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扬州非遗专家解读“扬州工” 建议打造“传统工艺一条街”

发布时间:2017-11-25 09:46:05 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扬派盆景的剪扎技艺讲究“一寸三弯”。(资料图片) 管世俊 【核心提示】 昨天,本报与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博物馆、扬州市城北乡党委、政府等联合举办的“扬博大讲堂”走进城北乡。扬州非遗专家管世俊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千姿百态扬州工

扬派盆景的剪扎技艺讲究“一寸三弯”。(资料图片)

管世俊

  【核心提示】

  昨天,本报与扬州市文物局、扬州市博物馆协会、扬州博物馆、扬州市城北乡党委、政府等联合举办的“扬博大讲堂”走进城北乡。扬州非遗专家管世俊深入浅出地解读了“千姿百态扬州工”,建议城北乡打造“扬州传统工艺一条街”。

  “扬州工”概念出自清代

  扬州非遗专家管世俊长期从事文化理论研究,他认为,“扬州工”是指千百年来在扬州这一方水土中孕育并发展起来的各种绝技的总称。

  “‘扬州工’这个概念出自清代。”管世俊介绍,清乾隆时期,朝廷奉旨在扬州设“扬州玉局”,从和田玉产地将玉料运至扬州,由扬州负责雕琢贡品,其中最出彩的一件大型玉山是《大禹治水图》,其雕工之精美世间罕见,被誉为“世界玉器之王”,受到乾隆皇帝的夸奖。后来,因和田玉是玉料中最好的一种,扬州琢玉又最为出色,“和田玉,扬州工”便在业内流传开来,成为共识。今日“扬州工”适用于扬州各行各业的绝技、手工艺,成为了赞美扬州手艺的代名词。

  管世俊认为,在长期的传承与发展中,“扬州工”都受到诸多扬州文化元素的影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逐步形成一个又一个鲜明的扬州文化符号。例如,扬州香粉的制作离不开扬州这一方水土;包均剪画是扬州剪纸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他的作品诗书画印浑如一体,使人感觉到浓浓的文墨香和书卷气,其文人剪纸为后来扬州剪纸的风格奠定了基础;扬派盆景的剪扎技艺讲究“一寸三弯”,与扬州八怪绘画中的“枝无寸直”有异曲同工之妙,扬州八怪常以扬派盆景作为创作素材,扬派盆景又常以扬州八怪的一些诗文与绘画作为盆景创作的直接对象;扬州刺绣以水墨写意绣最为擅长,绣师们多采用扬州八怪的字画为底本,将画理与绣理融为一体,所绣作品无不表现出俊逸的笔墨神韵,达到了“绣画难分”的境界;扬州通草花来自于民间,起源于民俗,同时她又是一种高度唯美的艺术表现形式,是自然之美与人类艺术创作之美有机结合的产物。而扬州盐商的精致做派,促进了“扬州工”追求极致的倾向。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