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过一个节日需要12年,热闹程度估计只有去的人能感受

发布时间:2017-10-28 06:02:33 来源:搜狐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鼓藏节,俗称“吃牯脏”,是苗族祭祀本宗族列祖列宗的大典.是以血缘宗族为单位进行的祭鼓活动,是苗族最为隆重而神圣的节日二主要流布于雷山县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 鼓藏节每隔12年举办一次,苗族习惯首尾两头数,也有称l 3年

  鼓藏节,俗称“吃牯脏”,是苗族祭祀本宗族列祖列宗的大典.是以血缘宗族为单位进行的祭鼓活动,是苗族最为隆重而神圣的节日二主要流布于雷山县9个乡镇的苗族村寨和榕江县的部分苗族村寨。

  鼓藏节每隔12年举办一次,苗族习惯首尾两头数,也有称l 3年过一次鼓藏节的说法,每届持续4年,现在改为3年,习惯称第12年为鼓藏年,鼓藏节中的“牯”是祖先神灵的象征,鼓藏节的仪式活动都以“鼓”为核心来进行.苗族鼓藏节具有特定的过节程序、仪式和专门的“鼓藏语言”:同时,要推举“鼓藏头”.“鼓藏头”便是全鼓社的权威,被视为祖神的代言人。

  鼓藏节是苗族传统的祭祀大典,其规模宏大,节日仪式复杂、独特,持续时间长,节日的宗教功能突出.鼓藏节在数年的节日过程中,不断对“鼓社”全体成员进行苗族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再教育,对全体成员进行苗族文化身份的强化教育,鼓藏节中诵读的口传历史迁徙歌,是苗族的口传史,是研究苗族历史的重要依据在鼓藏节中展示的苗族服饰和歌舞艺术,鼓藏节极具民族学、艺术学和美学价值.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依据。

  鼓藏节的第一年二月申日.全社男女老幼集中到迎龙场的枫香神树下,由‘‘鼓藏头”在五彩宝辇下主持“招龙”仪式全体族人则在山上植树造林,而后在迎龙场集体踩鼓跳笙。雷山县各地苗族过鼓藏节的时间不同。

  苗族鼓藏节具有鲜明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是苗族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怀念祖先、尊老爱幼、和睦相处、勤劳俭朴、富裕安康等是鼓藏节的祷告主题。2006年,该民俗经围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