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跌落神坛的昂山素季,到底冤不冤?

发布时间:2017-11-25 09:23:29 来源:冰川思想库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罗兴亚难民危机演变到现在,已经严重危及民盟的国际形象,其背后折射了缅甸不彻底民主化所带来的影响。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徐晨 据新华社11月24日消息,在孟加拉国外交部长马哈茂德·阿里同缅甸国务资政府部部长吴觉丁瑞签署了有

  罗兴亚难民危机演变到现在,已经严重危及民盟的国际形象,其背后折射了缅甸不彻底民主化所带来的影响。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徐晨

  据新华社11月24日消息,在孟加拉国外交部长马哈茂德·阿里同缅甸国务资政府部部长吴觉丁瑞签署了有关协议后,大量在孟加拉的罗兴亚难民将有望返回缅甸若开邦。

  对此,昂山素季办公室发表声明称,缅孟签署罗兴亚难民遣返协议“对两国来说是一种双赢局面”。

  ▲2017年9月14日,孟加拉国Shah Porir Dwip,缅甸罗兴亚难民乘船抵达孟加拉海湾,他们搭载的小船发生了倾覆。一名女子亲吻自己溺亡的幼儿。

  只是,现在这个局面真的能为此前因在罗兴亚危机中跌落神坛的昂山素季,在其西方盟友面前挽回一点点面子吗?

  罗兴亚人问题

  罗兴亚人是指居住在缅甸西部若开邦的穆斯林族群。

  2017年8月,缅甸若开邦的罗兴亚人和军警爆发冲突,暴力事件迅速不断扩大,20多万罗兴亚难民已经逃亡孟加拉国,1000多人死亡,成为一场震惊世界的人道主义危机。

  不出所料,国际社会纷纷谴责缅甸军警针对罗兴亚人的蓄意暴力,甚至将其称为一场“种族清洗”。 欧盟和美国甚至有政治人物已经开始重提对缅甸的制裁,这个东南亚国家在民主化后与西方的短暂蜜月戛然而止。

  但其中最值得玩味的无疑是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为了缅甸民主化坐牢20年、被西方媒体称为“亚洲曼德拉”的昂山素季,冷漠面对这一西方社会认定的“人道主义灾难”。

▲昂山素季曾被称为“完美囚徒”

  毕竟其作为缅甸国务资政,是该国实际上的政府首脑。在西方看来,被民主化的道德光环环绕多年的昂山素季,在这个时候应该挺身而出。

  但是,昂山素季却长时间保持沉默,面对西方社会的口诛笔伐,甚至表示“国际社会对缅甸政府的愤怒是基于错误的信息和新闻报道,目的是制造矛盾、助长恐怖势力”。

  这些表态让那些长期为其背书的西方政客和社会名流大跌眼镜,纷纷与她划清界线。

  最近,先是母校英国牛津大学摘下挂于校内展示了18年之久的昂山素季肖像,后是牛津市取消了先前授予昂山的荣誉市民称号,加拿大也威胁要收回荣誉公民称号,昂山素季似乎已经和西方“恩断义绝”了。

▲昂山素季母校牛津大学将其画像撤下

  虽然西方社会对昂山素季口诛笔伐,也要看到,罗兴亚人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危机根源错综复杂,症结由来已久,就此不能简单指责昂山素季。

  不过,罗兴亚难民危机演变到现在,已经严重危及民盟的国际形象,其背后折射了缅甸不彻底民主化所带来的影响。

  缅甸民主化

  自从2010年缅甸正式开启民主化以来,缅甸军方依然牢牢占据了缅甸政治的中心地位,六七年的民主化进程丝毫未削弱它的权力,民盟代表的民选政府难以对军方施加影响力。

  缅甸的民主化进程从一开始就由军方牢牢掌握。

  军方在2008年制定了现在的缅甸宪法,2010年通过整合退役将领和军官,组建了代表自己利益的巩固和发展党,正式结束军政府统治,参加并赢得了2011年的大选。

▲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在2011年成为合法政党

  随后缅甸的民主化大幕正式开启,昂山素季等一大批政治犯被释放,新闻舆论、结社禁令被解除,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也在2011年成为合法政党。

  至此,昂山素季领导民盟开始全面参与缅甸民主化,并在2015年的议会选举中获得大胜,2016年民盟候选人吴廷觉当选总统。

  虽然看上去缅甸民主化一帆风顺,军方也大义担当、主动让位,但缅甸的民主化到目前为止还是一个“半拉子”工程。

  根据军方在2008年制定的现行宪法规定,缅甸联邦议会由440席的人民院和224席的民族院组成,其中人民院和民族院各有110个和58个议席保留给军方委任的议员,占两院总议席25%的是军方的“铁帽子”议员。

  同时,宪法又规定,要对宪法条款进行修改,首先须经75%以上的联邦议会代表投票同意,这意味着,在目前的宪政框架下,只要军方不松口,要对宪法改半个字都不可能。

▲2016年3月15日,昂山素季的亲密助手吴廷觉当选缅甸总统

  而在总统选举当中,由人民院、民族院民选议员各推出一个候选人,再由四分之一的军方委任议员推出一个候选人,然后由人民院和民族院投票选举出一名总统,剩下两个候选人自动成为副总统。

  也就是说,即便昂山素季领导民盟占两院大多数,但军方还是铁定能获得一个副总统的职位。

  目前,缅甸下设的七个省、七个邦和一个联邦直辖区的政府首席部长都由总统任命的,但是议会却是选举的,行政长官不用对议会负责;而在省邦以下的地方层级中, 不存在立法机构、不实行选举,县和镇的行政长官都由内政部下属的综合管理局直接任命。

  宪法又规定,内阁各部长中,内政、国防、边境事务管理这三个要害部门均须由军方人士出任。这也就意味着省邦之下的地方政府都是由军方任命的人把持着。

  无论是在中央议会还是地方政府,军方都有一个强大的基本盘。 缅甸军方为了维护自己在缅甸民主化进程中的地位,可以说是煞费了一番苦心,硬生生把宪法变成了自己的护身符。

▲昂山素季与缅甸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

  毫无疑问,对这样一部处处维系着军方利益的宪法,民盟当然是如鲠在喉,而缅甸的民族和解进程,恰恰就是民盟企图借用的修改宪法的一大利器。

  民族和解进程

  长期以来,少数民族问题一直是困扰缅甸的恶疾。

  这个国家有着8个族群、135个民族,主体缅族占全国人口约68%, 其他7个族群居住区域超过国土面积的一半。

  缅甸建国以来,各个少数民族地区没少爆发冲突,央地对立严重,形成了数十支颇具规模的少数民族地方武装。

  民盟政府上台后,秉持着民主化的理念,大力推进民族和解自然是当仁不让,上台没多久就与多支民间武装签署和平协议,赋予少数民族与缅族同等的政治地位。

  民盟在若开邦的罗兴亚人问题上也积极化解,甚至请来了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来调节罗兴亚人与中央政府的矛盾,计划最终建立一个各民族平等的“民主联合邦”。

▲罗兴亚难民

  但是,由于现行的2008年通过的《缅甸联邦共和国宪法》并未明确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如果要保障少数民族与缅族的同等政治地位,势必要对缅甸现有的宪政框架和政治制度进行重新设计,且民盟建立“民主联合邦”的蓝图也需要政治体制的变革。

  因此,民盟希望通过加快民族和解进程以及重新赋予少数民族政治地位,对现在由军方制定的宪法进行大幅度的修改,甚至是重新起草新宪法,以民族和解为名,趁机去掉军方压在民选政府头上的一系列宪政枷锁。

  毫无疑问,这会触动军方的根本利益。 因此从2015年以来,每当民盟政府推进民族和解取得一定的实质性进展时,军方就会偷偷在背后“搞点破坏”。

  比如,2016年8月,民盟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和平大会”,召集了国内17支民间武装开展民族和解讨论。但是就在会议前一天,政府军突然与缅北的一支民间武装爆发冲突,并且有三支缅北民间武装因为军方阻止未能参会,导致大会未能签署实质性的协议。

  当年10月,缅甸军方加大了对缅北民间武装的打击,由军方和巩发党主导的掸邦议会将缅北克钦独立军(KIA) 、德昂民族解放军、果敢同盟军3家民间武装定性为“恐怖组织”, 导致12月底召开的两次缅甸联邦和平委员会与缅北“四同盟”的会议告吹, 第二届“全国和平大会” (计划于2017年2月28召开) 也被迫延迟。

  民盟与军方在推进民族和解进程上的矛盾,根本上反映的是双方之间的权力博弈。

▲昂山素季提出的“国家和平七步路线图”

  2016年10月,昂山素季提出“国家和平七步路线图”,根据这一路线图, 目前缅甸和平进程已经到了第三、第四步召开全国和平大会和签署“全国和平协议”的阶段, 并向第五步修宪迈进。

  从军方角度来讲,民族和解进程推进得越快,它所受到的修改宪法的压力也越大,延缓民族和解的进程对军方而言是最有利的。

  由此可见,罗兴亚人问题着实考验以昂山素季为首的缅甸民盟的政治斗争技巧,以及压制国内缅族民族主义冲击的能力。这场冲突最终将导致怎么样的结果,目前仍未可知。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