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美媒:在美国太空私营企业前,中国的优势体现甚微

发布时间:2017-11-23 17:20:42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美媒:在美国太空私营企业前,中国的优势体现甚微 【编译/观察者网徐乾昂】随着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取得的各种突破,近年来,外媒一度怀疑,是否美国在与中国的“太空角力”中在逐渐失去优势地位。11月22日,彭博社专栏作者Adam Minter

  原标题:美媒:在美国太空私营企业前,中国的优势体现甚微

  【编译/观察者网徐乾昂】随着中国在空间技术上取得的各种突破,近年来,外媒一度怀疑,是否美国在与中国的“太空角力”中在逐渐失去优势地位。11月22日,彭博社专栏作者Adam Minter发表题为《中国尚未赢得太空竞赛》的文章,称虽然美国政府的官方太空项目的确“止步不前”,但就技术而言,与美国私营公司相比,中国的优势体现甚微。

彭博社报道截图

  文章指出,中国仅用20年的时间就建立起堪称世界第二先进的太空计划,仅次于美国。如果说在本世纪中叶,中国可以达到“派遣核动力太空船往返星际,在采矿殖民地间运送工人,这可能不仅仅是一种中国官方的宣传”。

  此前就有美国高级军官、战略分析人士警告,说中美的“太空竞赛”之争,随着北京在空间技术上取得的各种突破,华盛顿逐渐败下阵来。不过就外太空的商业未来而言,与中国角逐的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一些私营企业(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蓝色起源有限Blue Origin LLC)才是真正的对手。

  Minter承认,与中国相比,美国的太空计划确实“止步不前”。自1972年登月以来,美国人从未离开过近地轨道;造价不菲的国际空间站利用率不足;重返月球计划在近20年内也没啥消息。最糟糕的是,美国太空宇航局NASA目前的计划(包括建造新的火箭、把美国人送出地球轨道等)早已滞后多年,资金预算严重超支,美国国会内部对此将信将疑。

  另一方面,在2003年10月,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实现运用国产火箭完成载人太空飞行的国家。“嫦娥”系列工程的开展,使得中国可以对月球进行勘测,并增加了采集月球表面样本、运行载人空间站等“野心勃勃”计划的可能。另外,如果目前的国际空间站不被替换、或者延期使用,“那么2024年后,中国的空间站将成为人类在太空的唯一前哨”。

国际空间站,图自NASA

  不过文章指出,中国目前的太空计划只是在重复其他国家在几十年前取得的成就。Minter表示,中国似乎是在遵循NASA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制定的计划模板(即载人航天-月球计划-空间站的计划链)。即便是作为中国最“大胆的想法”,为往返星际间的太空船研发核动力引擎,也不是什么新主意。从1955年开始,美国就着手开展自己的核动力火箭计划,但由于经费问题,国会在1973年不得不将其终止。

  Minter表示,如今太空科研领域的先锋军已转移至私营部门。尤其是美国的SpaceX商业火箭,不仅造价低,而且研发进度快。他们正着手在2030年前将人类送往火星的项目,领先中国一大截。

  SpaceX猎鹰9号回收火箭垂直降落至海面发射平台

  还有Jeff Bezos(亚马逊公司CEO)的蓝色起源公司,他们已经成功测试了由液体天然气为燃料的BE-4火箭引擎,为人类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驻地迈出结实的一步。

BE-4火箭引擎@视觉中国

  此外,总部美国内华达州的Bigelow航天公司,计划在5年后将一个“充气膨胀式”的空间舱(可供生物居住)送入近月轨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私营企业的太空计划进程,也比NASA为首的美国政府项目快不知道多少年。举了例子,根据NASA自己的分析,开发SpaceX的猎鹰9号运载火箭,需要17到40亿美元的经费。而SpaceX仅用3.9亿美元就做到了。

SpaceX猎鹰9号火箭@视觉中国

  所以,Minter认为,有关中国是否已在世界“太空竞赛”中笑傲群雄,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中国太空项目的)透明程度不高,导致很难考证其研发效率,特别是研发经费的处理。”

  文章总结道,对于太空领域的开发,中国政府的态度还是比较保守。“中国似乎还不是很不了解私营企业相对国家太空机构来说,有先天优势。”近年来,中国本土另外又诞生了很多太空探索计划(快舟、零壹、驭龙等),但是政府似乎不原容忍在这个市场出现的过多竞争。此外,在中国政府和中国的私营公司进行首次尝试前,以SpaceX为首的商业“太空探索团队”早已起航,在这场太空竞赛中,美国仍可能获胜。

2015年12月,9深圳驭龙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卢玉龙发布其私人太空探索计划,为某手游造势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