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港媒:环保成中国官员考核新标准 空气质量糟糕或被约谈

发布时间:2017-12-05 15:28:40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港媒:环保成中国官员考核新标准 空气质量糟糕或被约谈 12月5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各地的官员每个月都要等一张成绩单。他们想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乡镇和区的排名——不仅是经济状况,还有空气质量。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3日报道,月

  原标题:港媒:环保成中国官员考核新标准 空气质量糟糕或被约谈

  12月5日报道 港媒称,中国各地的官员每个月都要等一张成绩单。他们想知道自己所在的城市、乡镇和区的排名——不仅是经济状况,还有空气质量。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2月3日报道,月度空气质量排行榜上的前几名将得到高达数百万元人民币的奖励。那些空气质量最糟糕的地方将被开罚单,而且当地官员还要被约谈作出解释。

  济南的一份官方报纸在有关约谈的一篇报道中说:“(官员们)对排名靠后深感惭愧。他们承诺将痛定思痛……采取特别措施。”

  报道称,中国清理空气、河流、湖泊和土壤污染的努力受到一些官员的阻挠,因为几十年来这些官员的事业前途取决于能否推动经济增长。但随着环境保护成为未来5年的重点,北京正努力用一项新标准——绿色目标——来评判官员是否改变了把增长放在首位的思维。

  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中国治理问题专家克里斯蒂安·格贝尔说,环保正在成为官员的新战场,他们过去是根据经济成果和社会稳定来争取获得提拔的。

  格贝尔说:“如今有了第三条标准。并不是某条标准比其他标准更重要。但如果你在某个领域不作为,那其他所有成绩都将被视为无效。”

  报道称,这场引人注目的解决困扰中国许多城市的雾霾的运动,见证了空气质量成为首要环境指标之一,它具有重大的政治影响。

  报道表示,中央和省市相关部门每月都发布空气质量排名。在某些地区,如果排名糟糕,当地领导要被约谈,在另外一些地区,地方政府要接受巨额罚款。

  报道称,在首次把空气污染与地方预算联系起来的尝试中,山西省大同市因10月份在改善空气质量方面的进步最大而在上月获得了91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晋城市因空气质量改善不力被罚1590万元人民币。

  在11月举行的一次治理污染会议上,环保部部长李干杰强调,要将压力传导到地方。他还说,北京市今年实现关键目标的压力仍然较大。

  分析人士称,有越来越多的官员因任由工厂污染环境而落马,这也对整个官僚机构起到了强烈警告的作用。

  报道称,2014年修订的环保法明令处罚包庇环境违法行为的官员。自去年7月以来,督查小组被派往全国各地督查环保工作,已有1.2万名官员被处罚。

  报道表示,有些地方对这场运动态度冷淡。河北省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环保监督志愿者说,他听见地方环保官员抱怨,为解决政府督查人员发现的问题,他们必须加班和取消假期。

  内地媒体还报道称,有些城市在督查前把工厂统统关闭,不管这些企业是否遵守环保规定。

  报道称,美国史密斯学院的中国环保政策专家丹尼尔·加德纳说:“这些督查小组到地方处罚官员是新做法。”环保已经成为本届领导班子的标志性运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提到“环境”和“生态文明”,但没有提到经济增长目标。

  加德纳说:“一再提及环境问题,这表明这个问题有多难。地方官员习惯于关注经济增长……突然改变这一思维模式是个挑战。这正是这场运动的真正含义。”

  报道称,为此,中国国务院去年12月公布了评价地方政府表现的所谓绿色发展指标体系。90%以上的内容与环保相关,不到10%与经济增长相关。

  同时,在地方官员离职时既要评估自然资源的变化,也要评估经济资产的变化。

  报道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表示,要想让官员像积极完成经济增长任务那样积极投身环保工作可能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资料图片:2017年11月1日,湖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生态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朱坚在长沙县一处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试验田里提取土壤样本。新华社记者 李尕 摄

  【延伸阅读】中国环保措施令日企股价飙升 日媒:来自洁净中国的恩惠

  11月26日报道 日媒称,日本股市上新出现的“中国概念股”正在受到关注,这些个股正在享受中国推行的环境监管措施带来的实惠。存在土壤和空气污染问题的中国正在强化监管措施。在解决环境问题方面技术领先的日本企业因此保持了股价的坚挺。(中国)工厂开工量由于环保政策受到抑制,由此产生的供给减少、价格上涨也让不少(日本)企业受惠。继建筑机械和制造业机器人之后,“环境监管行情”或将成为中国概念股的关键词。

  《日本经济新闻》11月22日刊登题为《来自洁净中国的恩惠》的报道称,21日的东京股市,昭和电工股价一度升至4200日元,涨幅2%,是去年底的2.5倍。作为劳动节约型代表企业引起关注的基恩士公司的股价也上涨了70%。

  报道称,股价上涨的背后是钢铁企业电弧炉所使用的“石墨电极 ”供应的减少。10月,中国对一些环境不达标企业的生产做出了限制。当地电极生产企业的产量也随之减少。

  结果,石墨电极市场的供需关系得到改善,昭和电工产品的价格开始上升。预计该企业2017财年前三季度的合并净损益将达到210亿日元,同比增长71%,而分析师的平均预期更是达到了255亿日元。

  报道称,中国加强了作为瓦楞纸原材料的废旧纸张的进口限制,目的是通过减少质量低劣的废旧纸张,降低造纸厂排除的废液对环境的污染。中国瓦楞纸市场由此出现的空白则依靠增加从日本的进口填补。野村证券分析师河野孝臣认为这将对联合造纸(Rengo)和王子控股的业绩带来大幅提升。

  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的高级经济学家李智雄指出,中国对环境的整治是认真的。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问题受到民众的高度关注。

  报道称,中国政府的认真程度表现在了防治土壤和大气污染的对策上。6月,明确了土地使用者责任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出台。此前在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中国,污染行为的责任主体并不明确,该法案正式施行后,情况将为之一变。掌握治污技术的EBH株式会社已经接到了来自中国的多个污染调查和净化项目订单。

  报道表示,煤炭是产生PM2.5的源头,限制煤炭使用的措施也让三浦工业搭上了顺风车,作为煤炭替代能源的燃气锅炉的销售额出现增长。目前已经得知,美国资本集团公司已经在8月份大量购买了该公司的股票。

  报道称,中国制造业现场的节能行动也在推进。温度传感器是提高空调性能的必要装置,生产温度传感器的芝浦电子由此获得了更多商机,股价连日创出新高。

  报道认为,中国对于曾经成功克服环境公害的日本抱有很高的期待。法国巴黎银行证券部全球营销统括本部部长冈泽恭弥认为,对环境技术实力雄厚的日本企业来说,中国的环境整治提供了商机。(编译/刘林)

  (2017-11-26 00:20:01)

  【延伸阅读】德媒称中国发起环保攻势打造新形象:全球气候政策引领者

  11月11日报道 德媒称,中国正以一场环保攻势打造自己作为气候保护引领者的形象。

  据德国《新德意志报》11月8日报道,在中国陕西省北部的矿山城市神木,中国的新能源政策正在推进。例如在李宏伟工作的煤矿周围,建起了一座新的太阳能公园,而且运行良好。推土机正在准备开始一个新的施工阶段,在施工管理人员所在的集装箱里,工人们可以随时来求职。经过一轮裁员后,李宏伟所在的煤矿的食堂愈发显得空荡,而榆林榆神新能源工业园区正笼罩在自在的乐观情绪中。

  报道称,中国正在改建其能源体系。中国领导人说,“中国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我们对大自然所做的一切都将落到我们头上!”这种态度非常符合中国在波恩气候变化大会上的新角色:作为气候政策的领导者,其作用仍然是新的,其角色也是新的。

  报道称,这一趋势是明显的:仅在2017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的扩张将再次打破纪录。从1月到9月底,中国已经安装了42千兆瓦的新太阳能电池。这样2017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数量达到德国的总规模。其他现代能源也在不断上升。中国的风力发电的装机容量比德国高出三倍,超过150千兆瓦。

  报道称,到2030年,五分之一的能源将来自清洁能源。在2020年的五年期间,中国要为此花费3200亿欧元。当前的重点是网络的改建。与此同时,电动汽车的快速扩张应有助于在电力供过于求的时代发展客户。

  报道称,但是能源转型也会遇到挑战。比如煤炭拥护者们的立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邹骥表示,煤炭提供了六成以上的中国能源,石油和天然气为供暖和道路运输提供25%,但是更多人支持清洁能源。清洁能源的益处显而易见:空气越来越好、技术可以在全球销售,并创造就业机会。

  报道称,中国现在采用基于市场经济的方式强制放弃煤炭。这些天将开始全国的排放交易。烧煤炭还是烧石油权利应归于那些最愿意为此付钱的人。如果这项排放交易得以完全实施,中国的排放交易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排放交易。报道评论称,引入碳排放交易标志着全球能源政策的转折点。(编译/王东)

资料图:这是河北省张北县境内的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光伏发电场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2017-11-11 00:12:01)

  【延伸阅读】外媒称中国变减排模范:环保行动目标明确

  11月8日报道 外媒称,在波恩举行的气候会议上中国将是一个关键因素。煤炭虽然仍是中国的能源的支柱,但同时北京也在大力发展再生能源。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1月6日报道,陕西省阳泉市有3座国有煤矿,一名矿工称,前几年还不错,但他所在的矿场也许不久就将关闭,“去年我们就一直在减少产量,明年就会减得差不多了”。

  中国燃烧的煤炭占到全球消耗量的一半,但渐渐在为生态能源做更多的投资。据国际能源署的数字,按发电能力计算,目前全球40%的新建生态发电厂建在中国。如果聚焦太阳能发电,中国的排位更靠前。目前,全球每两块太阳能光伏板中就有一块在中国安装。

  绿色和平中国区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李硕表示,七八年前,中国或许还是不折不扣的“气候杀手”。他说,“中国不仅将积极参与环境和气候保护行动,而且还将担负起领导角色,这的确令人耳目一新。迄今为止,一谈到气候保护问题,我们一直回避领导角色。”

  在两年前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政府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在2030年达到顶峰,从这一刻起,碳排放将开始降低。李硕认为,这一目标将在2020年前达到,也许还会更早些。数字听上去让人十分振奋,但现实并不完全是这样。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仍然依赖煤炭消费。但李硕认为,中国是不是全球气候的拯救者,就像半杯水,可以说半满,也可以说半空,“半满”更合适,但关键是怎样尽快装满剩下的半杯。

  另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6日报道,美国的环境相关智库世界资源研究所(WRI)11月6日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有49个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在2010年前转为减少,包括中国、日本等国在内,到2030年将增加至57个国家,预计2030年左右全球整体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呈现减少趋势。但世界资源研究所分析认为,与《巴黎协定》力争达到的避免全球变暖造成严重危害的目标相比,目前的进展太过迟缓。

  世界资源研究所指出,“有必要尽量将排放量转为减少的时间提前,此后也有必要大幅减排”。《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11月6日在德国召开,预计要求强化环保对策的声音将会增强。

  世界资源研究所指出,包括德国、挪威、东欧各国等在内,19个国家在1990年之前排放量已达到顶峰,到2010年,以美国和欧洲各国为中心数量已经增至49个。据推算,2030年之前中国、日本、韩国、墨西哥等国的排放量将转为减少,转为减少的国家数量将增至57个。这些国家的合计排放量将占到全球整体的60%。

  报道称,为达成《巴黎协定》的目标,有必要使全球整体的排放量在2020年转为减少,在2040年左右降至零。如果排放量达到峰值的时间推迟至2025年,则必须加速减排,在35年左右使排放量降至零。

  资料图:11月2日,在河北香河县安平镇谢屯村,工作人员在安装燃气管道。加快天然气入户,进一步优化县域清洁能源结构,减少污染排放。新华社记者王晓摄

  (2017-11-08 00:12:00)

  【延伸阅读】日媒称亚行拟在中国设环境基金:中国环保事业商机巨大

  11月6日报道 日媒称,亚洲开发银行将与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等机构合作,设立用于在中国投资环境领域的基金。

  据《日本经济新闻》11月3日报道,亚行也呼吁中国企业出资,并打算在2018年3月启动该基金,最初会投入15亿美元,五年后力争将基金规模扩大至20亿美元。中国把环境问题视为最优先解决的课题之一,亚行预计环保领域的商机将增加,打算从金融层面加以支持。

  将要设立的基金名称为“绿色财政催化基金”。在出资额方面,估计亚行将出资5亿美元左右,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将出资3亿至5亿美元,据说德国政府系银行也将出资。亚行也决定呼吁中国企业和地方政府出资,据悉,有大型商业银行对出资持积极态度,山东省政府也有可能答应出资。

  报道称,投资项目之一是物流领域的共享业务。在中国,自行车等的共享业务非常盛行,把卡车的闲置空间与小商品货主联结起来的物流共享则正在兴起。此外,在中国西部青海省等地,聚光型太阳能发电设备也在增多,这一项目也可望得到投资。与传统太阳能发电相比,它的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更高,又因为不使用晶硅板,对环境污染较小。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下发推动建立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后,中国环境基金迅速增多。2012年环境基金仅有21个,2016年底这一数字已增至265个。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基金多于由企业主导的。

  报道称,在环境污染非常严重的情况下,中国加强了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对排放不达环评标准的工厂进行了关停。在2022年北京举办冬奥会之前,中国将力争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见到成效。普遍的观点认为,加强环保措施的趋势今后也不会改变。新基金将利用亚行和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的经验,发掘好的环保项目,不断提高影响力。

资料图:河北省拆除中的落后厂房和设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强化环保整治。新华社发

(2017-11-06 10:03:44)

  【延伸阅读】日媒称中国环保事业吸引力巨大:共享经济领域成投资热门

  11月6日报道 日媒称,亚洲开发银行和联合国“绿色气候基金”等机构将在中国成立投资环保领域的基金,并将呼吁中国企业出资,计划2018年3月设立。最初以10亿美元左右规模成立,力争在5年时间内增加至20亿美元。中国将环保问题定位为最优先课题之一。亚开行等认为,中国环保业务的范围将不断扩大,将从金融方面提供援助。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1月3日报道,将成立的基金名称是绿色金融促进基金。在出资额方面,在海外机构中,预计亚开行为5亿美元左右,而绿色气候基金为3亿至5亿美元。此外有传言称,德国政府下属的德国复兴信贷银行也将出资。亚开行计划呼吁中国的企业和地方政府出资。

  报道称,作为投资对象之一设想的是,物流领域的共享业务。在中国,自行车等共享经济已经十分发达,将闲置卡车空间和小型货主联系起来的物流共享业务则正在兴起。

  此外,在中国西部的青海省等地不断发展的聚焦型太阳能热发电也很有潜力。与太阳能发电相比,发电效率和稳定性更高,并且材料不使用硅板,导致环保污染的可能性也较小。此外,燃烧废材等生物质时的热利用业务也是候选对象。

  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等发布了推进环保金融的指导意见,随后中国的环保基金出现激增。2012年底仅为21支,但到2016年底增加至265支。据悉,与企业主导相比,地方政府主导的基金更多。

  报道称,新基金的目标是引起“鲶鱼效应”,推动企业资金积极投向环保领域。在环保相关领域,新增项目的建设阶段和运营初期的风险非常高,而在运营走上轨道后,投资风险也将下降。最初几年将由亚开行和绿色气候基金主要提供资金,之后改为运用基金内部的企业资金,意在让民营企业加入基金更加容易。

  报道称,由于环境破坏严重,中国加强了监管。自2017年起,中国政府要求废气等超出环保标准的工厂停工和关闭。有分析认为,政府计划到2022年北京冬奥会之前,制定改善大气污染的时间表,北京的外交相关人士等很多观点认为,“今后监管强化的趋势不会改变”。

资料图片:航拍植被良好的河北崇礼长城岭(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2017-11-06 00:19:01)

  【延伸阅读】外媒称京津冀发起冬季治霾攻坚战:将成立联合环保机构

  11月2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媒体11月1日报道称,雾霾多发的中国京津冀地区将成立一个联合环保机构,以协调该地区对抗污染的努力。

  据路透社11月1日报道,媒体援引环保部官员的话称,这个新机构是改善跨地区环境治理的更广泛努力的组成部分,将于年底前组建。

  报道称,在9月份中国10个雾霾最严重的城市中,有8个位于京津冀地区,该地区正在进行一场冬季环保攻坚战,将为实现空气质量目标而削减工业产能,限制车辆行驶。

  报道称,制定该地区统一的环境标准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启动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计划的一个关键要素。

  研究显示,首都北京的雾霾约有三分之一源自相邻的河北省,该省是中国最大的钢铁产区,也是主要的水泥产区。

  监管机构承诺建立一个统一的环境治理系统,该系统将制定跨地区的排放标准,并防止北京的违规企业将生产活动转移到邻近的河北省。

  报道称,监管机构还誓言在出现严重雾霾时实施紧急应对计划。

  资料图片:航拍植被良好的河北崇礼长城岭(8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