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那些渐行渐远的“非遗”在他镜头里越来越清晰

发布时间:2017-11-22 15:51:26 来源:《用户协议》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辽东湾好地方,潮涨流北上,潮落流南淌。早出乘流去,晚归顺潮涨,千年古渔雁,身随心神往。”古渔雁不是鱼,也不是鸟,而是指百年前那些“像候鸟一样迁徙,追逐鱼虾生存”的渔猎人群。可是,这样一群在春天里从河南、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呼朋唤友,拖家带

  “辽东湾好地方,潮涨流北上,潮落流南淌。早出乘流去,晚归顺潮涨,千年古渔雁,身随心神往。”古渔雁不是鱼,也不是鸟,而是指百年前那些“像候鸟一样迁徙,追逐鱼虾生存”的渔猎人群。可是,这样一群在春天里从河南、河北、江苏、山东等地呼朋唤友,拖家带口,浩浩荡荡地来,入冬前又成群结队地走的打鱼人,如今在辽河口——盘锦二界沟早已销声匿迹了,只是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在一些上了年岁的老人心里。

古渔雁文化——正月十五渔民放海灯、放鞭炮祭海,祈求来年平安和丰收

  11月19日,在辽宁图书馆展览大厅,这样一群人建造木船、开海捕捞、年节祭祀、海产品加工的劳碌身影,又从历史深处鲜活地“走”了出来。辽宁籍著名摄影师姜福祥用镜头“复活”了一个又一个“非遗”项目,让观众不出家门口就能邂逅昨天的记忆。记者看到,这次展出的150多幅作品,除了盘锦二界沟的《渔雁部落》,还有《成吉思汗的后裔》《惊世女书》《大美客家》《鱼皮部落》《鹰猎部落》《布朗族部落》《关东腊月》《中国贝类第一村》《废弃的钢工厂》《烧炭》《俄罗斯后裔在中国》共12个主题,题材涉足广东、湖南、云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辽宁等省区。摄影师以一个艺术家的锐利视角和图片语言,生动展现了留存在各民族身边的动人故事,真诚诉说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关东腊月——窗户纸糊在外、老太太叼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是“东北三大怪”

鱼皮部落传承人尤文凤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