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云南凌晨突发惨烈车祸!5死3伤!就因为冬天这种常见情况?

发布时间:2017-12-10 11:49:09 来源:凤凰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云南凌晨突发惨烈车祸!5死3伤!就因为冬天这种常见情况? 12月9日凌晨,四川金阳县一辆微型车开往昭通。 网络配图 途经昭通大(山包)炎(山)公路石垭口路段时 驶离路面,翻下路边深沟 不幸造成车上5人遇难、3人受伤 这起严重车祸到底是

  云南凌晨突发惨烈车祸!5死3伤!就因为冬天这种常见情况?

  12月9日凌晨,四川金阳县一辆微型车开往昭通。

网络配图

  途经昭通大(山包)炎(山)公路石垭口路段时

  驶离路面,翻下路边深沟

  不幸造成车上5人遇难、3人受伤

这起严重车祸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随后,记者通过各种权威渠道,获知了这起特大交通事故的事发过程。

  就在9日凌晨,四川凉山州金阳县一辆刚买不久的微型车从金阳县出发。

  经过通阳大桥这个连接滇川两省的通道,一路上冒着大雾,开往昭通城方向。

网络配图

  就在当日凌晨2时许!

  该车途经昭阳区大炎公路炎山镇石垭口路段时翻下路边深沟,不幸发生了车毁人亡的惨剧,司机当场身亡。

网络配图

  事故发生后,炎山镇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迅速派人赶赴现场,紧急开展现场勘查、人员搜救、伤者救治等工作,迅速将3名受伤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目前,事故现场救援已结束,各项善后工作正在有序深入进行中。

  随着秋冬季节雾天增多

  行车时容易发生追尾、碰撞事故

  交通安全隐患增大

  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截取自行车记录仪的事故案例。

雾天行经这些路段要注意!

  1

  路段一:“S”形道路

  “S”形道路上前后车的间距不易控制,加上大雾影响视线,容易发生追尾事故。行经“S”形道路时尽量使用近光灯,这样可看清楚地面标线,沿着标线保持方向,防止跑偏;如不确定前方情况可以适当鸣笛,防止追尾。

  2

  路段二:长下坡

  行经长下坡路段,不少驾驶人习惯长时间踩住刹车,这样可能会导致制动器失效,尤其是雾天,制动器敏感性容易下降。因此,不要单纯依靠制动减速,还要选择低挡位降速;此外,绝不允许空挡滑行或熄火滑行。

  3

  路段三:靠近水域

  途经靠近水域路段时,容易遇见“团雾”。团雾是一种区域性强、雾气更浓、能见度更低的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进入“团雾”前,如距离和车速都能满足变道条件,打开信号灯,减速驶入最右侧车道。当前方“团雾”阻碍视线时,应立即减速,确保车辆平稳停车。

  4

  路段四:城郊结合部

  浓雾来临前,有一个极具迷惑性的(浓—淡—浓)反复过程,这被称为大雾“象鼻形”现象,往往多发于城郊结合部路段。行经这一路段时,应尽快把车停靠在高速公路路肩上,打开雾灯、示廓灯和尾灯。等到视线恢复时,尽快离开路肩,或根据实际情况到服务区找安全地带停靠。

  雾天行车教你如何安全“突围”

  遇雾注意控制车速

  雾天行车最忌讳的就是快,因为视线不佳,过快的车速很可能会导致你在发现前方车辆时已经来不及作出反应了,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能见度小于2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和前后位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6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100米以上的距离;

  能见度小于10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40公里,与同车道前车保持50米以上的距离;

  能见度小于50米时,开启雾灯、近光灯、示廓灯、前后位灯和危险报警闪光灯,车速不得超过每小时20公里,并从最近的出口尽快驶离高速公路。

正确使用灯光很关键

  由于雾天能见度较低,应打开雾灯、尾灯、示宽灯和近光灯,降低车速,避免强行超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雾天行车不能使用远光灯,因为远光灯射出的光线会被雾气漫反射,在车前形成白茫茫一片,反而会影响驾驶人的判断。

勤按喇叭提示他人

  雾天视线不好,勤按喇叭可以起到警告其他车辆的作用。当听到其他车的喇叭声,应当立刻鸣笛回应,示意自己车的位置。由于看不清前方道路和相邻道路的情况,尽量避免超车,如需超车可以按喇叭提醒前面车辆注意。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