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云 构筑产业扶贫大格局
本报通讯员 赵盛海 唐燕
“有了产业,就不用担心收入了。现在我们跟着政府和市场走,勤劳些,收入就好了。”祥云县米甸镇黄草哨三组的李光祥自信地说,他很看好种花椒这份产业。
近年来,祥云县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地制宜,牵住群众增收“牛鼻子”,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立足比较优势,不断优化以“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订单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全面促进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规范化管理、现代化经营,着力加快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完善生产体系、供应体系、销售体系“三大体系”融合发展,积极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培育富民产业。2015年以来,共投入产业扶贫资金9800万元、产业扶贫金融信贷资金5亿多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植养殖业,建档立卡户种植秋豌豆户均增收8000多元。
产业发展关键是有产出,能增收,让群众的“钱袋子”真正鼓起来。祥云县不断创新,形成七种增收模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
套种经作保收,坚持长短结合,走出了政府扶持农户套种辅助增收模式,2017年烟后套种秋豌豆5.6万亩,预计增收2.7亿元。“土地流转”增收,走好“党组织+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路子,贫困农户在产业发展中通过入土地、入劳力、入资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就业有薪金和资金投入有股金,累计向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12.23万亩,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多户流转土地3274亩,土地年租金收入超过400万元。“产金互促”创收,探索“党支部+银行+龙头企业+贫困户”、农户入社分红、社企经营合作的“产金互促”金融支持扶贫模式,对有扶贫贴息贷款意愿但又缺乏产业发展路子的贫困户,通过村级党组织牵头成立的专业合作社将贷款入股给有实力、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2016年以来,共有36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产金互促”,户均每年获得红利不低于3000元。“生猪产业”扩收,按照“大产业+集体经济+扶贫开发”的发展模式,与县内2家农业龙头企业合作,打造生猪全产业链,实现村集体经济长期有稳定收入,预计可带动492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持续增收。“电商扶贫”促收,着力构建县乡村电子商务物流体系,利用邮政“优帮帮”等电子商务平台,东山乡网上销售百合1.6万件,销售额达47万元。寄养托管模式丰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将国家扶持的一头肉牛认领后寄养在合作社,寄养期3年,每头牛每年至少保底分红1000元。产业用工稳收,推动产业发展,吸纳就业一批,共实现转移就业2908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210人,实现人均年增收3.5万元。
在祥云,一个个稳定增加群众收入的长效产业,正载着勤劳致富的群众奔小康。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