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启动“地学长江计划”
央广网武汉11月26日消息(记者沈静文 见习记者万存灵)今天(26日),国内众多院士专家学者齐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围绕长江流域地学生态环境等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同时,该校酝酿三年之久的“长江流域地质过程及资源环境研究计划”(简称“地学长江计划”)正式启动。
“地学长江计划”旨在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所面临的地质资源与生态环境问题,以长江中游为重点区域,汇聚全校多学科研究力量,系统研究长江流域深部与表层及其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机制、过程与演化,具体分为两个主要研究方向,一是全球变化与重大工程驱动的长江流域变化、预测及其对策与管理;二是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的深部地质过程与重大地质事件。
近年来,长江生态环境不时敲响警钟,出现了湿地面积萎缩、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蓄水调洪能力下降、水质性缺水、水污染严重、大面积滑坡等严重地质灾害频发等严峻问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长江中游的基础性质、地质灾害防治、地下水环境、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等领域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一定的研究优势。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王焰新表示,“地学长江计划”就是要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搭建多学科交融平台,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为解决长江经济带建设面临的地质、资源、环境等问题提供高水平人才和科技支撑,“我们希望,也有信心将‘地学长江计划’打造成一个开放、协同、共赢的计划,一个为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作出地学界应有贡献的计划,一个破解关键瓶颈难题。”
针对该计划与长江生态保护的关系问题,该计划倡导者和主要推动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殷鸿福解释说:“长江目前最大的矛盾是既要搞开发,又要在开发的过程中把长江保护好,这个在专业术语中就是长江的资源与环境承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扩大它的承载力,在这里面地学就有很多东西可以做。长江中游以上的地质科研工作地质大学有着很好的基础,我们确实有能力在这一块开展工作。实际上长江下游的环境承载力已经饱和了,而长江中上游还有相当的余地,但是如何不把这个余地用光,在大保护当中合理开发,这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据了解,计划2017-2030年总体目标是:围绕地质过程对宜居地球形成与演化制约的关键科学问题,重点选择中上扬子地区,研究深部地质结构特征、壳幔相互作用及结构演变的动力学过程、元素迁移富集再分配及其资源能源效应。在此基础上,以鄂西-江汉平原为重点地区,围绕长江中游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与重大工程所导致的江湖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趋势下,分阶段、有步骤地系统研究流域在地下空间结构、地质灾害、地貌、水资源、生态系统、关键带、资源环境承载力等方面的整体变化,提出流域大保护的对策和依据,并对未来变化进行预测。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