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十九大精神在基层·百名记者一线行】 绿色产业,西宁“敲开”世界之门 ——“绿色发展幸福西宁”系列报道之四

发布时间:2017-12-08 07:10:21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11月初,西宁作为全国唯一“主宾城市”,在无锡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大放异彩。绿色产业,西宁“敲开”世界之门。在这场国际国内专家云集、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代表齐聚的盛会上,西宁成功地向外展示了“光伏产业基地”良好形象的同时,

  11月初,西宁作为全国唯一“主宾城市”,在无锡举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新能源大会暨展览会上大放异彩。绿色产业,西宁“敲开”世界之门。

  在这场国际国内专家云集、新能源领域领军企业代表齐聚的盛会上,西宁成功地向外展示了“光伏产业基地”良好形象的同时,向外释放出一个强有力信息,那就是立足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的西宁,正在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强化绿色发展的产业支撑,努力打造高原绿色发展之城。

  这一切无不说明,西宁市从资源开发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之路正在大步迈进。

  省委常委、西宁市委书记王晓说,建设绿色发展样板城市,是深刻总结经验教训、在生态敏感地区实现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扎实推进“四个转变”的必然路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三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幸福西宁、服务青海省人民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责任、更高的标准,探索出一条在生态脆弱、欠发达地区整体实现绿色发展的新路,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崭新答卷。

  绿色,不只是色彩,更是发展的基因。

  转变发展方式,追求绿色增长,满腔“绿色”情怀的幸福西宁,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在生态保护优先中不断淬炼,走出了一条将生态资源持续不断转化为绿色经济的特色之路。

  位于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的全球前十、全国并列第三的多晶硅生产企业——亚洲硅业(青海)有限公司,与研发生产光纤预制棒和光纤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青海中利光纤技术有限公司,一墙之隔,彼此相连。

  亚洲硅业,其多晶硅厂生产的中间产物四氯化硅,通过氢化技术转化为三氯氢硅进行再提纯循环利用生产多晶硅,只要拿出其中1%的四氯化硅再次提纯后即可满足中利光纤的需求。

  而此前,中利光纤每年生产所需的3200吨四氯化硅,全部依赖国外进口。这其中,除了高额的成本和运费外,还要小心防止在运输过程中泄露造成环境污染。

  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宇明说,两家企业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原材料,使亚洲硅业为光纤预制棒提供了非常好的超纯四氯化硅原料,替代进口,增加了亚洲硅业的多晶硅以外的高附加值产品种类,形成了相互循环利用的新产业。

  这是目前全世界上下游原料供应链充分结合的唯一典范。

  这也是西宁发展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

  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要求“青海要抓住人才、技术、资金等关键环节,发展好光伏一条龙全产业链,让清洁能源更好造福人民”。借助青海着力打造新能源示范省的东风,西宁新能源产业正在从起跑向奔跑转变。

  一年来,西宁市坚持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产业路径,传统产业进一步改造升级,新兴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企业循环式生产、行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成效明显“,一区四园”的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和低碳示范试点走在全国前列,成功创建全国低碳城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关键是真抓实干、落实到位。

  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路径,在经济生态化上,立足西宁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光伏全产业链体系基本形成,重大锂电产业项目建成投产。生物医药、装备制造产业快速成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有色金属就地加工转化率大幅提升,八大产业、五大基地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绿色崛起”,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西宁走的铿锵有力。

  比亚迪公司投资40亿元,建设10GWH锂电池及配套项目的落户西宁,为青海省锂电产业发展和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打造注入强大动力。独有的资源与全球领先的高新技术结合,也使西宁市绿色发展的大树枝繁叶茂。

  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两化”融合为突破口,西宁市不断促进生产与需求对接、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推动“互联网+”精深化、专业化、多样化、协同化发展。建立垂直一体化光伏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光伏制造中心;大力发展锂电配套产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千亿元锂电产业基地;构建电解铝合金化、镁加工等8条产业链,努力建设在全国有影响的铝及铝精深加工基地;依托青藏高原特色生物资源,建设高原特色地方资源精深加工和中藏药产业基地……

  “现如今绿色发展贯穿五大基地,五大园区打造的特色产业成为投资的吸睛之处。”西宁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芦彬说,西宁工业已踏上绿色发展的征途,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有色金属、化工、高原生物制品、中藏药、藏毯绒纺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了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绿色转型的新西宁。

  芦彬说,我们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绿色产业建设行动,西宁市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

  今年前10个月,西宁市规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8.08%、10.85%;

  上下游产业对接同比增长7.14%,规上工业产销率比上年同期增长0.11个百分点;

  规上高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增长30.4%;

  培育46户重点企业、44个重点项目纳入省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

  全力推进科技园、孵化器、加速器等创业创新载体发展,建成各类创业创新孵化基地26个;

  ……

  枯燥的数字背后是,西宁市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显著变化。

  加快构建产业发展动力体系。探索经济生态化和生态经济化路径,加快培育和形成绿色发展新动力,在绿色低碳循环的道路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对生态环境最根本、最有效、最持久的保护。

  坚持有效供给推动,强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狠抓“1+N”改革方案落地见效,着力培育传统产业、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多个经济增长点,打造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多巴城市副中心等经济增长极,拓展形成宁大(西宁—大通)北川高新技术产业、多沙(多巴—沙塘川)沿湟现代服务业、鲁多—西塔(甘河—鲁沙尔—南川)沿线特色优势产业三条千亿元经济增长带。

  扩大对外开放,严格环境准入标准,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合作的绿化度水平。

  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产业链延伸、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新兴绿色产业落地……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在建设幸福西宁进程中,西宁始终把“绿色发展”作为主基调,以“绿色”政策为先导“,绿色”产业优先发展“,绿色”民生优先落实。

  站在新的起点,以“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建设“幸福西宁”为目标,以供给侧改革和产业转型升级为着力点,西宁以更宽的视野、更大的责任、更高的标准,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崭新答卷。

  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环境……发展之“绿”色——西宁坚定不移的“底色”。(责任发布:谭晓艳)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