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这是墓主人给您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发布时间:2017-11-26 19:53:10 来源:中国国家历史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全文3807 字| 阅读共需4 分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博物馆|看展览 (ID:atmuseum) 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中有一个片段让小编印象十分深刻:黄渤饰演的王凯旋带领刘晓庆等人找到墓穴入口时,有人好奇墓前竖立的石碑上写了什么,黄

  全文3807 字| 阅读共需4 分钟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博物馆|看展览

  (ID:atmuseum)

  电影《鬼吹灯之寻龙诀》中有一个片段让小编印象十分深刻:黄渤饰演的王凯旋带领刘晓庆等人找到墓穴入口时,有人好奇墓前竖立的石碑上写了什么,黄渤毫不在意地说:不用问,一定是“盗墓者死”。

的确,生前渴望平安,逝后乞求安息,或许是古人共同的心愿。

  怎样才能逃过盗墓贼的盗扰?这让无数人煞费苦心。古人曾想出各种招数,有条件的设机关暗器、造虚冢假墓,没条件的便刻诅咒警告、留无奈乞怜。

  可以说,这样的文字就是墓主人给“光临者”的留言。

  坟墓作为人死后的私人居所,墓中所留文字也各具特色。而真正所发挥的防盗作用也各有千秋。今天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墓主留言之“最”。

  1最文艺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这座充满“文艺气息”的古墓,地处山西高平市汤王头村村民贾德胜家的院子里。汤王头村以前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排行第五的范宣子之故里,也是当地著名的古城。

  有一天,贾德胜在院里挖菜窖,一不小心把古墓挖了出来,一开始,他觉得有些许晦气,但还是将它当成了豪华菜窖,后来觉得不太妥,便将墓道封上了。

  2012年元宵期间,也就是时隔两年之后,研究人员到村里考察,无意间发现了这座古墓。

  墓室为东西走向,为长方形两室仿木藻井式青砖墓。在灯光的照射下,墓室顶部的仿木砖雕斗拱富丽堂皇。

仿木砖雕斗拱(来自网络)

  墓室的用砖具有晚唐、五代十国时期高平的地方特征,彩绘极具富丽的晚唐风韵和五代十国北方民族特色,南北两个配室的墙壁上有帷幕、窗帘之类的壁画,但明显未完工,而发现墓时墓里没有尸骨,也没有任何陪葬品,因此研究人员推测可能是墓主家中临时发生大事,因此生前建造到一半的豪华墓室并没有派上用场。

  所谓“临时大事”,据记载推断,可能便是著名的“高平大捷”。

  那一场战争中,后周大战北汉、契丹,斩首北汉士卒8万人,但同时后周也有包括樊爱能、何徽在内的七十多位官员被杀,其中有一位,便可能是此墓的主人……可惜由于遗存的资料太少,墓主人到底是谁?还是一个未被破解的谜题。

  另一个谜题是,在墓室里东门口左边的墙上,发现了用朱砂写的十二字:

  “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这句话到底是谁写的?什么含义?是墓主留给后人?抑或家人写给墓主?

  甚至还有网友写了一出命题作文:

  “你跨上战马,我眼泪潸然,你笑着说仗很快打完,可知我已肝肠寸断。一晃多年,青春韶华已是步履蹒跚。给你修了墓,却不知你倒在哪里,铁衣难裹五更寒。来日无多,封上你的墓穴,埋葬我的思念,用眼泪浸着海枯石烂,写下:‘墓有重开之日,人无再少之颜’。”

  不论如何,这始终是一个物是人非的悲伤故事……

  2最“此地无银”

  葬棺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

  这段文字出自龟山汉墓,是西汉第六代楚王刘注(即位于公元前128年-前116年)的夫妻合葬墓,墓葬等级仅次于帝陵。

  墓葬开口处于龟山西侧,在半山腰挖石修墓,几乎掏空了整个山体。整座墓仿照墓主人生前的居所建造,15间墓室,卧室、客厅、马厩、厨房一应俱全,室室相通,大小配套。总面积达到了700平方米,什么概念?反正是小编家面积的五倍。

  南北两条平行的墓道各长56米,极为笔直,工艺精湛。每条墓道有26块重达6-7吨的塞石封堵,防止盗墓者入侵。

墓道发掘现场(来自网络)

  1981年2月,当地人开山采石时发现了这座墓。考古发掘时,在南墓道最外面的一块塞石上发现了9行48个字:

  (今人断句)第百上石。楚古尸王通于天述:葬棺椁,不布瓦鼎盛器,令群臣已葬去服,毋金玉器。后世贤丈夫幸视此书,目此也,仁者悲之。

  后世的贤大夫们啊,我虽然是一代楚王,但我敢向上天发誓,我的墓中可没放什么华贵的服饰、值钱的金宝玉器,只不过埋了我的棺木及尸骨。你们如果有幸看到这段文字,心里也应该为此难过的,生出同情。

刻字塞石(来自网络)

  简言之:我很穷,别来盗我的墓

  在墓道设置千斤重的塞石不够,还要在上面刻下这段“此地无银”的文字,企图通过打“感情牌”,激起盗墓贼的同情心。

  事实上,汉代盛行厚葬,作为仅次于皇帝的诸侯王,刘注的陪葬不可能会“寒酸”。这段话连普通人都骗不过,更何况是“有所图谋”的盗墓贼了。根据考古现场探查,这座墓多次被盗,最早的一次盗墓,大约发生在东汉王莽时期,距离刘注下葬不过百余年。

小编OS:你是什么等级的墓葬,你心里没点数吗?

  这种“忽悠”盗墓贼的话,在三国魏征南将军司张詹墓中也有发现。

  他的墓碑上写着:“白楸之棺,易朽之裳,铜铁不入,丹器不藏。嗟矣后人,幸勿我伤。”一个字——穷。

  但两百年后,墓被盗掘。朱漆棺椁盛满各种金银器物,甚至连棺木上的钉子都是金的。

  “初开,金银铜锡之器,朱漆雕刻之饰烂然,有二朱漆棺,棺前垂竹帘,隐以金钉。”(《水经注》)

  从墓被盗的时间来看,这样“哭穷”的话居然还真的骗过了一批人。

  3最恶毒

  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

  比起以上各种委婉的劝谏或哭穷,大多墓主人会选择另一种直接了当的方式——诅咒。

  1980年山东省金乡县鱼山村的村民在开山时发现了一座西汉古墓,墓前的压槛石上书27行,138个字。前面几行是这样:

  “诸敢发我丘者,令绝毋户后。疾设不详者,使绝毋户后。”

  凡是敢掘开我的坟墓的人,就让他断子绝孙。即使不是故意破坏,破坏者也一样断子绝孙。

  不管是三教还是九流,传宗接代都是人生的大事,墓主人不仅对盗墓贼下了“断子绝孙”的诅咒,甚至连无意破坏者都要遭受同等打击,不可不谓之恶毒。

  可惜即使有如此毒辣偏激的警告与咒骂,这座墓还是没能保全。根据发现者描述,墓被发现的时候,里面除了尸骨,就只剩下一些钱币和陶器,墓主信息无从考证。墓室也已经被当地开山采石的民工彻底毁掉了。连这块碑石都断成了四段,现在分藏于济宁市博物馆和金乡县文物管理所。

1980年出土的禳盗刻石拓片(来自网络)

  4最惊悚

  开者即死

  如果说“绝毋户后”只是让人心有余悸的话,那么李静训墓里的“开者即死”绝对让人背后发冷。

  李静训墓位于西安市玉祥门外西大街南约50米处,墓主人李静训是周皇太后的外孙女,曾祖父和祖父皆是名将,母亲是当朝长公主,父亲是朝中重臣,因此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李静训自幼长于宫中,受尽宠爱,可惜命运难料,去世的时候,年仅九岁。

  李静训的死,对所有人都是一个重大的打击,为了让她死后也能享受万千宠爱,周皇太后用极高规格的葬礼安葬了她。

李静训墓棺椁(来自网络)

  墓室中青石雕成的石棺宛如一个真实的宫殿,里面随葬着230余件珍贵随葬品,包括金银玛瑙首饰、各种生活器具、84件陶俑等等,种类齐全,几乎是把死者生前所需的日常物品一件不漏地都殉葬了。

  其中令人叹为观止的一件饰品是挂在李静训脖子上的项链,几百年过去了,在阴暗的地底,这条项链仍是通体华光,颜色亮丽,极有光泽。

李静训墓出土项链(来自网络)

  石棺外面刻有墓志铭,记录了她尊贵但短暂的一生。

  “女郎讳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上柱国幽州总管壮公之孙,左光禄大夫敏之第四女也。族纂厉乡,得神仙之妙;家荣戚里,被日月之晖。况复淑慧生知,芝兰天挺,誉华髫发,芳流肇悦。幼为外祖母周皇太后所养,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于是摄心八解,归依六度,戒珠共明珰并曜,意花与香佩俱芬。既而繁霜昼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夭。大业四年六月一日,遇疾终于汾源之宫,时年九岁……”——《隋左光禄大夫歧州刺史李公第四女石志铭并序》

  另外,为了使外孙女能安息,在石制棺椁的殿脊处,还刻着四个诅咒文字——

  “开者即死”

  隋朝是一个信奉佛教的朝代,这四个字,不仅体现了当时神鬼之说的盛行,同时也令人能想象到,生者当时的悲痛。这条惊悚的墓内留言是一位尊贵的外祖母对她最爱的孙女儿死后安宁的保护。

  神奇的是,这座墓历经千年都未被盗扰,完整地保存了下来。直到1957年被意外发现。传言说发掘时石棺上有血迹,不知是否是外祖母的庇佑生效了....

  5最无奈

  请勿再光顾

  此事真假存疑,写来博大家一笑。

  民国时期由于社会混乱,盗墓之风猖獗,尤其以洛阳最为疯狂。古人云:“生居苏杭,死葬北邙”。洛阳北郊的邙山水深土厚,是历代墓葬的风水宝地。在面积700多平方公里的邙山地区,冢连冢,墓压墓,简直成了盗墓者的“天堂”。

  洛阳盗墓贼无孔不入,防不胜防。一般地方的人家只有在清明节这样的时候,才会想到上坟扫墓。而在当年的洛阳,家住城内的墓主家属,时不时要去上坟,看看祖坟是否被盗,时人形容到乡下修坟护墓的人是“络绎不绝”。

  如此盗墓令墓主家属头痛不已,最后有的人家想出了一个法子,在墓前立碑,提醒盗墓贼不再要挖了。

  在洛阳老城东白马寺镇唐寺门村与北窑村之间,有一史姓有钱人家的祖坟被盗尤惨,这边修好,那边就让挖了。无奈之下,史家子孙在墓地上立一块石碑,上刻:“此坟已被掘九次,请勿再光顾”。

虚拟图片(来自网络)

  如此墓碑,不能不说是中国墓葬史上最为另类的一块了。但这样的“友情提醒”根本不起作用,之后史家的祖坟还是有盗墓贼光顾。

  以上诸多留言实属墓主人为了保证自己死后安宁的无奈之举。要想防盗,最重要的还是要从源头上打击盗墓团伙。

  2017年11月16日,中国被盗(丢失)文物信息发布平台正式上线,群众如果获悉涉及被盗、丢失文物去向等有关线索,可在平台内该文物页面直接进行举报。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