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祥云:产业“造血”成为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

发布时间:2017-11-27 15:57:02 来源:大理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通讯员唐燕“不要小看这小东西,它可是宝贝,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祥云县东山乡干海村党总支书记李红看着手中的百合说。要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发展。祥云县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紧牵产业发展“牛鼻子”,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金

  通讯员 唐 燕

  “不要小看这小东西,它可是宝贝,是我们村脱贫致富的金疙瘩。”祥云县东山乡干海村党总支书记李红看着手中的百合说。

  要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发展。祥云县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紧牵产业发展“牛鼻子”,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金秋时节,走进祥云县东山乡干海村,人们开始忙着挖百合;米甸镇的插朗哨、楚场、黄草哨村委会,村前村后、田头地脚、山地、路边随处可见一株株长势喜人的青花椒;走进刘厂镇,放眼望去,满树的红梨、冬桃……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干海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多地少的山区村,是祥云县21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以前我家也种百合,但是一没资金,二没技术,现在好了,有了种植协会,资金、技术都解决了,收入一年比一年高。”该村建档立卡户熊学文说。以前村民都是“单打独斗”,收益甚微。如今,干海村在县委、县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走“村党组织+协会+基地+产业发展基金+贫困户”模式发展百合产业,采取“六个一点”的办法筹集产业发展基金,组织动员贫困户参与种植,变被动为主动,变“输血”为“造血”,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现在,干海村种植百合面积达1200亩,每亩百合可收入2万元。在挂钩单位的积极协调下,干海村还走出了一条“党支部+协会+电商销售+基地+农户”的百合产业发展路子,利用“优优帮”平台,将百合销往全国各地,目前已经售出11300多单。

  “我家在烤烟地里套种了秋豌豆,今年长势好,不仅不愁卖,而且价格也比往年高。” 下庄社区村民李在兵脸上绽放出丰收的喜悦。

  祥云县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结构,注重以短补长,长短结合,推广示范烤烟田套种秋豌豆、玉米地套种秋豌豆、桑树地套种秋豌豆、果树地套种秋豌豆等模式,全县种植秋豌豆8万余亩,其中3344户建档立卡户种植了5963.78亩,户均1.78亩,每亩补助200元,户均增收6000元。还在坝区6个乡镇主要发展蚕桑、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等产业。

  “以前不要说发展,生活都困难,现在好了,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给我发展产业资金5万元,教我技术,我家养了肉牛、母牛,都享受了政府补助,种了4亩烤烟,还种了8亩花椒,2亩秋豌豆。”鹿鸣乡雄里坡村1组余炳明说。

  祥云县以土地流转为引擎,坚持“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路子,全县共流转土地11.44万亩,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通过“三入”(入土地、入劳力、入资金)有了“三金”收入(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就业有薪金、资金投入有股金)。探索出了资产收益、“寄养托管”、“带鸡入社”等产业扶贫模式。同时,走“大产业+集体经济+扶贫开发”的生猪产业扶贫发展模式,与县内2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由村合作社组织动员贫困户将到户扶贫贴息贷款投入专业合作社建设生猪养殖小区,建设164栋标准化圈舍,带动492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同步实施414户户用和21个村级电站光伏扶贫项目以及大中型沼气,实现养猪、光伏、沼气“三合一”。

  “有了产业,就不用担心收入了,现在我们跟着政府和市场走,等我家的花椒全部挂果,收入就可观了。”米甸镇黄草哨三组的李光祥自信地说。

  产业扶贫扶到了根上,扶到了点上,实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华丽转身,一个个产业已成为祥云壮大农村经济、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强大引擎。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