星沙城西安置小区的一间包括卫生间在内15平米的二楼出租房。房租300元,按月支付。
房间里杂乱、充满了压迫感。
一张放着被子的小床,几个小板凳,一张放着油盐酱醋的桌子。桌子上有一个电磁炉,地下放着两个电饭煲,其中一个,已经坏了。屋中放置一个小推车,衣柜放在小床的一侧,旁边堆满了杂物。
爱心人士捐赠的被子
妻子刘伟平正侧身坐在床上,眼神呆滞。看见有陌生人进来,她抬头微笑了一下。
谭湘平调侃三口之家做饭艰难,“我们就在窗台做饭”。
他走向前,将窗户打开让记者看,一边将电磁炉放到上面,“因为上面挂了袜子,有水。所以我就把电磁炉拿了进来。”谭湘平说。
谭湘平所住的地方,也是全国脑瘫儿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被称为“脑瘫村”。据当地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由于距医院近,房租便宜,目前,至少有300多名脑瘫病患者租住在这里。
澎湃新闻发现,在谭湘平租赁房对面,也是一户脑瘫家庭,他们同样在窗台上做饭。
窗台做饭
邻居何先生说:“谭湘平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他很少买菜,很多时候是去附近的菜市场捡一些菜叶子做饭。”
“他很少向人诉说苦处。记得有一次。他家里没米,没有跟大家说,他就自己去商店里面赊了一包米。住在这里的人,很少诉苦,因为大家都为生活所逼,都很苦。”何先生说,谭湘平唯恐给他人添麻烦,少见求助于人。
“没想过要放弃”
谭湘平目前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捡垃圾,一个月也就是三百多块收入。
一家人的生活必需,每天开销要二十块左右。一天三餐就是一些炒青菜或者青菜煮汤,偶尔会买几块钱瘦肉,给孩子煮一些肉末。
“孩子不挑食。”谭湘平说,孩子给什么就吃什么。如果孩子剩下一些肉末,夫妻就吃剩下的。
家中的桌子
虽然生活充满了不幸和艰辛,但在谭湘平说自己每天在感恩中度过,因为很多爱心人士惦记着他们。“家里很多的物品都是爱心人士捐赠的,例如衣服、玩具、厨房用具。”
谭湘平已经很久没有买过衣服了,孩子身上穿的基本都是捐赠的衣服。谭湘平回忆道,去年给孩子买过一件很薄的衣服,结果今年穿就小了。他的脸上表现了一种无奈,并且说:“我不会买(小孩子)衣服。”
谭湘平撸起自己的袖子,指着袖口磨出的破洞说,“我这衣服穿了五年了,还很好。”
澎湃新闻注意到,他裤子的口袋和裤边也已经磨破。妻子依旧坐在身旁,一言不发,只是偶尔抖抖腿。
谭湘平起身走向衣柜,从衣柜里面拿出一件玫红色的呢子衣,这是他今年给妻子买的一件衣服。
妻子一人坐在家中
谭湘平拿着玫红色衣服在妻子身边比划着,妻子抬头看着谭湘平,微笑了起来。
面对眼前生活的艰辛,谭湘平说:“生活上有难处,撑不住了,但是没想过要放弃。周围还有那么多人(同样在)坚持。”
捡垃圾
在小屋里谈了约一个半小时,谭湘平面带尴尬的说,我要出去“工作”了。他口中的工作,就是出去捡垃圾。
少了一个轮子的手推车
佝偻着身子,左手用一根麻绳牵着妻子,右手推着一辆破旧的儿童推车,里面坐着2岁的轩轩。每经过一个垃圾堆,他都会驻足,然后在堆里捣鼓一番,这是谭湘平每天的日常生活。
与别人不同的是,谭湘平是选择每天晚上带着妻子和孩子出去捡垃圾。
“早上的时候,一些环卫工人会捡一些垃圾,他们也需要生活。所以我会晚上出去捡垃圾。”谭湘平每天晚上七点多,都会带着孩子和妻子出门捡垃圾。
他首先会将儿子连人带车端下楼,然后在妻子的手腕上系一条布绳牵着走。
“我走得快,怕她跟不上我。”差不多晚上10点的时候,他会带孩子和妻子回家,因为那时候,孩子要睡觉了。等孩子和妻子入睡后,他再次出门捡垃圾。
“他经常一个人凌晨两点多才回来。”隔壁邻居何先生告诉记者。
“有时候一天收入五六块,好的话有十多块钱,一个月可以挣三百元左右。”谭湘平说,捡垃圾是一家人主要的经济来源。
仅仅依靠捡垃圾,一个月收入只有三百元,显然不够。
“如果没有爱心人士的帮助,我很难坚持到今天。”谭湘平数次提及,“真的特别感谢丫丫妈妈,是我们这个小家长期的守护神”。
谭湘平口中的“丫丫妈妈”,是帮助他们的义工彭望平女士。
收到爱心人士筹集的善款
彭望平告诉澎湃新闻,“自己是去年开始帮助谭湘平一家人的,经常送油米和衣服。”
彭望平说,除了自己之外,其他爱心人士也经常前来援助。
在彭望平眼中,谭湘平是一个老实而有责任心的人,“对待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直没有放弃,而且都很有耐心,这让我很感动。”
挂号
轩轩病情突然发作,让一直默默坚持的谭湘平不知所措。
11月13日上午11点50分,轩轩身体突发抽搐被送往湘雅博爱医院治疗,花了四百多元后,治疗无果。当日下午两点,轩轩又被紧急送往湖南省人民医院治疗。
在挂号前,谭湘平身上仅有11.5元钱,而挂一个号需要12.5元。差一元钱,谭湘平犹豫了下,他还是鼓足了勇气,把攥在手里的11.5元钱伸向挂号窗口,希望里面的工作人员给他挂个号。
最后在彭望平帮助下,轩轩挂了号,做了检查。
医生告诉谭湘平,轩轩需要马上转院,住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大概需要花费一万多。
这对谭湘平来说无疑是一个打击,身无分文的他,不知拿什么让孩子转院接受治疗。
听到这个消息后,彭望平在朋友圈里发起筹集善款,为轩轩筹集治疗费用。
截至11月14日凌晨0点47分,共筹集12051.72元。这些善款是由彭望平的朋友以及爱心人士捐赠的,“有捐五块的、十块的,还有捐几百的、一千的”,彭望平拿着登记捐款数额的本子告诉澎湃新闻。
目前,轩轩转院至湖南省儿童医院,14日中午,已住进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
谭湘平日常背的书包
谭湘平说,从14日中午入住医院起,他已交了5000元押金,到15日中午,窗口显示已欠住院费300元,花费近7000元。
11月15日,轩轩这次发病被确诊患有癫痫,仍在重症监护室。谭湘平说,“我不会放弃老婆和轩轩的。”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