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政能亮丨“虐童”疑云倒逼学前教育的制度化供给

发布时间:2017-11-24 14:35:29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文丨特约评论员 斯远 很多愤怒,很多不解,很多很多的惊掉下巴,这一刻,都聚集到一起,无以复加,匪夷所思。 从昨天起,一个已上市的幼儿园曝出的“虐童”大新闻,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是否猥亵、针扎幼儿?给幼儿喂食、注射不明药物?……很多人都在追

  文丨特约评论员 斯远

  很多愤怒,很多不解,很多很多的惊掉下巴,这一刻,都聚集到一起,无以复加,匪夷所思。

  从昨天起,一个已上市的幼儿园曝出的“虐童”大新闻,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是否猥亵、针扎幼儿?给幼儿喂食、注射不明药物?……很多人都在追问:一家原本应该让孩子们快乐成长的幼儿园,怎么可能如此没有底线?人性的恶如此肆虐,还会有什么样的暴戾方式?

  然而,话题骤然升温,却也迅速降温。直到多家媒体跟进,这一话题才开始继续展现在公众视野之中。

  及至相关部门表态介入,这一被称为“击穿底线”的事件,才开始走向正常的轨道。据报道,北京警方目前已介入调查取证,涉事老师和保育员已暂时停职,配合警方调查。教育部23日晚也回应,已责成地方有关部门立即启动调查,尽快查清事实真相。教育部已部署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督查。教育部强调,对一切损害幼儿身心健康行为的幼儿园和教职工必须进行严肃查处,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必须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尽管事后的追责仍属于亡羊补牢,但至少就目前而言,这是找回公平正义的必由之路。

  不少人在互联网上追问:一家收费高昂、目标群体为城市中产的连锁幼儿园,何以会出现如此恶劣的“虐童”事件?还有人认为:此次园方对幼儿的“侵害”,持续时间长,达一年多,涉及幼儿人数也不少。这样大面积、长时段的侵害,显然不能视为个例,而是呈现出群发性的特征。

  何况,一个佐证是,据红黄蓝幼儿园自己披露,2017年4月,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就显示,红黄蓝幼儿园老师对孩子推搡踢打,红黄蓝教育就此称,这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公众影响,是对品牌的伤害。

  一边意识到虐待幼儿可能会对品牌产生伤害,会产生负面影响;一边却又变本加厉,甚至曝出对幼儿的猥亵传闻。这种言与行、内里与表现的割裂背离,让人难以理解。若不是涉及到有组织犯罪,那也至少表明,这家幼儿园在流程设置、内部管理、监督评价等等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

  人的幼儿时期,是最无助、也最紧要的成长期。从此前的“带孩子”,到现在的学前教育、早起教育,当下社会对孩子童年的重视,可以说是一个最好的时期。高度的关注,与社会普遍的认知,在成为常识的同时,也越来越使得学前教育呈现市场化的特征,甚至成了一门生意。

  而与此同时,我们的社会在幼儿教育的供给上,却并不充足。这不仅表现在公立幼儿园的严重匮乏,以至于很多大城市一个学位难求,很多家长不得不另外想办法,或者只好把孩子送进各个层次的民办园,同时,这种“准备不足”,还体现在监管的失控、失灵。公立园的情况可能稍好,以前收费昂贵的民办园也不错,更多是乡村幼儿园、低价园属于问题多发地段。但此次红黄蓝曝出的事件,则彻底打破了城市中产此前的满足和安慰,原来,“便宜的”固然不可能“好”,但“贵的”,未必一定就是“好的”。

  问题出来了,怎么办?值此群情愤怒的时刻,仅仅表达“调查取证”、“将严厉查处”等等,确实是一种当务之急,也一种科学审慎的态度。但也应该看到,一定要持续开放话题,让家长说话,让公众发出声音。这种公开、开放与广泛的参与性,不仅不会影响公正的调查进程,也会为调查提供线索,并在一个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形下,实现关于幼儿安全的知识普及。

  让幼儿家长说话,天塌不下来。孩子已经遭遇侵害,或者存在遭遇侵害的可能,诉说情由、表达愤怒,本来就是公民的一种合法权利。事实上,发生在高度封闭环境中的校园侵害事件,一旦“关起门来”商量,不仅不可能让当事人获得公平和正义,也会因为这种不公开不透明而使得更多的孩子面临不测的风险。也就是说,公开调查过程,公开参与讨论,恰恰是一种“举一反三”。

  此外,层出不穷、花样翻新的幼儿园“虐童”事件,也一再提醒有关方面,必须加快学前教育的制度化供给了。市场化并不是政府责任弃守的理由,更不是权力与资本媾和的依据。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公众、教育专家一直在呼吁,增加公立幼儿园,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然而,多少年过去了,尽管这些年有些增加,但根本的问题并没有解决。

  而由此带来的重重乱象,也一次次撞击着社会的良知,也撕裂着一个个望子成龙的家长的情绪。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何谓“幼有所育”?不仅仅是有接受保育、教育的机会,而关键是要有安全、高品质的保育和教育。这既是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变化在教育层面的呈现,也是当下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民生。

  当然,还有一个需要警惕的问题是,某些恶劣、变态的趣味,比如对幼童的癖好,实际上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尽管目前还没有调查证实幼儿园里确实发生了性侵,但此前已经曝出的此类事实已经足够让人心惊肉跳。

  人各有其子,人皆爱其子。我们也都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个,今天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事情,若是缺乏警惕,终有一天,也必然会降临到自己身上。

  (凤凰网评论原创出品,版权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