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美称朝鲜新导弹若攻击日韩关岛 美军将无法防御

发布时间:2017-12-06 17:04:07 来源:国防科技要闻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美媒分析朝鲜新型“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性能 建议美国快速增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朝鲜于2017年11月28日晚在距离平壤东北部25千米的平城导弹基地试射“火星-15”(HS-15)洲际弹道导弹,能够对美国构成可信的威慑。分析人士称,载

  美媒分析朝鲜新型“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性能

  建议美国快速增强弹道导弹防御能力

  朝鲜于2017年11月28日晚在距离平壤东北部25千米的平城导弹基地试射“火星-15”(HS-15)洲际弹道导弹,能够对美国构成可信的威慑。分析人士称,载有热核弹头的此型洲际弹道导弹最早可于明年帮助朝鲜形成核威慑力量。

  “火星-15”首次试射情况

  “火星-15”比朝鲜研制的其他导弹尺寸更大、能力更强。它使用一种更强大的新型推进系统,可使导弹飞行距离更远并搭载更重的有效载荷。在其首次试射过程中,“火星-15”飞行了4472千米的近程垂直弹道高度,并在飞行53分钟后坠入距离发射地点平城东部950千米的日本海。

“火星-15”系统性能

  导弹专家诺伯特·布鲁日表示,该导弹共两级,其中第一级使用一台由朝鲜自行研制的RD-250液体推进系统。该系统由两个燃烧室组成,并由普通涡轮泵输送推进剂来增强起飞推力。根据朝鲜发布的官方声明,该系统据具有速度校正和矢量控制能力,减少对以前各型导弹所使用的转向引擎的依赖性。相比“火星-14”,“火星-15”所使用的新型推进系统在推力方面提高170%。“火星-15”携带约40吨液体燃料,足以用于139秒的燃烧时间。朝鲜新型洲际弹道导弹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美国的“泰坦”洲际弹道导弹。

  朝鲜声称,该新型导弹可打击美国的任何地方。根据导弹的弹道及飞行距离,当其以较低的最大射程弹道发射时,其射程可超过13000千米。朝鲜以前研制的导弹,如“火星”-14和“火星-12”射程覆盖美国太平洋基地和西太地区(这些地区目前由美国部分海基和地基导弹防御系统提供防护)。虽然有效载荷减少,但是“火星-15”的远程打击能力可威胁美国的中部和东部地区,这些地区目前尚未处于美国的反弹道导弹系统防护范围内。

“火星-15”可能存在的问题

  虽然“火星-15”的性能提升较大,但目前仍是一个处于研制阶段的系统。日本消息人士称,该导弹或其再入飞行器可能在入水前已经粉碎。今年7月份试射的“火星”-14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与之前的远程弹道导弹相比,对“火星-15”而言,最大的变化是使用了钝形鼻锥,它可搭载更大的有效载荷和新型再入飞行器。

对美国弹道导弹防御提出的建议

  增加“地基拦截弹”

  朝鲜可能正在增加“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的生产,以挫败美国部署的44枚“地基拦截弹”。因此,美国必须增加“地基拦截弹”的规模和生产能力,保持优势应对朝鲜具有核打击能力的洲际弹道导弹威胁。目前,必须紧急推进在美国东部地区第三个“地基拦截弹”场址的建设,通过增加战场空间和时间来增加弹道导弹防御分层防御系统的纵深,以更好地保护美国所有地区。

  当前部署在加利福尼亚州和阿拉斯加的 “地基拦截弹”并不能挫败和防御朝鲜发射的针对关岛、日本和韩国的“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因为这些导弹防御能力不能达到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速度,也没有经过试验和验证,因此从技术层面讲,日本、韩国以及关岛现在无法防御朝鲜具有核打击能力的“火星-15”洲际弹道导弹。

  加快“宙斯盾”导弹防御系统及“标准-3”拦截弹的部署

  由美国和日本联合研制的“标准-3”Block IIA 导弹具有拦截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该拦截弹目前处于低速率生产阶段,在其最终部署于日本、波兰和美国之前,计划明年利用位于夏威夷的岸基“宙斯盾”系统和美国的“约翰·保罗·琼斯”号驱逐舰开展针对弹道导弹靶标的最终飞行试验。对于日本和美国而言,利用“宙斯盾”基线-9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保护日本、关岛和韩国免遭朝鲜“火星-15”的打击对于国家安全而言势在必行。

  “标准-3”Block IIA 能力可为洲际弹道导弹防御增加一层新的海上机动防御系统,在保护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的主要城市免遭朝鲜“火星-15”的攻击方面提高拦截的概率和能力。预计在“重新设计的杀伤器”于2022年首次部署后,美国将开始生产更多的“地基拦截弹”。为继续确保该地区以及朝核危机的稳定性,使美国能够在选项方面拥有更多灵活性以及防止核扩散,美国必须尽快生产数量更多、能力更强的“地基拦截弹”。

  来源:美国《防务更新》等/图片来自互联网

  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 申淼

  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国防科技要闻”(ID:CDSTIC)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