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十九大】从花茂村“乡愁”看脱贫攻坚的中国样本
今天,“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中外青年学者看贵州交流活动”走进遵义枫香镇花茂村。
山环水绕间细雨蒙蒙,满目苍翠,湿漉漉的石板路两边木屋连绵,多是齐整洁净的两层小楼,小青瓦斜卧坡屋顶,雕花窗洞开白粉墙,黔北民居三合院的午饭时分,井水清浅,饮香满溢。天寒,村民们多数躲在屋里烤火,但不少村民办的作坊还开门迎客。冶炼土陶的、构皮造纸的、酿作土酒的。走着聊着,恍入桃源,仿佛穿越到唐时乡野宋时村……
“怪不得大家都来,在这里找到乡愁了!”两年前,到这里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脱口道出花茂深藏的价值。
曾经是贫困村的花茂,如今嗅不到一丝贫穷的味道,去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12000多元。
青山如芒,仍割愁肠,“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愁肠不为贫穷,但为怀乡,“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里依然寄存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花茂村,是脱贫攻坚的一个小小“中国样本”。就在习近平离开花茂之后不到半年,2015年11月23日的政治局会议,中国7000万贫困人口感到最温暖也最有盼头的七个字,印在所有中国媒体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刚刚结束的十九大则郑重宣布:过去5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
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为什么把脱贫看得这么重?“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这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在2020年、在中共建党100周年前夕,意味深长。而“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的既定目标”,更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向最后解决贫困难题的义无反顾和不留死角的坚定不移。这个目标的实现,将是一个旷古未有的奇迹。
贫困,是有人类以来,就与各国各民族如影随形、从未彻底被消灭的一种社会现象。但是,一个真正文明的社会,不能容忍群体性、区域性的贫困长期存在。事关立国宗旨与人民福祉,事关执政基础与长治久安,兹事体大。曾经跋山涉水亲力亲为扶贫开发的习近平,12年前就出版了《摆脱贫困》一书,他的决策依据来自泥土,“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将数千万贫困人群一同载入发展的快车道,不光是人民共和国的初心,而且,造福他们,更将造福国家,造福你我。
纵观过去数十年,中国的扶贫有过成功,也吞过苦果。最令人扼腕的,是一些村庄多了企业厂房却没了青山绿水,富了钱袋却失了乡愁,急功近利的发展方式,对某些地方环境的破坏甚至是毁灭式的。后发地区如千千万万的花茂村,能在最后的脱贫攻坚战中还走这样的老路吗?中国会交出怎样一份脱贫答卷?答案就在花茂村,就在这里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的“黄发垂髫,怡然自乐”。
原来,脱贫完全可以不必脱去“乡愁”,富裕起来的农民,有底气坚守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甚至是传统道德。
今天,一个外国专家想买一盏用构皮纸和麻绳做的中国味道十足的精美台灯,一问价,288元,“太贵了”,他渴望地看着女店主,而她温和地坚持道:我们这纸这麻绳,全是手工制成,所以你在世界上也找不出一模一样的台灯了,它值这个价!她指着旁边的二维码,我们也可以刷微信支付……
这个对话里,你听不到印象中农民的卑微怯弱,满满都是传统匠人的自尊与自信。在一个开放的中国,偏远的农村,在走向富裕的同时,没有丢掉乡愁,也意味着拾起了属于中国农民的自信。
从花茂村这个脱贫样本可以看出,对贫困的聚而歼之,不但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大成就,也是重拾乡愁、重塑中国乡土文明的重要契机。
善莫大焉!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