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徐冬梅:母语的去路和归途

发布时间:2017-12-06 23:21:45 来源:北京文学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 徐冬梅老师在2017年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发表演讲 母语的去路和归途 徐冬梅 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这是一次关于母语,关于儿童母语教育的聚会。 我们走进了一个新时代 我们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如果让大家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你所处的这个世界,不知

▲ 徐冬梅老师在2017年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发表演讲

  母语的去路和归途

  徐冬梅

  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们,这是一次关于母语,关于儿童母语教育的聚会。

  我们走进了一个新时代

  我们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如果让大家用一些词语来描述你所处的这个世界,不知道大家会说什么。今天的人类,走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时刻?我们看到,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地区冲突不断。我们看到,科技在迅猛发展,人工智能并没有让人类感到幸福,而是让很多人忧虑,是不是有很多职业即将消失,就业将变得越来越难?我们看到民粹主义在全世界的重新抬头,人类能不能意识到,我们其实是一个命运共同体?

  前一段时间,我刚去过美国,我深切感受到中国真的在崛起,中国正在走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我也不知道大家可以用什么样的词语来描述你的生命状态,我们走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经历了一纲多本的时代,今天,我们又走入全国统一使用部编教材的时代。

  新时代背景下,母语教育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

  在这样的时代,母语教育该承担什么样的使命?母语教育该做些什么?

  我以为,母语教育应该让孩子具备作为一个未来公民所必备的听说读写能力,运用母语的能力,他们要在母语教育过程中得到很好的文学教育,养成良好的心性,丰富的情感,很好的想象力,这也许是未来智能机器人无法代替人类创造性的根本所在。

  在母语教育过程中,我们还要接受母语文化的教育传承,不仅仅是只对本族文化、本国文化传承和认同,也有对多元文化的欣赏和接纳,母语教育更承担着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的公民所具备的审美、思维方式的培育。

  我们处在一个迅速发展的中国,一方面是经济的飞速发展,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让人心痛的事件。

  携程虐童事件,每个人心里都很痛;学生拿起刀去刺杀老师,每个人心里都很痛;那个女孩因帮助朋友而死去,朋友却不愿意开门,我们心很痛。

  我们不禁会问:教育究竟怎么了?

  亲近母语以为,教育的责任是培养新一代的人类。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母语教育在这样一个新时代里面,最重要的首先是培育人,让每一个人,每一个孩子,都具备爱和善良,其次是培育未来社会的公民,让他们懂得权利和义务,懂得自由和宽容,懂得群己关系,理解契约和诚信,具有清明的理性。

  母语教育还应该承担培育社会引领者的任务。这些引领者们,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愿意担当,愿意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血肉,用自己的努力去为这个社会去建构意义,寻找共识,愿意为这个社会的进步和美好而不懈努力。

  在这样的时代,母语承担这样的一个使命,我们该怎么走这条道路?

  母语教育的去路:

  革除传统教育的弊端,构建母语教育体系

  如果我刚才讲的是一个宏观的情境,我还想具体说一说小学语文教育所处的具体情境,我们走到了统编教材时代。这个时间,所有在座的老师和全中国小学语文老师将共用一套语文教材。温儒敏、曹文轩等主编,以及众多的编者、特级老师、审查委员、专家们,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也看到这套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统编教材不再拘泥于一本书、一本教材,而把阅读放在突出的位置。儿童阅读十多年的成果在这套教材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教材里编选的儿童阅读作品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这套教材吸收了教改很多好的经验,传统文化教育也有充分的比重。

  我们今天来讲母语教育的去路,还是在经历了十多年儿童阅读推广的历程的基础上。伴随着十多年的儿童阅读推广,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学,诗歌的诵读,主题阅读、图画书、整本书的阅读为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准备了很好的基础。很有幸亲近母语参与和推动了整个进程。

  从80年代以来,传统文化教育在一批有识之士推动之下,一步步走到今天。尽管这其中,有一些过热,有很多的问题。但是,在一个民族文化复兴的关口,我们该如何来认识自己的文化,让孩子们去亲近自己的文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还有很多丰富的教育探索,比如未来学校、人工智能、项目式学习等,给统编教材下,如何进行课内外整合,提供了非常好的条件。

  但是,各位老师们,儿童阅读进行了这么多年,课程改革进行了这么多年,我们小学语文教育、语文教学范式、既定格局发生了变化吗?没有,我们大部分老师,依然奉守的这样的逻辑:

  ·母语学习,就是教一本语文教材。

  ·课堂教学信奉精确指导模式。老师在课堂上精讲分析,进行字词句篇的语文训练。

  ·课后孩子们要做大量的练习。大量让孩子们进行听写默写、抄写好词好句、近义词反义词、阅读题海、写作训练。

  ·标准化考试是语文评价的唯一标准。

  今天的学校依然在用这样的语文教育模式。当然,这个模式不光是语文教学,我们的数学英语,几乎各门学科都是这样,很多培训机构,甚至互联网教育机构,也在推波助澜这种学习模式。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面,我们要从更深层面去问,母语教育该往哪里去?我们要追问很多基本问题。

  首先是儿童。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儿童是一个独特的生命阶段。

  然后是母语。学校和老师,还有家长和社会,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发展阶段,对儿童母语学习提出了什么样的要求?儿童为什么要学母语?小学阶段儿童的母语学习对他终生发展究竟起什么作用?

  在更专业的层面,我们要去问小学阶段母语教育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儿童学习母语心理是怎样?我们在这个基础上建构怎样的母语课程?我们从课程出发还是从儿童出发?作为小学的母语老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如果我们可以回到这些基础问题,我认为,我们应该去的方向就是:我们应该立足当代,从儿童和母语出发,继承中华母语教育传统,借鉴和吸收国际母语教育经验,建构一个科学、完整、完善的母语教育体系。

  构建儿童母语教育体系,助力儿童核心素养形成

  亲近母语将和所有关注儿童母语教育的朋友们一起努力。我想温儒敏老师、曹文轩老师还有教材所有编者,我们想法都是一样的,老师们想法也是一样的,亲近母语作为一个母语教育的研究、研发、推广机构,我们将努力去建构四个体系:儿童母语的课程体系、儿童母语素养培养体系、儿童母语师资培养体系、家校共育体系。研发和研究这四大体系,是因为我们对小学母语教育有一些基本的认识:

  ·母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整的人。

  ·每个孩子都有母语学习的潜能,母语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一定要和儿童的深层心理结构相对接。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不做好阅读,不可能解决好母语学习问题。

  ·要处理好文学教育和语言训练的关系。

  ·学校、家庭、社会应该共同构建完整的母语教育环境。

  有专家说,小学阶段做语言文字教学,初中阶段做语言文学教育,高中阶段做语言文化教育,我以为这是一种不科学的表述。这四个层面的学习永远是一体的。孩子们是天生热爱故事,天生喜欢韵律,天然亲近文学的。在小学阶段,应该更多采用艺术的方式,进行文学教育。对孩子们来说,母语学习,不光是学习口头语,书面语,还要学习雅言,我们这个民族文化的根,以及文学的口语、文学的书面语,他们的语言才可以生根发芽,不断成长,而不是仅仅在母语的语言文字训练的层面上。

  亲近母语以为,母语学习不是为了让他们成为作家,或者将来写无病呻吟的文章,而是能用母语培育真正的人,能用母语去思考问题,用母语去解决问题。

  我刚才说的四大体系课程建构,依然是在这样一个学理构建下,在四个层面实际上又是完整统一的层面来做的。这个课程构建是以阅读为核心,并力求在听说读写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我们正在做几个大的工程,研发任务非常艰巨。

  第一个,是以统编教材为主轴做课内外整合。这个项目将和窦桂梅老师来共同推动,我希望有更多的老师来参与这个项目。我们将在教好统编教材的基础之上,有效整合儿童诵读,主题阅读、整本书阅读,并规划为一个有机的课程整体,在读的过程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让母语学习能够延展到生活中,让孩子进行整合式研究学习。这个过程中有效渗透对儿童有用的语文知识,例如汉字文化、语汇积累等等,明年秋季,我们将举行这个项目的发布会,欢迎大家来参与。

  除了统编教材,十多年来亲近母语一直在做分级阅读研究,2001年,由丁筱青老师领衔研发,亲近母语发布了中国的第一个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近年来,我们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个书目。

  现在,亲近母语正在做一个重要的项目,叫做中文的分级阅读。分级阅读在世界上具有非常完备的体系,例如,在英美,在日本,在芬兰,它的体系很完备。中文阅读也有十年研究,可是非常不完善。这里有很多问题。比如,中文分级标准如何建立?儿童心理发展和阅读能力、阅读素养之间是什么样的对应关系?分级阅读应该涵盖哪些阅读文本?我们还遇到一些特别大的难点问题,大家去学英语,一级、二级、三级、四级词汇,分得清清楚楚。我们的中文词汇,究竟哪些字是一级词汇?如果你们去做大数据库搜索,会发现字频最高的是“的地得”,这是孩子们应该最初学习的汉字吗?汉语的儿童语料库怎么建立?中国的语言文字,母语的表达方式,非常有特点。比如说,一个句子,是不是一个短句子表达的意思就是最简洁、最简单,最为儿童所理解的?不一定,汉语言和西方语言有非常大的不同,所以中文分级阅读我们研究了很多年,明年我们也将拿出一些项目成果来呈现给大家。

▲ 点击图片查看小学生分级阅读书目·2017版

  我刚才讲到分级阅读书目,其实,亲近母语不仅做了分级阅读书目,我们还对亲子阅读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小步读书曾经给0-12岁孩子的家长们推荐了1000本童书,我们正在做修订,预计今年元旦会发布亲近母语的0-12岁亲子阅读书目。包括500多本书的阅读测评。今年年底,亲近母语会拿出儿童个体母语水平测试的1.0版,在前面两年,我们对于区域和学校、班级的阅读素养评测,做了基础性的方案和试测。

  新时代的儿童传统文化教育

  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

  这是这几年特别热的一个话题,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亲近母语也曾经举办过两届儿童传统文化教育论坛。

  在这个时代,我们做儿童的传统文化教育,该如何承继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传承中华民族的内在精神,同时立足当代,从儿童出发,又面向世界。这样一个传统文化教育体系,该如何去建构,这是摆在我们母语人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

  统编教材中古诗等传统文化的分量加大了不少,尤其是古诗,那么统编教材中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仅仅为了让孩子背诵更多的古诗吗?当诗词大会风靡全国的时候,一方面我很开心;另一方面,我又很担心,老师和家长们是不是又要比孩子们哪个诗词背的更多?怎样把一首古诗带给孩子们,建立和儿童生命的连接。一首《静夜思》,一个五岁孩子可以诵背,一个八岁孩子可以学习,一个四十岁、五十岁的成年人今天去学习的时候,就没有感受,没有独特的发现和共鸣吗?所以,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内容、路径、方式是什么,这是我们要探究的问题。

  亲近母语将于明年9月拿出我们第一版的传统文化教育教材,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构筑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总体来说,我们是依循着儿童对母语,对文化的感受力,建立起儿童与母语文化、母语智慧之间的连接。

  一年级,我们把一些重要的字,汉字中的根本字融入其中,然后把我们的祖先,最初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把先民在这块土地上的生存和发展的创造,呈现给孩子们,让孩子们体会我们这个民族对世界的认识,对人的认识。

  到了五年级,我们让孩子们初步地去接触,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我们文化中的原创思想。可是,今天孩子们如何走进他们?例如孔子。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读经,诵读《论语》,而是要走进孔子,走进其人其世,了解他的生平,了解他所生活的时代,理解他所拿出来的药方,所做的诊治,他的奔走,他游历各国的努力,他创办私学的初心和历程。在这样一个历程的展现中,让孩子们去阅读《论语》,让孩子们共同去讨论今天我们如何看待仁,看待孝,看待利与义,看待诚信,看待礼节。

  我们还给孩子们设计了很多母语文化的体验。

▲ 亲近母语各学堂的母语文化体验活动

  阅读地平线,推进书香校园的建设

  在课程研发基础之上,我们还针对区域、学校开发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如何区域性地推进书香校园,从阅读环境营造到阅读课程策划,再到阅读师资培养,都提供了切实可行有的方案。引导让老师们自己去阅读、自己去实践的基础上,设置了网络教研和实地培训,建立学习共同体,引导老师们彼此分享,彼此激励,共同成长。

▲兰州东郊小学一(3)

  徐若图

▲南师附中仙林学校小学部

  四(8)班郑琦

  这两位小朋友,一位是兰州东郊小学一三班的小朋友,今年上一年级,是徐世赟老师的女儿;另外一个小朋友,就读于南师附中。这两个孩子都是亲近母语实验基地的孩子,他们每天早晨诵读《日有所诵》,每天共读一首诗,每月共读一本书,还有更广泛的自主阅读。

  小学六年,孩子们将共同诵读960首诗歌,阅读112本图画书,40本经典文学作品,师生共读500万字高品质文本,还将根据分级阅读书目,让孩子们进行更广泛的自主阅读,大多数孩子都能完成1000万字阅读量。

  这里最重要的是师生共读500万字,我要说,老师们的学习、修行,最重要的就是知行合一。阅读和实践,自己阅读,在班级实践。

  亲近母语还建立了点灯人大学,这是一个线上线下结合,以培育新一代的儿童阅读和母语师资为核心目标的开放教育平台。

  未来,亲近母语还将在点灯人大学里,建设更多的开源系统,通过亲近母语研究院链接更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通过亲近母语公益,将资源开放给更多的乡村老师,通过点灯人教育的网络教研、点灯人读书会等方式,让更多老师进来学习。今年元旦,我们还会启动亲读会,让更多的家长一起来学习、一起来分享、一起来交流。

是去路,也是归途

  亲近母语走到今天真的不容易,有很多的同道,我们一直走在一起。

  在这个充满焦虑的、充满恐慌的社会里,

  好多人利用这种焦虑、恐慌告诉你:

  你快要被替代了!

  你的孩子将来可能会找不到工作!

  不要恐慌,让我们回到儿童,回到母语,回到真正的教育

  只要遵循这样的路途,

  我们不会恐慌,我们不会失去方向。

  因为,我们的母语是一条从未中断的河流,

  我们的母语,是一棵根深叶茂的大树,

  但是,很多年来,

  我们都是回不了家的孩子,

  我们都是丢失了故乡的人,

  我们都是母语故乡的流浪者。

  让孩子引领我们

  去亲近母语,用母语去生活,以母语去抵达,

  接受母语的滋养,养成我们生命的智慧。

  母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

  亲近母语希望,培育有中国根基的世界公民:

  他们身体健康,人格完整,精神清明,理性健全,

  他们接纳自我,爱家人,爱自己的社区和乡土,

  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这片土地,认同民族文化,

  他们真心实意,身心和谐、知行合一。

  这样的孩子,是你的孩子,是中国的孩子,

  也是人类的未来,是真正的自然之子。

  我想,这样的儿童母语教育,

  这是去路,也是归途。

  所有的母语人,所有的点灯人,

  让我们走在一起,

  走在去路上,也走在回家的路上,

  谢谢大家!

  (根据徐冬梅老师在2017儿童母语教育论坛开幕式的演讲整理,经本人审阅)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