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慢性咽炎这说不出的痛,该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7-11-23 15:59:39 来源:营养师团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慢性咽炎这说不出的痛,该怎么办? 文| 须鲸 编辑| 小灰灰 须鲸自九月份入职以来,由于周围的同事大都是教师,属于用嗓过度的一类特殊人群。有文献报道,500名教师中有268名都患有慢性咽炎,发病率达53.6%。都市人群中,70%的人

  原标题:慢性咽炎这说不出的痛,该怎么办?

  文| 须鲸

  编辑| 小灰灰

  须鲸自九月份入职以来,由于周围的同事大都是教师,属于用嗓过度的一类特殊人群。有文献报道,500名教师中有268名都患有慢性咽炎,发病率达53.6%。都市人群中,70%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咽炎,他们大多以办公室白领为主。为此,这里主要从发病原因和治疗预防两大方面查了些资料,和大家共同学习关于慢性咽炎的相关知识。

  发病原因

  生活方式

  很多朋友无辣不欢,交际应酬抽烟喝酒的也在所难免。辛辣食物容易导致喉咙干燥,烟酒会强烈刺激咽喉部黏膜,严重时甚至引起咽喉部黏膜病变乃至受损。另外,长期生活不规律、疲劳、精神紧张,也可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导致咽喉反复被细菌病毒感染,形成慢性咽炎。

  环境因素

  我们日常接触到的环境主要包括空气和食物,空气污染来源于工业污染、室内装修、汽车尾气、环境破坏;食物污染多见于食物中化肥、农药含量超标等。这些都是慢性咽炎的发病因素之一。

  职业因素

  特殊人群(如教师,销售、歌唱演员、播音员等)每天必须高分贝、长时间用力说话,容易造成用嗓过度。嗓子使用过度会造成咽部黏膜、粘膜下组织和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一般表现出来就是局部组织充血、发红。用嗓过度后如果再加上粉尘刺激,又没能及时保养的话,转变成慢性咽炎简直是分分钟的事。

  咽部邻近器官病变

  像慢性扁桃体炎、鼻部疾病以及胃食管反流病,都可能引发咽炎发病。另外,甲状腺炎、支气管哮喘、肺癌、肺结核等疾病的初期,都会被误诊为慢性咽炎。

  诊治预防

  少刺激咽喉

  如果患有咽炎,建议要少冷饮、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同时注意口腔卫生。如果有抽烟喝酒的习惯,也建议戒烟戒酒。

  补充维生素

  有文献报道,维生素B2(10mg,3次/天)联合维生素B6(20mg,3次/天)治疗慢性咽炎,并通过合理膳食调节,疗效满意。如果病情不太严重,该方法值得一试。

  保持身体外环境

  建议尽量远离粉尘和有害气体较多的环境,以免刺激咽喉。适当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身体素质,但是运动时需要注意挑选空气质量好的场所,室内健身房应保证空气流通,室外运动应关注雾霾指数是否爆表。

  诊治相关病因

  对于伴有慢性扁桃体炎的咽炎患者,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需要在扁桃体处做手术。如果除了慢性咽炎,还患有鼻部疾病,积极治疗鼻部疾病也有利于咽炎的恢复。对于伴胃食管反流病的慢性咽炎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胃食管反流的病情,必要时需要遵医嘱,服用抑酸类药物及或胃肠动力药。

  局部治疗

  如果症状不严重,可以考虑到药店购买含片缓解症状(如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健民咽喉片)。如果症状严重,则需要就医。医生可能会开出药效更加厉害一些的华素片以及口服银黄含化片(这两个是非处方药);如果含片无效,医生还可能会开漱口液或者使用雾化疗法。雾化吸入的常规药物有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漱口剂多为呋喃西林液、复方硼砂溶液,亦可用硝酸银烧灼(这五个均为处方药)。

  TIPS

  此处只做科普不贴小广告哦

  教师特制建议

  1、保持干净整洁的教学环境,自身做好口腔的清洁工作。

  2、保护嗓子科学发声,尽量学会腹式呼吸,或使用扩音器等辅助设备。

  3、工作生活中,教师要避免不良情绪,影响呼吸道的通畅而导致咽喉疾病。

  你就像那冬天里的一把火

  熊熊火焰难受喉咙折磨我

  不愿你悄无声潜入我身体

  早日浇灭如鲠在喉那团火

  --须鲸原创

  参考文献

  [1] 樊文周. 教师慢性咽炎的防治措施研究[J].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16) 252.

  [2] 蒙慧菊. 维生素B2联合维生素B6治疗慢性咽炎50例的疗效观察[J]. 广西医学.2009(9) 1319-1320.

  [3] 蒙慧菊.梁逸.何月洁.覃延意.韦绍句.谭毅. 慢性咽炎的治疗与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6) 1221-1225.

  [4] 林明慧. 慢性咽炎的研究与防治[J].临床合理用药. 2011(4) 172-173.

  [5] 吕学仿, 马力学. 慢性咽炎的综合治疗[J]. 人民军医, 2012(9):842-84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