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度︱堵“明路”还要查“暗道”
导语:
防范“黑作坊”走暗道进驻网络订餐平台,制度要念好“紧箍咒”,平台要设好“关卡”,监管须拿出“杀手锏”,既要避免“一管就死”,也要避免“一放就乱”。
国家食药监总局近日发布《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针对外卖“黑作坊”问题明确了“线上线下一致”原则,即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具有实体经营门店并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前几年,网络餐饮快速发展,“黑作坊”随之出现,平台未落实把关责任,相关法规也是空白。现在,法规的空白填上了,平台把关也是责无旁贷,“黑作坊”是否能就此绝迹?显然不能如此乐观。就在《办法》出台后,媒体调查了一项线上“新业务”:网络餐饮“代办入驻”服务。一些中介利用不当手段,使外卖商家绕过严格的入驻标准进驻平台,有中介称无店址、无证照均可办理,只需花费千元左右。“黑作坊”走不了明路就走暗道,明路好查,暗道难防,这也是公共治理中常见的难题。
明路必须要堵住。怎么堵?一是制度得念“紧箍咒”。明厨亮灶不单是对实体店的要求,鼓励新业态不等于对食品安全“网开一面”,将网络餐饮与实体门店“对标”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必然,也是为了促进网络餐饮健康发展。二是平台得“设关卡”。大平台、行业龙头,有责任、有能力也有办法分担监管压力。平台应按照“线上线下一致”的要求对外卖商家进行资格审查,从准入源头抓起强化经营者自律。三是监管得有“杀手锏”。“平台管用户,政府管平台”,有关部门应加大市场检查系统、市场评价系统的建设,依法从严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以重典倒逼平台和商家尚德守法。
应该说,走过发轫之初的“野蛮生长”,“互联网+食品安全”的管理思路已经逐渐明晰,平台、商家该负哪些责任,出现问题该由谁来管,法规已有明确表述;很多地方也做了管理上的创新,比如直播后厨增加透明度、平台向监管部门报送制度等,都在尝试线上线下一起建构良性的市场秩序。但也要看到,制度出来了,还需要得到有力的执行;大的框架搭建起来了,还有具体的细节需要完善;“黑作坊”的明路被堵死了,也不能忽视随之滋生的暗道。比如,平台的“关卡”是设起来了,但这种审核是走走形式,还是严格把关?是完全在线上审核,还是去实际经营场所走一走、看一看?看守“关卡”的人是认真负责,还是为了捞好处暗地放行?从相关报道看,之所以出现“代办入驻”现象,就是平台的管理还不够严密,对有些标准没有硬性要求,给具体经办者留下操作空间。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