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1500万人造风除霾?奇葩发明别辱没“专利”二字

发布时间:2017-11-27 22:08:12 来源:澎湃新闻公号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1500万人造风除霾?奇葩发明别辱没“专利”二字 澎湃特约评论员 王钟的 进入冬季,雾霾又成了无法回避的话题。据《法制日报》报道,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中,有一个名为“煽除雾霾方案”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申

  原标题:1500万人造风除霾?奇葩发明别辱没“专利”二字

  澎湃特约评论员 王钟的

  进入冬季,雾霾又成了无法回避的话题。据《法制日报》报道,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中国及多国专利审查信息查询系统”中,有一个名为“煽除雾霾方案”的发明专利申请。该申请提出了“人工煽除雾霾”的设想,声称如果有1500万人参加为煽除雾霾而进行的“造风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向相同的方向煽动除霾扇,就能够将轻度雾霾移出北京,并避免重度雾霾发生。

  想法很美好,方法却不着调。姑且不论动员1500万人在同一时间煽除雾霾,需要耗费多大的社会成本,就算真的有那么多人配合该专利申请人这一奇思妙想,北京市内林立的高楼估计也会让“造风运动”难以实现。这个拍脑袋的“发明”,普通人都可以拿出不下十条的理由予以反驳。如此狂想,真可谓“脑洞太大”。

  科学与实用层面不值一驳,但这个奇葩发明的确进入了专利申请程序,只不过尚未进入实质审查申请阶段,目前的状态是“等待实审请求”——实践中大量专利申请走到这一步也就完了。按照目前的关注与反响,这个所谓的发明很有可能不会最终获得专利保护。

  值得追问的是,既然有这种拍脑袋的奇葩发明进入专利申请程序,那么会不会有类似的“发明”,成为漏网之鱼,最终顺顺利利地获得专利呢?网上流传的一些奇葩专利,很多真的可以在专利查询系统里找到,比如盲人电灯、快乐吸尘器等等。尽管这样的奇葩发明没有多大的实用价值,但还是被正儿八经地接受专利审查,甚至最终通过审查。

  有的专利申请尽管明眼人都能看出问题,但是因为符合专利的条件,审核部门也只能放行。奇葩专利的持有者似乎也不在乎专利是否用于实践,有的在取得专利以后就不再缴纳年费,导致专利很快失效。那么,既然专利不能带来任何直接的经济效益,他们为何还要执着地费时费力费钱申请呢?

  在某些奇葩专利的申请人眼中,获得专利是为了得到某种肯定。尽管在外界看来,他们的发明十有八九不着调,但他们却觉得自己的“研究”意义重大,迫切需要认可,申请专利无疑是他们寻求认可的一种方式。这一群体的大量存在,实质上反映了部分人带有偏见的科学认知与正确的科学观念之间的巨大反差。然而,就算走完了专利申请程序,也不意味着专利拥有实际价值、获得市场认可。

  还有一种奇葩专利申请带有极强的功利性。例如,一些中小学生在家长或老师的“鼓励”下,为了升学得到加分等优惠而申请专利。鼓励中小学生尝试科研创新,固然是现代教育的正确方向,但是不能为了出成果而走歪路。多数中小学生还远远没达到独立完成一项实用性发明的能力,将科学创新与功利的升学绑在一起,有时反而阻碍了他们对创新形成正确认识。

  专利是有门槛的,获得专利是国家和社会对某种创新设想的认可和保护。但是,就算取得了专利,如果缺乏实用性检验,那也不过是停留在纸面上的设想而已。申请和维护专利需要一定的公共资源,让过多奇葩专利申请掺杂其中,也是对专利制度的损害。对此,专利审查机构也要加强把关,不让奇葩专利干扰公众视线,引导有志于发明创新事业的人们设计出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专利作品。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