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曾国藩:做学问如熬肉 先须猛火煮 然后慢火温

发布时间:2017-12-06 10:07:13 来源:什九湖湘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曾国藩:做学问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慢火温 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 评点 这段话出自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给诸弟的家信。此时曾氏年龄三十二岁,入京已三年,官居翰林院国史馆协修官,秩为正六品,属中央政府里的低级官员,

  原标题:曾国藩:做学问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慢火温

  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曾国藩

  评点

  这段话出自曾国藩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给诸弟的家信。此时曾氏年龄三十二岁,入京已三年,官居翰林院国史馆协修官,秩为正六品,属中央政府里的低级官员,俗称小京官。受信人为他的四个弟弟。四个弟弟都在老家湖南读书,且无一人有任何功名。此时的曾氏身为词臣,公务清闲,得以有时间读书做诗文。这段时期,他以《朱子全书》 为课本,究心程朱理学,所引的这段朱熹的话,便出自于《朱子语类》。朱熹的原话为:“今语学问,已如煮物相似,须爇猛火先煮,方用微火慢煮。若一向只用微火,何由得熟?欲复自家原来之性,乃恁地悠悠,几时会做得?大要须先立头绪。头绪既立,然后有所持守。”

  朱熹的意思是,求学问的过程,就好比用火煮食物一样。先要用大火将食物猛烈地煮一阵子,待它已经熟了后,再用小火慢慢地煨。 食物尤其是难以煮熟的食物比如肉类,如果一开始不用大火猛煮的话,它根本就熟不了,但也不能一个劲地用大火,那样就会把它烧焦了。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则需用小火慢慢细细地熬出来。朱熹认为,要恢复人原本的诚善之性,要为人生立一个大的规模,必须要用一段时期大量地刻苦地攻读圣贤的经典著作。有了这样一段过程之后,才有可能再来悠闲地阅读,细心地体味书中精义;如果一开始就欠缺这个刻苦攻读的过程,那么一辈子就将得不到真正的学问。

  曾氏在唐鉴的指导下与倭仁等人一道,通过严格修炼,其信仰更为坚定,其心思也日趋纯粹,在求取学问的途径上,他亦甚为认同这种“先猛后温” 的方式。鉴于过去缺少“猛火煮”阶段,他决心以加倍勤奋来予以补救。道光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日,曾氏在给诸弟的信后附了一份课程表。其日常功课的主要内容便是读书求学:读完二十三史,又特别注明每日读十页,虽有事亦不间断,一书不读完,不读他书。每天写日记。每天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学问、经济、艺术四门。每日做诗文数首。每天早起作字。夜里一律不出门。

  曾氏将这个自己很认同并切实照着办的读书方法告诉诸弟,无疑是希望弟弟们也能照着做。曾氏的这四个弟弟,眼下正是全职读书郎,实在是应该趁此大好时候来一番“猛火煮肉”,即集中全副精力大量地日夜兼程地读书做诗文,借以立下学问规模。笔者也很认同这种求学方式。人生在世虽然漫长,可以活到七八十年,甚至高达百岁,但不需旁骛,能系统读书的时间也不过十多年,这十多年的求学岁月对一生的事业和成就关系巨大。在这段时间里有没有“烧过猛火”,常常是日后的人生有无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人在学校里读书时不知珍惜,到了中年以后才痛切感受少壮不努力所带来的后果。再思补救,为时已晚。因为中年之后,按求学的程序,是应该到“慢火温”的时候了。那时若再用“猛火煮”,且不说各种条件已不具备,即便具备,“温”的阶段岂不要下移到老年!人到了老年,还能有大作为吗?

  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立志。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慢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老师朋友上下扶掖,即便是懦夫也会立有志向。我想起朱子的话:为学好比熬肉,先必须用大火煮沸,然后再用小火慢慢地煨透。我平生学问上的工夫,完全没有用过大火煮沸,虽然略微有点见识,乃是从悟性这个境界里得来的。偶尔用过功,也不过是优闲把玩而已,好比没有沸腾的汤,即刻便用慢火温煨,将会越煮越不能熟透。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