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Science封面的科学作品,这个中国小伙是怎么画出来的?
原标题:登上Science封面的科学作品,这个中国小伙是怎么画出来的?
编者按
在北京市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党委共同指导下,首都互联网协会媒介融合专业委员会联合果壳网共同推出“我在科普·十九大时光”专栏,组织一批科普界一线实践者,以自身经历和体会,展示科普战线上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砥砺奋进的发展状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到“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强调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互联网+科普”并非互联网和传统科普模式的简单组合,而是互联网与新时期科普规律加成后的创新升级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是科普行业进步的一个标志,体现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更广阔的容纳度和更前沿的敏感性,更是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重要精神的生动体现。
登上Science封面的科学作品,我是如何展现的?
梁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科学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特任副研究员
把爱好变为工作
1998年我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大一那年有一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当时我和寝室同学合买了一台清华同方电脑(古董配置:赛扬300MHz CPU,32M内存,4.3GB硬盘)。那时我们寝室还没有接通互联网,很多同学也都是第一次接触电脑,因此电脑主要是一种学习工具,比如用来学习微软Office软件。对我来说,我很快迷上了电脑图像制作软件,比如Corel DRAW (8.0版本)和Adobe Photoshop(5.5版本)。我没有什么美术基础,但可以使用电脑图像软件创作出自己觉得很不错的作品,让我很有成就感。加上当时我喜欢的很多游戏和动画都是用电脑图像软件制作出来的,也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很多动力。对于计算机图像的爱好一直陪伴了我很多年,我也做过一些把计算机图像和科学结合起来的简单尝试。
对我影响很大的Corel DRAW 8.0启动画面。
到了研究生阶段,我发现一些对电脑图像感兴趣的理工科学生最后从事了科学可视化的工作。其中对我影响很大的是珍妮特·伊瓦萨(Janet Iwasa)。她在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取得细胞生物学博士后,到好莱坞学习三维电脑动画,然后到哈佛大学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 Szostak)研究组做博士后,其课题是用电脑动画在分子层面展示生命起源的机理,最终作品在波士顿科学博物馆展出。珍妮特目前在美国犹他大学工作,她的研究课题之一是用可视化手段展示艾滋病病毒的生命周期。她的经历让我觉得我也许可以做类似的事情,把爱好变成工作。
Janet Iwasa博士创建的用可视化手段展示艾滋病病毒科研成果的科普网站。
2011年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取得材料科学博士学位后,我没有继续从事研究工作,而是加入了波士顿一家叫Digizyme的公司,参与制作一本名为《地球上的生命》(E. O. Wilson’s Life on Earth)的数字教科书,我的职位是科学动画师。我在Digizyme工作了一年多,受益匪浅,也认识了很多从事科学可视化的朋友。之后我也做过一段时间自由职业者,为世界各地的科研人员提供科学可视化服务。我的科学可视化作品曾作为封面发表在《科学》(Science)、《自然-材料学》(Nature Materials)、《自然-光子学》(Nature Photonics)、《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等一些著名学术期刊上。终于,在接触电脑图像12年后,我把爱好变成了工作。
在做自由职业者期间发表的期刊杂志封面。
化学是美丽的
做自由职业者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传播系的周荣庭和王国燕老师,并有幸在2014年初加入了中科大科技传播系,最初的工作是与清华大学出版社合作开发“美丽化学”项目。
2014年上线的美丽化学项目中英文网站截图。
化学是美丽的,化学反应绚丽多彩,微观的化学结构也很神奇。我对化学有很深的感情。在中学,化学是我最喜欢的学科,自己经常在家里做一些简单化学反应;经过本科、硕士和博士的训练,我对化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希望把化学的美分享给更多人。2014年秋天,“美丽化学”上线,项目在网络上有非常好的传播,很多人通过我们的项目第一次了解到化学原来是一门很美的科学。另外,“美丽化学”项目在国内外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时间过得很快,“美丽化学”项目已经上线3年了(如果大家对这个项目感兴趣,可以观看我在一席的演讲)。
国内外报道美丽化学的媒体。
今年10月,我们与中国化学会合作,上线了“重现化学”项目,以全新的艺术视角,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继续发现化学的美丽,并试图解决化学教师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重现化学”上线后,受到《纽约客》(The New Yorker)网站、美国化学会《化学化工新闻》(C&En)杂志、英国化学会Chemistry World网站等媒体的关注。更让我们欣慰的是,很多国内外的老师发邮件感谢我们的工作。一名美国高中老师在邮件中写道:“在高中化学‘实验室’中,我们可以让孩子对科学兴奋的手段是很有限的。资源、安全、材料成本、做实验需要的准备工作和时间都会限制我们完成让孩子们对化学和科学产生兴趣的目标。应用细节丰富的可视化手段,你们的项目让孩子很兴奋(当孩子看《电沉积》时,会发出的‘哇’和‘啊’的感叹,这太酷了!)感谢你们做的事情,也感谢你们认识到让孩子对科学产生兴趣的重要性。你们把课本之外的化学反应的微观视觉呈现得非常震撼。”
“重现化学”网站截图。
让更多孩子发现科学之美
科学是美丽的,不仅仅是化学。多种多样的生命形态是美丽的,璀璨而神秘的星空是美丽,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在显微镜下是美丽的。2016年我们创立了“美丽科学”教育品牌,组建了一支跨界的团队,希望能把我们在制作化学内容过程中积累的一些理念和经验应用到其他学科当中。同时,我们希望聚焦在小学科学领域,让更多的孩子发现科学之美。很多内容目前正在开发中,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和大家见面。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