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保过班”考前承诺“不过包退” 考生没过被拉黑

发布时间:2017-12-05 15:20:50 来源:北京晨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保过班考试挂了之后…… 年底将至,不少资格证考试都在陆续进行中,随之而来一些培训机构也抓住机会,精准推销,招揽生源。考试机构纷纷打出“保过”、“押题”等广告,收取高额费用,与此同时更是宣称“不过包退”。这些“保过班”真的靠谱吗?近日

  原标题:保过班考试挂了之后……

  年底将至,不少资格证考试都在陆续进行中,随之而来一些培训机构也抓住机会,精准推销,招揽生源。考试机构纷纷打出“保过”、“押题”等广告,收取高额费用,与此同时更是宣称“不过包退”。这些“保过班”真的靠谱吗?近日,记者对北京的一些作出“考前承诺”的培训机构进行了走访调查。

报“保过班”后考试没过 索要退款被“拉黑”

  今年4月份,曲先生报考了中级会计考试。7月,一名自称是强学教育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的员工联系到曲先生,称可以提供“保过”服务,未通过可全额退款或再次免费培训。客服还表示“能在考前三天将命中率为85%的考题和答案发过来,复习之后就可凭此通过考试。”

  但曲先生觉得4500元的费用有些贵就拒绝了。几日后,客服再次打电话来推销,并提供折扣,最后曲先生缴费3600元购买了课程。

  然而9月10日他考完第一科后,就发现“试题完全不符”。他联系客服,对方爽快承诺一周内退回曲先生一半学费1800元,成绩出来后再退还另外一半。但是一个月过去了,他仍未收到退款。当他重新咨询客服时,却发现自己已被对方“拉黑”。

  随后,他通过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查询发现,根本没有这家培训公司注册信息。“我在网上搜索发现,和我一样被骗的人不在少数,而且我们都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直接将钱转给了客服,并没有签订纸质合同,导致维权十分困难。”

  正规公司外包机构招生赚分成 诈骗嫌疑人被刑拘

  此前,多名考生向警方报警,称万喜基业教育培训机构(简称万喜公司),以办学为名骗钱。考生小王告诉记者,对方不知通过什么途径获取了自己的资料,推销建造师考试培训并称“免试保过”,交钱后发现考题不符,没有通过考试,找到机构退款被拒绝。

  警方成立专案组调查发现,以万喜公司为主的5家公司,通过不法途径获取考生资料,打电话给考生谎称交钱保过,与考生签订“考试保障书”,并进行考试培训。因万喜公司的工商登记等手续材料正规齐全,规模很大,很多考生实地参观后,就放松了警惕,从而上当受骗。

  “由于报名、考试与结果公示周期较长,导致诈骗周期至少有两年时间。”民警表示,到了出考试结果时,考生发现自己根本没通过,找到培训公司被以各种理由拖延推诿。有人选择报警,有人则吃下这“哑巴亏”,如果遇到个别十分难缠的事主,公司则会安排“售后服务人员”,按比例退还部分报名费。

  通过5家涉案公司及周边进行走访,民警掌握了其组织架构和合作方式,并摸清了以关某、田某、马某和邹某4人为首的诈骗集团。

  调查发现,作为正规公司,万喜公司确有培训某建筑类资格考试的认证资质,但报考该资格考试的考生较少,所以从2014年起,该公司抓住考生希望一次性通过的心理进行诈骗。为规避法律风险,该公司将招生项目交由其余4家外包公司。外包公司负责招生,收钱交给万喜公司,由他们负责统一培训和报名考试等项目,再按比例分成。目前,30名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刑事拘留。

警方提醒:不存在免考、转评、提前拿题情况

  民警介绍,大部分以培训考试为名进行诈骗的团伙首先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有资格参加考试人员的联系方式。所谓的客服或者咨询员都有大量的“话术”文本。例如针对报考消防工程师的考生,他们谎称消防工程师考试有免考转评政策,可以不用培训考试,工作经历和工作业绩等符合条件能直接拿证,因与公安部消防局有“关系”,交钱就保过;针对报考一级建造师的考生,又谎称培训老师就是出题老师和判卷老师,交钱后发给考生肯定命中的考题和答案,肯定保过等等。

  最后,民警提醒考生,无论参加什么考试,实行国家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制度,必须通过考试才能获得证书,不存在免考、转评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情况,更不会出现真题提前获得等情况,且资格证证书均未委托其他机构组织考试、培训。一旦发现上当受骗,应该及时报警。

  记者调查:询问退款事宜一律含糊带过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培训机构在宣传时候经常会打出“保过”、“真题”等广告。记者以考生身份致电多家培训教育公司。其中一家培训机构的客服人员介绍,公司可提供考试的题目和答案,“命中率在80% 以上,可让学生考试保过”。当问及试题来源时,客服人员称“题目是有经验的老师押题的,其他途径我不能告知”。客服称,考生与招生老师会签协议,如果没过公司会退款。但当记者追问退款金额时,对方挂断了电话。

  另外一家培训机构的客服也向记者保证考试不过可退款。记者向其询问如何退款的时候,客服则开始向记者介绍机构培训班的通过率,并继续推销其他课程,对如何退款避而不答。当记者继续追问的时候,客服称“拿着成绩咱们再谈”。当记者询问专业课授课老师时,客服则表示,“有资质的老师”和在校的“高分研究生”。

律师:培训机构虚假承诺涉嫌欺诈 考生若获真题也违法

  北京康普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吴立宏表示,目前一些培训机构通过获取考生信息并主动联系考生,这是一种扰民的精准营销行为。如果公司是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考生手机号、身份证号、家庭住址等隐私信息,则涉嫌违法。如果培训机构事前有虚假承诺,考生又能充分举证,公司则构成民事欺诈,考生在法定期限内可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申请变更或撤销合同。合同撤销后,教育机构应当返还学费并赔偿损失。

  他还称,一些教育机构称能够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考题、答案,考生考试时发现并无此情况,则该合同违反了法律法规的强行性规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自始无效,助考机构除了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还将承担行政乃至刑事责任。吴立宏还提醒学员,合同的形式不仅限于书面协议,也包括口头协议,不签订书面协议并不违法。但依据口头协议来维权,将加重考生的举证义务。考生的买题行为实施后如果真的获得题目,这个行为本身也属违法,是不可行的。

  吴立宏表示,实际上,培训机构对学员许下的保过承诺违反了我国《广告法》的规定,其中包括不得对升学、通过考试、获得学位学历或者合格证书,或者对教育、培训的效果作出明示或者暗示的保证性承诺。

教育专家:此类培训班存在价值观导向问题

  中国社科院教育专家龙迪表示,现在社会上的考试培训机构良莠不齐,其中有一部分其实是以培训为借口在谋取暴利。“此类培训班的存在,首先价值观导向就有问题。它的存在造成一些学生产生‘有钱就能过,可以用钱买’的错误观念。另外,本身这种机构就是不规范的。无论什么资格证的考试从个人还是从国家,其初衷都是选拔人才,而‘保过’二字从字面上看就不正常、不合理。这种方式对于那些刻苦努力的学生无形中造成一种不公平的待遇”。

  她还指出:“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另外,也希望教育部门和社会都能够给学生一个正确引导和监管督查。”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