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消失60000平方公里,咸海是怎么被榨干的?
本文转载自地球知识局
微信号:diqiuzhishiju
人类想要永久改变自然环境,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无论技术手段有多高明,自然最终总是会反败为胜,顽强地回到自己原来的形态。
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自然环境被暂时修改的故事也并不少见,位于中亚的咸海就是受害者之一。
今天的咸海,面积已经比1960年衰退了90%以上(6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大北京。
今天的文章,就带你一起来看看这座巨大咸水湖的生死之谜。
美丽咸海的青葱岁月
咸海,位于哈萨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交界处,曾是世界第四大湖。有研究显示,咸海诞生于“上新世”时期,距今已有500多万年的历史。中亚地区的两条著名河流锡尔河和阿姆河注入咸海,维持了咸海水量的稳定。
受益于亚州中部众多高大山脉与高原
众多大河向四周奔腾流淌
其中著名的中亚两河:阿姆河、锡尔河
流向咸海
由于地理环境及注入河水的影响,咸海的水呈层状分布,水流循环呈顺时针方向,表层海水盐分不高,到底层则盐分上升。咸海水质很好,水的透明度很高,深蓝色的海水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由于湖中有约1500座岛屿,咸海也被称为“岛屿之海”,总面积曾高达到66000多平方公里。
1985年八月的咸海
这里在苏联时期是战略大后方,相对远东和西部发达地区比较安全。出于这一层考虑,苏联曾将自己的生化武器研究基地设在被湖水环抱的沃兹罗日杰尼耶岛(又称“复兴岛”)上,代号“Aralsk-7”或“第三实验室”。游戏“使命召唤”里也曾以此为背景。
咸海中的沃兹罗日杰尼耶岛
而这个岛屿在2001年中旬
由于咸海的日渐枯竭
与陆地相连成为一个半岛...
生化武器研究基地
由于这里的风向不定,岛上特地修筑了米字形机场,以保证军机随时降落。但苏联解体后,这座神秘的基地最终还是被废弃,成为了无人区。
米字形机场上线
俄航的战力果然不一般
如今
由于盐分合适、水质良好,昔日咸海的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湖中盛产鲤鱼、咸海鲷、暗斑梭鲈、比目鱼、咸海赤梢鱼、黑鲫等鱼类。
在1960年前,这里的商业捕鱼量每年超过43,000吨,占全苏联捕捞总量的六分之一,是苏联的渔业生产基地。1921年,这里的渔民还向莫斯科输送了14车厢的鱼来缓解那里的饥荒。为此列宁专门写信表示感谢。
1848年,
第一艘停泊在咸海的俄罗斯小船,
由塔拉斯·舍甫琴科绘制
俄罗斯停泊在咸海的海军
但是好景不长,咸海的美好时光在人类的活动下逐渐变成了一个难以再现的往日旧梦。美丽而丰饶的咸海,开始逐渐枯萎了。
日渐消失的咸海
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苏联成立后,政府希望通过修建水利设施,将锡尔河与阿姆河的河水分流到周边的沙漠和荒地中,从而将该地区改造成棉粮生产基地。最终的目的,当然是用来支援社会主义建设。
咸海的大量水源
被用在阿姆河下游的农业开发上
为此,斯大林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提出了“自然改造计划”。计划的具体内容,就是在该地区建设防风固沙林、导入牧草轮作,并在半干旱气候地区修建灌溉水利工程。水利设施的建设滋养了作物,却分走了一部分河水,水域的进出平衡开始被打破。咸海的水域开始衰减。
从那时开始
不过由于抽河水时日不多,自然改造计划在运行早期,尚且没有引发严重的危机。
到了五十年代,苏联政府将苏联全境划分为18个基本经济区来进行针对性发展。其中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成为中亚经济区,同临近的哈萨克斯坦经济区共同发展以棉花、谷物为主的种植业。
哈萨克斯坦与其余四斯坦
一起剥削咸海
这一规划促使苏联政府在该地区修建了大量的水利设施,以卡拉库姆运河和阿姆布哈尔引水渠、塔什萨卡引水渠为代表的引水工程纷纷在中亚大地上出现。这些巨大的水利设施,将乌兹别克斯坦的“渴望草原”以及卡拉库姆沙漠从不毛之地,改造成了面积达30余万公顷的棉粮生产基地。
锡尔河上游的托克托古尔大坝,除了分配水资源以外,更为吉尔吉斯斯坦全境提供了一半以上的电力。这里也因此成为被当时苏联官媒大书特书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
托克托古尔大坝长这样
仅仅从对经济的短期刺激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来看,苏联政府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1980年,苏联棉花年产量达996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20%,其中95%产于锡尔河及阿姆河流域地区。苏联境内约40%的稻谷,25%的蔬菜、瓜果,32%的葡萄也产于该地区。
穿行在沙漠中的阿姆河两岸良田
农业生产的丰收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发展,而此地区的人口也由上个世纪二十年代700余万人猛增至3600多万。从来不宜农耕的荒原,变成了农业之星。
但是和所有大干快进的经济发展一样,咸海周边的环境问题也开始暴露出来。苏联人的粗放发展模式使得该地区水资源浪费严重,很多水资源在传送过程中蒸发、渗漏,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
各地负责人为了拼政绩大肆开荒,致使开荒土地面积远大于该地区水资源的承受能力,河水注入咸海的水量越来越少,海岸线也不断后撤。曾经的港口变成了内陆城市,咸海的水运经济几乎崩溃。
咸海附近废弃的船只
这里的气候也随着湖水的消退变得更极端更干旱,致使周边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下降。水量的减少使得咸海水域盐分浓度急剧上升,造成本地鱼类及水生物大量灭绝。
20世纪60年代,咸海尚有各种鱼类600多种,到1991年只剩下了70余种。商业捕鱼量仅为六十年代鼎盛时期的十分之一。
1987年,咸海第一次被分成南北两部分,中间高耸的海床成为了陆地。干涸的湖底沉积了大量的盐分,每当大风刮过就会形成可怕的“盐沙暴”。这些含有大量盐分的沙土随风飘散,沉积到周边的田地里,造成土地盐碱化、沙漠化,使该地区作物产量急剧下降。苏联人开垦出的良田又变回了荒漠。周边的河水及地下水的水质也因为失去渗水的补充,而变得越来越差。
横跨整个区域的巨大沙尘暴
糟糕的饮用水条件和缺乏粮食的困境,让该地区的慢性病发病率急剧上升。曾经欢庆胜利的人类,开始感受到大自然的报复。
曾经的湖岸和船
在扯皮中病入膏肓
其实咸海的干涸早在苏联人预料之中。苏联工程师原计划通过让咸海有计划地干涸,以便将其改造成良田。但他们严重低估了这一行为带来的副作用,干涸的速度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而且引发了深重的环境灾难。
没想到会干涸得如此快
图为咸海干涸.gif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苏联政府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缓解,甚至计划从其它河流引水来保护咸海。但这些计划最终因耗资巨大而无法付诸实现,咸海终于还是走上了不归路。
苏联解体后,由于对水资源失去了统一的调度,地区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苏联解体后
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分享了阿姆河下游和三角洲
意味着,你不抽水我抽水?
以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托古尔大坝为例,它既掌控着下游灌溉所需的水资源,也是上游吉尔吉斯斯坦的主要发电来源。兼具这两个功能的大坝,在不同国家的操作方式也不一样。按理说,吉尔吉斯斯坦需在冬天放水,以便提供电力;而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则需要大坝在夏天放水,以便灌溉。
因咸海干涸而被遗弃的船只
而水资源却是有限的,不可能两头放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当时苏联政府牵头规定,吉尔吉斯斯坦在夏天放水,借此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换取油气。
但自1991年苏联解体后,由于各自利益所需,这个协定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为了争夺水资源,三国都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肆意分流河水。凡此种种之事,致使流入咸海的水量越来越少。滔滔阿姆河甚至一度出现断流,更加剧了咸海的消退。
中亚的诸多大河
不光要穿过广阔的沙漠
还要穿过众多的人类聚居区
最终止步于咸海的跟前
消失在沙漠之中
2003年,刚刚分离出来的南咸海又分成了东西两部分。
2009年,东部消失,而西部由于几乎无水补充,消失也只是时间问题。
2003年人工堤坝将咸海分为东西两部分
2009年,东部消失(右)
截止到2014年,咸海的面积较鼎盛时期萎缩了74%,其水量减少近85%,昔日兴旺的捕渔业已几乎消失殆尽。由于农业大发展时代而出生的大量人口,也选择背井离乡,到别处寻找生存的机会。
1989年和2014年的咸海
为了保护咸海,中亚各国成立了委员会,对各国的利益诉求进行协调。联合国及有关国际组织也成立了基金会,展开专项行动来保护咸海,并为周边地区居民打深水井以解决饮水问题。相对富裕的哈萨克斯坦还特地拨款修建水坝保护北咸海。
2000年与2011年北咸海变化.gif
虽然这些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各国在河流上游取水的行为始终没有得到控制,咸海的衰减趋势根本无法遏制。不少专家悲观地表示,咸海将在2020前后完全消失,变成一片只存在于过时地图里的大海。
咸海只是人类对环境破坏的一个缩影。在咸海背后,有更多自然地形和动植物在不断恶化的环境中苦苦挣扎。如果人类不多加协调,不想更好的办法为资源的安全调度做出更多努力,等到自然反扑的时候一切都晚了。
作者:小白鲸
制图:孙绿/ 校稿:猫斯图/ 编辑:大绿
上一篇:特岗教师给力隆回山区教育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