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画面之奇与精神之美

发布时间:2017-11-26 06:23:36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画面之奇与精神之美 影片《七十七天》的故事,取材于2010年当代旅行家杨柳松孤身一人用时77天行程1400多公里,徒步穿越羌塘草原的真实经历,并根据他撰写的小说《北方的空地》改编。 羌塘在藏语中意为“北方的空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

  原标题:画面之奇与精神之美

  影片《七十七天》的故事,取材于2010年当代旅行家杨柳松孤身一人用时77天行程1400多公里,徒步穿越羌塘草原的真实经历,并根据他撰写的小说《北方的空地》改编。

  羌塘在藏语中意为“北方的空地”,位于西藏自治区北部,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是我国地势最高的一级台阶,被称为“最后的自由放逐之地”。

  电影中,由赵汉唐饰演的主人公“杨”仅凭一个人、一辆自行车、一顶帐篷、极少量的补给,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对极地探险的一腔热血徘徊在雪域高原独闯无人区。有人说,这是一部每一帧镜头都美到极致的电影。影片深入可可西里、阿尔金、昆仑山、藏北、柴达木五大无人区腹地实景拍摄,记录到了许多无比珍贵的壮丽景观。随着剧情的推进,我们领略到了梦幻般的璀璨星空、高原上的神山圣湖、独特的雅丹地貌以及触手可及的蓝天白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是男主人公在水天一色的盐湖上独自骑行时,那犹如穿行在天空中的场景,这一场景也让影片的画面之美达到了一个顶峰。

  摄影指导李屏宾在电影首映礼上说,“电影中最震撼、最有力的画面都是用生命换来的。”《七十七天》的创作过程十分艰辛,全体剧组人员先后三进三出藏北无人区,携带大量重型拍摄设备,历时3年才将影片拍摄制作完成。镜头中的画面还原了大自然本身的色彩,极具冲击力与视觉张力。当观众坐在银幕前,影片呈现的是画面更迭中那些气势磅礴的高山、那些沉静雄伟的雪峰、那些辽阔壮丽的草原,还有清澈见底的河流、广袤无垠的蓝天,给观众带来的既是一种震撼更是一种感动。影片主创团队中除了前面提到的摄影指导李屏宾,还有音效设计杜笃之、配乐何国杰、剪辑顾问廖庆松等“大咖”,均获得过金马金像等国际奖项。可以说,影片《七十七天》给观影者带来了超凡的视听体验。

  当然,《七十七天》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展现绝境风景的风光大片,还充满了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尽管羌塘的风景美不胜收,却因为其海拔高、地形复杂、高寒缺氧、交通不便等因素,成为名副其实的“生命禁区”。旅途从一开始就注定困难重重:高原气候下随时变化的温度,狂风暴雪下随时存在的危险,随时出现的意外,高强度紫外线的照射,加上饮用水的匮乏,食物的紧缺,野生动物制造的生命威胁,以及无边无际的孤寂、恐惧以及绝望……电影中,“杨”先后经历了野牦牛、狼、猎隼等野生动物的袭击,遭遇了沙尘暴、龙卷风、闪电雷霆、雪融性洪水等自然灾害,并在穿越盐碱碎石地时连续多日找不到水源,无奈之下只能依靠饮尿求生……每一次生死搏斗、每一次绝处逢生都让人在惊心动魄中体验了无限接近死亡的观感。尽管前路满荆棘,危险未可知,但男主人公还是义无反顾地迈出了挑战大自然的脚步,彰显人类不畏艰难的不屈信念。

  影片中,当“杨”独自一人进入无人区后,面对美如绝境的千岩万壑,我们感受到了电影画面中主人公人物形象的渺小,更感受到了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通过镜头与“杨”一同经历了生死考验之后,我们又看到了一种对待生命的乐观和坚强的心态,感知到了寻找自我、探寻生命意义的内核,更领会到了人类在面对艰难困苦时所散发出来的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信仰。这些,都是影片难能可贵的地方。

  影片《七十七天》极富正能量,其中不仅有对探险和旅行意义的凝练,也有教会人们怎么去乐观面对生活、勇敢追求自由和真我的深刻道理,可以说,是一部值得期许的佳作。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