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国努力让学生更具创造力 学者认为需培养多元意识
原标题:美媒:中国努力让学生更具创造力 学者认为需培养多元意识
12月7日报道 美媒称,一直以来,中国教育衡量学生的依据是标准化测试的成绩和遵守规则的能力。现在,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
据美国《财富》杂志网站12月5日报道,驱动现代经济的是创造力、创新和颠覆。为让学生们为这个新现实做好准备,中国采取的一种办法是,请美国大学教中国老师们如何让学生更具创造力。
报道称,在5日举行的《财富》国际科技头脑风暴大会上,一个专门小组讨论了培养未来企业家,中国教育制度必须怎样调整。此次讨论迅速聚焦于建立一家成功企业过程中的个人主义与协作。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市场营销和战略教授乔治·伊普说:“创建企业不需要依靠单独的个人,而是要依靠由各具特点的成员所组成的团队。今天,你需要一个搞技术的人、一个负责生意的人和一个打破规则的人。”
但伊普很快指出了一项不同。在中国,团队不一定是平等的:团队常常围绕一名占据支配地位的参与者,这个人通常是打破规则的人。他说:“中国的团队体系是围绕领导者建立的。”
报道称,打破规则并不是一种在西方或中国的学校里常常受到鼓励的行为。
耶鲁大学商学院院长特德·斯奈德也同意这种看法。他还说,团队建设不是一种学校可以教授的“技能”。它需要多样的思维,也就是需要有意识地将来自不同背景的人集合在一起。
他说:“成功意味着必须摆脱愿意与志同道合者在一起的倾向。”
【延伸阅读】专家:中国学校在发掘学生创造力方面已超越澳洲
中新网10月9日电 据澳洲网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首席教育官员近日提醒澳洲,称中国的学校已经不再宣传“死记硬背地”学习,而是强调创造力和推理能力,并且在这方面已经超越澳洲。
据报道,经合组织教育与技能主管施来歇(Andreas Schleicher)近日表示,澳洲人在比较本国的学校和中国等正在崛起的亚洲国家的学校时的观念已经过时了。
施来歇在悉尼有关的教育的讲话中说道,“我碰到很多在这里的人都说‘中国只注重死记硬背’。实际上在中国,你会发现比在澳洲更强调概念上的理解、或者创造力等非常规的技能。”
施来歇还称,中国学生非常善于“详细阐述”,比如推理、深度学习、内在激励、批判性思维、创造力以及解决非常规问题。而澳洲学生的长处则在于“常规认知技能”。
(2017-10-09 11:11:05)
【延伸阅读】美媒称大白天走神是好事:大脑效率高 拥有更强创造力
10月26日报道 美媒称,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开会时开小差不一定是坏事。大白天走神的人或许说明真的很聪明,很有创造性。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10月24日报道,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副教授埃里克·舒马赫说:“大脑效率高的人也许思考能力过剩,忍不住要走神。”
研究项目负责人克里斯蒂娜·戈德温与舒马赫及其他科学家利用核磁共振观察了100多名受试者的大脑活动。受试者被要求集中精神,盯住一个静止的凝视点长达五分钟。研究小组利用观察数据来确定哪些大脑区域共同参与了这一行为。
佐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生戈德温说:“相关大脑区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人处于清醒和休息状态时,哪些大脑区域会协同发挥作用。有趣的是,此次研究表明,处在这一(清醒和休息)状态下的大脑模式与其他各种不同的认知能力存在关联。”
一旦确定人们休息时会有哪些大脑区域发挥作用,研究小组又将观察数据和受试者的智力及创造力数据进行了比较。受试者还填写了问卷,说明自己白天走神的程度。
那些声称大白天走神频率较高的人在智力和创造力方面的得分也更高,核磁共振同时显示这部分人的大脑系统更加高效。
舒马赫说:“人们往往觉得头脑走神是坏事,你想集中精神但做不到。我们的数据证明这种说法并不总是对的。有些容易走神的人,头脑更高效。”
舒马赫表示,头脑效率更高意味着思考能力更强,大脑可能在从事简单任务时走神。
如何确定大脑走神是因为效率高呢?线索之一是能够在合适的时候自由进出一段对话或者一件任务,能自然地结束走神,不错过重要的话语或者步骤。
舒马赫说:“我们的发现使我想起那些容易走神的教授,他们很聪明,但会掉进自己的世界里,有时不在意周围环境;还有那些比同班同学聪明太多的学生,同学可能需要五分钟学习新知识,有些人一分钟就搞定了,然后开始走神,开始做白日梦。”
戈德温与舒马赫认为,他们的发现为后续研究打开了大门,科学界可以进一步研究开小差什么时候有害,什么时候其实是有益的。
戈德温说:“我们同样需要考虑重要的个体差异,比如一个人关注特定任务的动机或者意图。”(编译/刘子彦)
(2017-10-26 08:26:10)
【延伸阅读】欢快的音乐有助提升创造力
新华社悉尼9月8日电正在为应付“头脑风暴”而焦虑吗?或许可以试着聆听一点儿“欢乐的音乐”。澳大利亚学者参与的一项研究显示,听欢快的音乐不仅能改善情绪,还有助于提升创造力。
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研究人员与荷兰同行在新一期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在最新研究中选取了4首古典音乐,按照唤起情绪的不同被定性为平静、欢快、悲伤和焦虑,其中代表欢乐音乐的是意大利作曲家安东尼奥·维瓦尔第的《四季》。
研究人员将155名受试者分为5组,要求他们完成一些需要创造力的工作,比如为一个砖块想出尽可能多的、具有创造性的不同用法。前4组受试者工作时分别聆听4首能唤起不同情绪的古典音乐,处于安静环境中的第5组则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听欢乐的音乐可以提升受试者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产生原创想法,但对逻辑性思维没有明显帮助。
参与研究的悉尼科技大学“创造力与认知工作室”联合负责人萨姆·弗格森博士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提高创造能力是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更好地理解音乐对创造力的影响很重要。“工作环境会影响创造力,而音乐是改变环境的方式之一”。
弗格森说,他希望进一步探索其他类型的音乐如何影响大脑工作,比如流行音乐等。但他也强调,音乐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受熟悉度和个人偏好影响,利用音乐提高创造力的个体差异性很大,未必对每个人都有效。
(2017-09-08 11:36:06)
【延伸阅读】找不到灵感?科学家说适度饮酒可激发创造力
8月10日报道 外媒称,科学家说,找不到灵感?喝杯啤酒来激发创造力吧。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8月8日报道,纵观历史,艺术家们常说,酒能激发创造力,大大提高产出。
现在,一项新研究证实,他们这么说并非异想天开。
研究人员给132名受试者布置了一系列需要创造力的任务。结果显示,男性受试者饮用一品脱(约合0.57升)啤酒,女性受试者饮用350毫升啤酒,就可以提高成绩。
在一项单词联想测试中,饮酒让受试者的成绩提高了40%左右。研究人员给受试者3个词,要求他们想出一个能与这3个词搭配的词。
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酒能助饮酒者打破条条框框,跳出既定思维,进行更多创造性思考。
研究发现,一杯红酒或啤酒也许是释放思维活力的关键,而思维活力是完成填字游戏或撰写幽默的伴郎致辞所必需的。
不过,酒虽然能提高创造力,但它也可能降低“执行能力”,所以很可能会妨碍需要运动技能的艺术活动,例如绘画和舞蹈。
研究报告的主要作者、奥地利格拉茨大学心理学系教授马蒂亚斯·贝内德克说,报道逸事趣闻的新闻将过量饮酒与创造力联系起来;需要创造性解决问题的任务,往往是靠灵光乍现来完成。
他指出:“酒精会削弱执行能力,但能提高联想测验的成绩。非常适度的饮酒才可能带来积极效果,而过度饮酒通常会削弱创造力。”
2015年,一家丹麦酿酒厂推出了一款名为“难题解决者”的啤酒,宣称这种啤酒能精确地提供激发发散性思维所需的酒精量。
这家酿酒厂依据的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研究成果,即想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理想的血液酒精含量略低于法律规定的驾驶员血液酒精含量的上限。
上述最新研究成果刊登在《意识与认知》杂志上。
(2017-08-10 10:53:48)
【延伸阅读】科技部部长谈共享单车:体现了青年创业者创造力
科技部部长万钢
中国网财经6月27日讯(记者 马玉洁)27日,2017夏季达沃斯峰会在中国大连举行。科技部部长万钢出席“中国的清洁技术革命”论坛并表示,清洁技术革命要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结合,新能源新技术也将落实到雄安新区的建设中,使雄安成为宜居城市。
以共享单车为例,万钢指出,这些创新体现了青年创业者的创造力,在带动传统产业和促进新技术发展中起到了连接作用。
万钢强调,清洁技术的革命要紧贴人们生活需求,和每个人的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结合起来。企业要积极参与新能源新技术的革命,从中发展其商业模式,造福于老百姓。
谈到雄安新区,他表示,雄安今后的发展最重要是宜居,一些新能源新技术将来也会落实到雄安的发展过程当中。“雄安新区说不定也会有共享单车”,万钢说。
(2017-06-27 21:27:01)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