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将乘客灌醉还相约"跳崖" 警察为啥点赞
左图:王师傅把小伙子灌醉后赶紧与警方取得联系。右图:警察将小伙子抬下山急救。
三个场景大概勾勒了这个故事的发生和结局。
场景一:有人在KTV割腕自杀,流了不少血。有人报警,警察到,人已不见。
场景二:滴滴司机接单,上来一个年轻人。问“要去的具体地方是哪里”? 答“去最高的山顶”。正聊着,司机发现乘客身上有血,他觉得出事了。于是绕来绕去交朋友、套近乎。最后司机发现对方要自杀!
司机说,“一个人自杀不好玩,我也不想活了,黄泉路上有个伴”。两人去买酒,真的去了山顶。
场景三:派出所终于拨通KTV自杀者的手机,接电话的却是另一个人。“快来,他被我灌醉了,我也快倒了……”
KTV有小伙子
割腕自杀
12月5日下午2点,杭州建德新安江派出所。
“救救我男朋友,他割腕了,他要自杀。”报警电话中一个女生的语气紧张,她说男朋友在几分钟前打她电话,说要在KTV自杀。
人命关天啊。不到5分钟,新安江派出所民警徐峰和同事赶到现场。“服务员很紧张,证实几分钟前的确有男子在某包厢割腕。”徐警官快步跑到包厢,地面上有血迹,人却不在。
女服务员说,接到一个女子的求助电话后,她们赶到包厢核实,问了没几句,自杀男子就要往外走。“我们根本拉不住他。”
民警一边通过视频查找小伙子出走方向,一边让他女友抓紧电话联系对方,稳住对方情绪。
“开始接电话的,但不告诉我他的具体位置,还说要下辈子再见。”报警人真的慌了……
神秘乘客搭上“滴滴”:
带我去最高的山顶
也是12月5日下午,滴滴司机王师傅在杭州建德新广场接了一位乘客。
他是一个小伙子,有点怪,一上车就说,新安江最高的山在哪里?带我去那里。
王师傅属马,今年40岁,曾做过两年多的滴滴司机,一度转行,再开滴滴是12月3日。凭直觉,他看出了“不妙”——哪有人一来就说要去最高的山的,也不问有没有景点。再一看,小伙子情绪不对,而且手臂上还在流血!
王师傅于是绕来绕去交朋友,套近乎。他发现,乘客去高山是为了自杀!
怎么办?王师傅也一时没了主意,他觉得首先要做的就是稳住对方。
怎么稳?
“朋友,一个人自杀不好玩,黄泉路上连个伴都没有。我也活够了,我们去买点酒,喝到位了我们一起跳崖。”王师傅出招。
小伙子同意。两人于是去买了几瓶三两装的二锅头和两瓶啤酒。这个时候,酒量平平的王师傅心里已经有了底。
“趴下了,快来
我也不行了”
话再说回来。警方三条渠道在同时铺展。第一条渠道,视频组继续查找KTV自杀男子的去向;第二条,多辆警车上街巡逻寻人;第三条,安排报警女子按一定的频率拨打自杀男朋友的手机。
“前后2个小时的样子,拨出了10个电话。”民警徐峰在接受钱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报警人后来一直在巡逻的警车里,每一个电话的拨出都是民警的安排。“要控制好度,不然会适得其反。”
下午4点30分,电话终于有人接听!
很奇怪,接电话的不是手机机主,还酒意浓浓:“趴下了,快来,我也不行了,在溪头新村山顶上。”
事情进行到这里,好像一切都清楚了。
原来,大家都在找人的时候,王师傅和小伙子在山顶喝酒,小伙子被王师傅灌醉……“他喝趴下了,我摇他,感觉到手机震动,接起来,是警察打来的……”王师傅这时正打算报警呢,正好,他操着“酒语”说明了一切。
王师傅酒量很差,所以他只喝啤酒,前后喝了一瓶;那个小伙子酒量也不咋地,但被说服喝二锅头,三两下去就醉了。
得到确切消息的民警徐峰赶紧和同事上了山顶,小伙子醉趴下了,王师傅也早已站不稳了。
滴滴奖励1000元
点赞他的机智
警察将小伙子抬下了山送往医院急救。
自杀的小伙子是安徽人,今年27岁。最近与女友发生了矛盾,于是产生轻生念头。所幸这次是醉酒后加之情绪激动昏倒,并无大碍。据出警民警介绍,小伙子在此之前已经有一次割腕经历,幸亏也被及时救回。目前,小伙正在康复中。
滴滴公益在得知王师傅见义勇为的事迹后,给予他高度评价。“滴滴敢扶公益专项计划”授予他“好滴车主”称号并给予1000元奖金,鼓励这种机智的正能量行为。
事后,王师傅说,“我平时很少喝酒,差不多十多年没喝了,上次喝酒还是结婚的时候。我跟那个自杀的小伙子说,我这次破戒了。”
至于救人这事,“都是小事情,谁碰到了都肯定会去做,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他去自杀。当时真的没想那么多,有这么个事发生在自己车上,我就去开导,劝解一下。”王师傅说。
那天下午,本来王师傅要去接上小学二年级的小女儿放学,他临时叫了朋友帮忙去了学校。
傍晚,王师傅回到家,跟女儿说:不好意思,爸爸今天没来接你,因为爸爸做了一件好事,救回了一条人命。
相关阅读
- 03-12营口沿海银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打赢
- 03-12企业医院白皮书V1.0 ——ISTPOS白皮
- 03-12BBG纸尿裤助力一线安心战疫,为“医二
- 03-12长沙市侨联致海外侨胞的一封信
- 03-122020中国(吉林)安全与应急产业博览会
- 03-12中国经济传媒协会联系企业向抗疫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