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14岁被麻省理工录取?谁需要这种教育神话
原标题:马上评|14岁少年被麻省理工录取?谁需要这样的教育神话
6岁学会编程,14岁被麻省理工预录取,山东莱阳李向楠同学的事迹在短短两天时间内持续霸占了各大媒体的头条。
就事件当前进展来看,证据说辞遭遇打假,华南理工出面澄清,麻省理工回函解释,莱阳教体局先是发声力证,又含糊称“宣传需要”。舆论的浪潮正在逐渐倒逼真相的曝光。
而就事件发展过程来看,媒体间的报道多有抵牾。只不过这一次,背锅的不应只是的媒体,更应该问责的恐怕是莱阳教体局的“宣传需要”和更多为了配合“宣传需要”而涉嫌伪造“神童”的相关人员,这其中有山东莱阳第二实验中学的宣传员、教员,恐怕还有该校负责人和小李同学的家长。
从家长的角度,家有神童,面上有光,而“神童”的影响远不止于当下的疯狂报道,更在于未来的教育资源。所以望子成龙的家长何乐而不为?上一级到学校,孔孟之乡出神童,于情于理皆“有据可循”,如此政绩岂可埋没?当然要上报,当然要大报特报!再上一级到莱阳教育部门,神童岂有不宣传之理?于是顾不得核实真伪,马上倒逼下级“挖掘”更多值得见报上网的细节,最好是数字。于是上下一心,让小李同学从“莱阳第二实验中学天才”摇身一变成为“中国神童”。这其中隐藏的流程,互相勾连的利益,不可不追究,不可不严查。
但我更关注的是“宣传需要”。家长望子成龙,学校教育部门竭力宣传包装,各路媒体对“神童事迹”随手转发传播,这一爆款制作流程本身值得反思。除了各环节上职业操守的缺失,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即社会对于“神童”依然有着强烈的潜在关注。试问:一个“14岁被麻省理工学院预科录取的”儿童是否需要如此宣传?
我们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假设。假如“神童”确有其人,那么下一步便是当地教育部门主动牵线,安排专访“神童之父”、“神童之母”、“神童之家”、“神童之师”、“神童母校”;再下一步可能是登上综艺节目,与世界“神童”一较高下;再下一步,“神童”可能就在麻省理工校园内网络直播了。总之,这个爆款题材的影响会持续,产生的经济利益非常可观。
毫无疑问,天才少年,尤其是和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天才少年,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话题。所以对于学校、教育部门、媒体、大众而言,关注身边天才,如同聚焦天下奇人,无可厚非。
但是小李同学的身份真伪之所以能掀起如此舆论巨浪,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当地教育部门的虚假包装、媒体的过分渲染与公众的过度期待,三者共同导致了巨大的心理落差。这种过分包装渲染和过度期待并不针对小李个人。对家长和当地教育系统来说,这是一种面向“神童”群体的宣传需要,对于媒体和公众而言,这是一种对“神童”群体挥之不去的崇拜。许多人期待着中国出现一位神童,期待见证一个奇迹,期待这个奇迹不断延续,于是不论是否名副其实,先把名片打出去总是首选。这其实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孩子、对教育不负责任。最后小李同学被夺去“神童光环”,打上“少年神棍”的烙印,受伤的还是孩子。
我们常说自古英雄出少年,所以家长、教育部门宣传神童,是想借此栽培一个英雄。媒体聚焦少年天才,公众期待少年天才,也多是想见证一个英雄的成长历程,有些人甚至想复制英雄的成才模版。但是他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出了偏差。自古英雄出少年,虽是先有少年英雄,再有英雄,但其实是人们先看到英雄,再想到英雄少年。在终点回望起点总结经验,和在起点遥望看不见的终点,两者不可等同。和当年的中科大少年班类似,不是现实一次次让他们大失所望,而是他们本身的期待就是虚妄。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当地教育系统应尽快厘清涉嫌炮制神童事迹的流程,问责当事人,把真相公之于众。媒体更应该履行调查、监督责任,将事情的真相追查到底,还原一个真实的李向楠。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