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透明不等于让信息“裸奔”
期待更多高校、更多机构为信息保护多上一把锁、多把一道关口,在工作中更细致、更走心,让不必要的信息“裸奔”离公众更远一些。
近几天,信息保护又成了热点。有媒体报道,不少高校近年在公示国家奖学金候选人或获得者名单时,公布了学生完整的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等个人隐私信息,引起热议。日前,教育部发布通告,要求全体学生资助工作者务必拧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让资助工作更合规、更有爱、更有温度。
在信息时代,个人姓名、身份证号等资源都是宝贵资源,“藏”好这些信息,也是保护个人权益免遭侵害的必要手段。近年来,相关部门不断加大力度,通过多种手段斩断盗取民众个人信息的“黑手”;但一些高校官网竟主动、批量奉上“含金量”颇高的个人隐私信息,确实引人忧虑。
应该说,个别高校学生个人信息“泄密”的确事出有因,或是出于工作疏忽“无心之失”,或是基于工作考量“有意为之”。根据《国家奖学金评审办法》,评审工作要确保“公开、公平、公正”,要有“不少于五天的公示期”——面对信息公开与隐私保护这杆秤,一些工作人员犯了难,对哪些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公开表示困惑,对例行的信息公示引来批评表示委屈,正如有学生资助工作者面对采访时所说:公开太细会被批评隐私泄露,公开太“粗”又被质疑不利于监督,缺少标准化的实施细则……
应该说,这样的困惑颇具代表性,也是隐私泄密背后的真问题。近年来,公民个人隐私保护的意识不断提高,对加强信息保护的呼声日益高涨,但不少部门、机构的隐私保护意识并没有跟上公众的步伐,相关工作也未能满足公众的要求。翻翻新闻报道不难发现,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亟待被破解。
那么,怎么破?首先要认识到位。信息公开的目的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但信息公开必须以尊重隐私为前提。当前,很多高校对信息安全高度重视,针对黑客、系统漏洞等重重设防,但部分工作人员隐私保护意识相对淡薄,没能眼睛向内,关注那些“无意”中的信息泄露。因此,只有拧紧“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和隐私”这根弦,真正认识到位,才能避免更多的无心之失,才能让隐私保护成为入脑入心的行为准则。
其次,行动要跟上。作为当务之急,各地院校有必要针对公开信息进行一次深入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于“泄密”信息立即“下架”。而从长远来看,高校应该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规定,进一步健全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的程序和责任;同时做好总结分析,明确信息公开和隐私保护的边界,并形成更具指导性的规范。以奖学金公示为例,有些高校用学号代替身份证号,有的只公布姓名和学院信息,用一般信息代替关键信息……从这些经验来看,“鱼与熊掌”并非不可兼得,关键看怎么做。
此外,最好还能举一反三。目前,火车票已对个人身份信息进行模糊处理,部分快递已推出隐私面单,公众对信息保护高度关注,高校也理应率先垂范,做得更好。以学生资助工作来说,保护学生信息不能仅强调公示环节——认定贫困学生时不能让学生当众诉苦,发放资助物品时鼓励隐性资助,宣传贫困生励志典型应征得本人同意……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学生的资助也是育人的过程,其间不该让学生们感受到压力,而应给予更多的体贴和关爱。
随着信息化大潮滚滚向前,在可预见的未来,信息保护必定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期待更多高校、更多机构为信息保护多上一把锁、多把一道关口,在工作中更细致、更走心,让不必要的信息“裸奔”离公众更远一些。
下一篇:周六跑半马 有免费公交专线接送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