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两地同胞重阳节登高 “乞龟”幸福来
“乞龟”活动中,民众吃重阳糕,饮菊花酒。 本组图片由本报记者 游庆辉 摄
“登游镇海楼,菊酎祀金秋。一曲重阳赋,方家众和酬。”随着《咏重阳节镇海楼登高》被福州百六峰诗社成员吟出,温馨祥和的节庆氛围满溢镇海楼……
28日正值重阳节,一场别具特色的“乞龟祈福”民俗活动在福州镇海楼举行,数百名来自两岸的嘉宾和民众一起登高祈福,共庆佳节。
由1000多包大米堆叠的“米龟”。
当天上午9点,“龟寿延年祈幸福——闽台米龟文化活动”正式开幕。鼓乐声中,当一只重8500公斤、由1000多包大米堆叠的“米龟”一亮相,立刻就吸引许多民众上前抚摸、祈福,孩子们也在大人的指引下轻抚“米龟”背,祈求平安幸福。
“经贸、文化与青年是两岸关系重要的纽带,尤其是文化交流,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传承中华文化是义不容辞的事。”台湾海基会原副董事长高孔廉为“米龟”揭幕。他说,两岸同胞都有在重阳佳节敬老尊贤的传统习俗,这些传统习俗作为两岸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两岸关系的重要纽带,需要一代代传承下去。
“乞龟”民俗在闽台两地流传久远,深受民众喜爱。在澎湖,龟是当地人崇敬的神物,民众将一袋袋大米堆成“米龟”,将米做成的“乞龟”带回家分食,寓意“呷(吃)平安”。
“乞龟”活动后,重阳登高诗会登场,100多位诗友吟诗作赋,共庆佳节。
亮相镇海楼的这只“米龟”,由澎湖老师傅花了三天三夜制作完成。师傅先要在地上用木头搭建一个龟体骨架,随后按照龟首、龟背、龟脚等顺序,排列堆叠千余包大米。
“每逢重阳佳节,两岸同胞都会登高、赏菊、敬老、祈福。”福州台协会会长陈奕廷说,“澎湖‘乞龟’习俗源自福建,见证了闽台一家亲。俗话说‘摸龟首盖大楼,摸龟嘴大富贵,摸龟身大翻身,摸龟脚吃不干,摸龟尾吃到有头有尾。’这一习俗寓意着闽台民众的美好愿景。”陈奕廷介绍说,组成这只“米龟”的上万斤大米,来自福州市台协会数十位台商的捐赠。活动结束后,这些大米会捐给孤寡老人和困难家庭,将福寿安康的祝福送给大家。
百六峰诗社社长陈明安一早前来祈福,他和百名诗友在镇海楼前举行登高诗会,大家现场赋诗、高声吟唱,为两岸同胞送去祝福。
本次活动由福州市鼓楼区台办、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等共同主办,为期三天,除了闽台“乞龟”民俗活动,还有重阳登高诗会、重阳风筝文化活动、重阳民俗音乐会等。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