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刹住海鲜价格“过山车”
广东汕头南澳岛,渔民在晾晒捕捞上来的鱿鱼。姚军摄
编者按:稳定农产品价格、抑制农产品价格大幅剧烈波动对农业生产者意义重大。在广东,通过在价格信息、水产品供给和销售等多方面的创新与探索,“史上最长休渔期”之后的海鲜等水产品价格实现“软着陆”,对保护渔民利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报记者付伟
虽然已值10月,重重的暑气却仍然笼罩着广州。傍晚,日薄西山。作为闻名羊城的美食街,粤垦路鳞次栉比的海鲜茶肆开始霓虹闪耀,人气指数也逐渐攀升到了一天的峰值。一家酒楼的水族柜旁,伴随着记录客人点单信息的小纸片从机器中被源源不断喷吐出来,曾阿祥手中的小网兜也不停地上下翻飞。东星斑、多宝鱼……林林总总的生猛海鲜被送上砧板、送进蒸笼,开始了它们的美食“涅槃”。
虽然还是刚刚入职的新人,但谈起休渔前后海鲜销量的“冷热”变化,阿祥也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最近生意特别火。”他说,休渔期一结束,海鲜价格就掉了下来,“不用店员推荐,很多食客也会把鱼虾点上满满几盘。”
8月16日,为期3个半月的南海“史上最长休渔期”结束。记者近日走访广东多地餐饮、水产捕捞及流通企业,发现在“后休渔”时代,一方面,饿了几个月肚子的市场供给如同弹簧一样出现急剧反弹,部分水产品价格出现下滑;另一方面,伴随渔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水产品价格波动对于从业者收入增减的影响正在由“硬冲击”向“软着陆”转化,这其中,价格指数、网箱养殖、渔业电商等产业转型升级成果,成为刹住价格“过山车”的重要缓冲器。
稳定流通:用价格指数服务交易决策
休渔结束,海鲜供货量大幅增加,零售端价格应声而降,餐厅食客自然蜂拥上门。如此“条件反射”似乎顺理成章,不过,在大型水产流通企业,记者却发现了另一番市场逻辑。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