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领航新征程】解码老西关的幸福生活

发布时间:2017-12-09 18:36:01 来源:金羊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老年志愿者们聚在一起做手工。 地点:长者康园西关大屋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为附近居民就医提供便利。 地点:居委会与警务室街坊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地点:百姓宣讲论坛不少西关街坊在荔枝湾涌旁驻足,观看粤剧演出。地点:荔枝湾畔  现代化设施与服务+浓浓

老年志愿者们聚在一起做手工。 地点:长者康园

西关大屋社区的卫生服务站为附近居民就医提供便利。 地点:居委会与警务室

街坊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地点:百姓宣讲论坛

不少西关街坊在荔枝湾涌旁驻足,观看粤剧演出。地点:荔枝湾畔

  现代化设施与服务+浓浓街坊情谊

  7日,记者跟随2017《财富》全球论坛城市采访线,来到广州昌华街西关大屋社区与荔湖社区,一探闻名花城的幸福社区。由于社区老年化程度较高,街道为老人的晚年幸福生活做足“功课”,在软件、硬件上都提供了非常完备的设施和服务。

  文图:记者 黄驰波

  做操唱歌练书法 还能做手工学英语

  “一二三、二二三、晒太阳,左拧拧右拧拧、睇风景……”还未到西关大屋社区三连直街,一阵粤语的动感节奏声传来。这里是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街坊们更习惯称它为“长者康园”。两位老人正在穿着橙白色制服社工带领下,挥动双臂做操。

  西关大屋社区所属的昌华街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该社区65岁以上老人有1800多人,80岁以上的接近900人,占社区总人口18%。

  原来,从2012年开始,广州市政府开始为每条街道配备一个社区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由政府采购的社工来提供服务,“街坊们发现了这里,这么多年来一直参与到我们这儿的活动。”昌华街道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该中心共有20名社工,包括一名心理咨询师、一名康复师,服务对象涵盖社区的长者、家庭、青少年、残疾人还有就业困难人群等。

  中心大厅摆着一台自动按摩椅、体重秤与高血压测量仪等康体设施。另一个厅堂是青少年驿站。几位阿婆正围在一起做手工,她们是社区的老年志愿者。旁边的暗红色书架上,陈列着七彩的圣诞树、小玩偶等各类手工品。该驿站是一个老少皆宜的多功能厅。除每周一至五下午4点半以后,有志愿者为社区的孩子们提供功课辅导。在白天,老人们可以在这练书法、学习英语、制作手工艺,充分利用了这一小方天地的每一个时间段。

  在驿站里,正在用彩泥做一朵花的雷姨,今年已经80多岁了,是目前社区里年纪最大的志愿者。周四上午是固定的手工品制作时间。就在昨天,这里还聚集了社区居民们,一展歌喉。

  “呐,我就住在长者康园对面的楼上,来这里非常方便。”70岁的黄姨告诉记者,“老人、家庭妇女、残障康复人员可以来这里学习做手工。”一旁的陈姨补充道,“社工和我们一起,一起把手工拿出去义卖,很高兴啊。”

  体检看病出入境 医疗政务一站搞掂

  在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正对面,是占地700平方米的西关大屋社区居委会。从政务服务到卫生医疗,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

  “居民可以刷医保卡在这里看病,医疗站还为辖区65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建立健康档案,提供慢性病的干预与治疗服务。”“社区的很多老人家现在更喜欢到卫生站来看病,大家彼此信任,习惯了。”该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介绍道。

  在10米外的警务室里,一名老伯正在警员指引下,在出入境自助签注机上操作。记者了解到,该警务室还可以为辖区居民办理车管业务、通行证签注、身份证换领等业务。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老人们出行,荔湾区还在全区196个社区开展老楼加装经费补贴计划,“老楼加装电梯,由区政府补贴10万元。”

  家事国事天下事 每月大家一起聊

  沿着三连直街往前走,在一棵大榕树下,20多位街坊正围在一起聊天。原来,这里是西关大屋社区的百姓宣讲论坛。

  坐在中间,身穿白色外衣、有着一头黑发的60后阿娴,退休前是西关大屋居委会主任,“论坛成立于2012年,我在退休之前也组织过这个,退休后继续。我们每个月两次,每期大概有20到30名街坊参与,大家好像家人一样,围在一起聊一个多小时,有时候不想走的话就长一点时间咯。”阿娴笑着说。

  对于论坛讨论的话题,她表示,“选的一般是与社区生活相关的内容,包括民生、文化、社会管理等等,我们会提前贴出当月话题海报。”

  每一堂论坛讨论前,阿娴说自己要提前“做功课”,“前不久,我们讨论过家教家风的话题。”阿娴补充道,“就是怎么教育孩子、形成家风,它与我们整个社区风气形成有什么关系。当时我先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家风家规是怎样的,包括我去过的一些地方,然后讲讲我们街道的示范社区是怎么做的,就这样把话题引出来。”

  搭建荔枝湾大戏台 传承粤剧文化

  在西关大屋社区的建筑群,媒体一行沿途路过小画舫斋、泮溪酒家,陈廉伯、陈廉仲公馆、蒋光鼐旧居,再次感受到西关浓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

  记者来到荔枝湾涌。隔着一汪湖水,两名身着戏服的演员正在湖中央的“荔枝湾大戏台”上表演,吸引了不少街坊在对岸驻足观看。“荔枝湾大戏台原来是荔湾湖公园的南门,后来荔枝湾涌改造时,我们结合需求把这儿打造成一个戏台,由政府提供一部分经费支持,请粤剧师傅来演出。”

  “荔湾区老龄化程度较高,百岁以上的老人特别多。虽然荔湾总体经济水平在广州相对靠后,但我们投入了相对较大的经费比例进行文化建设,其中就投入了两千万用于支持粤剧发展,”荔湾昌华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他望着对面的大戏台,补充道,“很多粤剧演员都是出于爱好来到这里给街坊们演出。”

  在老西关,有不少粤剧发烧友。目前荔湾有70多个自发组成的粤剧团。记者了解到,附近一处铺着青砖石阶、趟栊门、满洲窗的西关大屋——“宜和乐苑”正是一个民间粤剧私伙局。房主人是年逾七旬的港商梁启康。2008年,他得知好友的“开心乐社”因场地问题要解散,特意花100万元买下了这栋破旧的西关大屋,随后花300万元装修,将西关大屋内部打造成全新的乐社,供一班粤剧发烧友免费使用。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