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精神在基层·百名记者一线行】 绿色产业,西宁“敲开”世界之门 ——“绿色发展幸福西宁”系列报道之四
11月初,西宁作为全国唯一“主宾城市”,在无锡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大放异彩。绿色产业,西宁“敲开”世界之门。
在这场国际国内专家云集、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代表齐聚的盛会上,西宁成功地向外展示了“光伏产业基地”良好形象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强有力信息,那就是立足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西宁,正在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绿色发展的产业支撑,努力打造高原绿色发展之城。
这一切无不说明,西宁市从资源开发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之路正在大步迈进。
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说,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是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在生态敏感地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扎实推进“四个转变”的必然路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幸福西宁、服务青海省人民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责任、更高的标准,探索出一条在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整体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崭新答卷。
绿色,不只是色彩,更是发展的基因。
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绿色增长,满腔“绿色”情怀的幸福西宁,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在生态保护优先中不断淬炼,走出了一条将生态资源持续不断转化为绿色经济的特色之路。
位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的全球前十、全国并列第三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与研发生产光纤预制棒和光纤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一墙之隔,彼此相连。
亚洲硅业,其多晶硅厂生产的中间产物四氯化硅,通过氢化技术转化为三氯氢硅进行再提纯循环利用生产多晶硅,只要拿出其中1%的四氯化硅再次提纯后即可满足中利光纤的需求。
而此前,中利光纤每年生产所需的3200吨四氯化硅,全部依赖国外进口。这其中,除了高额的成本和运费外,还要小心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泄露造成环境污染。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宇明说,两家企业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原材料,使亚洲硅业为光纤预制棒提供了非常好的超纯四氯化硅原料,替代进口,增加了亚洲硅业的多晶硅以外的高附加值产品种类,形成了相互循环利用的新产业。
这是目前全世界上下游原料供应链充分结合的唯一典范。
这也是西宁发展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要求“青海要抓住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环节,发展好光伏一条龙全产业链,让清洁能源更好造福人民”。借助青海着力打造新能源示范省的东风,西宁新能源产业正在从起跑向奔跑转变。
一年来,西宁市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产业路径,传统产业进一步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成效明显“,一区四园”的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低碳示范试点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低碳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关键是真抓实干、落实到位。
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路径,在经济生态化上,立足西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光伏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重大锂电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有色金属就地加工转化率大幅提升,八大产业、五大基地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绿色崛起”,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西宁走的铿锵有力。
比亚迪公司投资40亿元,建设10GWH锂电池及配套项目的落户西宁,为青海省锂电产业发展和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打造注入强大动力。独有的资源与全球领先的高新技术结合,也使西宁市绿色发展的大树枝繁叶茂。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两化”融合为突破口,西宁市不断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推动“互联网+”精深化、专业化、多样化、协同化发展。建立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光伏制造中心;大力发展锂电配套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构建电解铝合金化、镁加工等8条产业链,努力建设在全国有影响的铝及铝精深加工基地;依托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建设高原特色地方资源精深加工和中藏药产业基地……
“现如今绿色发展贯穿五大基地,五大园区打造的特色产业成为投资的吸睛之处。”西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芦彬说,西宁工业已踏上绿色发展的征途,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化工、高原生物制品、中藏药、藏毯绒纺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绿色转型的新西宁。
芦彬说,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绿色产业建设行动,西宁市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今年前10个月,西宁市规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08%、10.85%;
上下游产业对接同比增长7.14%,规上工业产销率比上年同期增长0.11个百分点;
规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0.4%;
培育46户重点企业、44个重点项目纳入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全力推进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创新载体发展,建成各类创业创新孵化基地26个;
……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西宁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显著变化。
加快构建产业发展动力体系。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路径,加快培育和形成绿色发展新动力,在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对生态环境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保护。
坚持有效供给推动,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狠抓“1+N”改革方案落地见效,着力培育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经济增长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多巴城市副中心等经济增长极,拓展形成宁大(西宁—大通)北川高新技术产业、多沙(多巴—沙塘川)沿湟现代服务业、鲁多—西塔(甘河—鲁沙尔—南川)沿线特色优势产业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
扩大对外开放,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合作的绿化度水平。
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产业链延伸、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新兴绿色产业落地……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在建设幸福西宁进程中,西宁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主基调,以“绿色”政策为先导“,绿色”产业优先发展“,绿色”民生优先落实。
站在新的起点,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幸福西宁”为目标,以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西宁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责任、更高的标准,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崭新答卷。
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环境……发展之“绿”色——西宁坚定不移的“底色”。(责任发布:谭晓艳)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