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福利 | 我爱工作,工作让我快乐!科学证明,这句话是真的

发布时间:2017-12-11 12:51:09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福利 | 我爱工作,工作让我快乐!科学证明,这句话是真的 80%的人可能是抱着“我就想看着你怎么瞎逼逼”的心情,点开这个标题的。 我懂。 一方面工作给我钱,给我成就感,但另一方面,&%……#¥@&*%#@%……我就是不想工作!

  原标题:福利 | 我爱工作,工作让我快乐!科学证明,这句话是真的

80%的人可能是抱着“我就想看着你怎么瞎逼逼”的心情,点开这个标题的。

  我懂。

  一方面工作给我钱,给我成就感,但另一方面,&%……#¥@&*%#@%……我就是不想工作!

  为什么人对工作会如此爱恨交织,相爱相杀?

  科学界也好奇这个问题。

  早在20多年前,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就为此做了实验。

  先介绍一下背景:

  你什么时候最幸福?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一直致力于研究“人何时最幸福?”。通过对艺术家、运动员、音乐家、棋坛高手、外科医生以及普通人的研究,他提出了一个新概念:

  

  心流(Flow)。心流就是一个人完全沉浸在某种活动当中,忘记了时间、甚至忘记了自己的状态。这种体验会带来极大的喜悦感、控制感和成就感。

按照技能、挑战两个维度,人们的常见活动可总结为图中的八种:

  挑战的难度过高,让人深受挫折,接着是担心,最后产生焦虑;

挑战太过容易,你的能力绰绰有余,你会感到轻松,继而会觉得无趣;

  挑战难度低、个人能力也不足,你会趋于淡漠,对事情无动于衷。

  当挑战适中、能力适中时,你投入心力、获得反馈、达成目标,会获得最优体验,即心流。

  葛优躺真的带给你快乐吗?

  回到工作的问题上来。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团队想弄清楚:工作和休闲,哪个状态更容易产生心流?

  他们的方法是:让100多位不同行业的男女全职工作者佩戴呼叫器,为期一周,每天呼叫器会不定时间响8次,一听到响声,他们就得马上填问卷,记录当时所做的事情以及当时的心情。

  另外,他们还要填一个表,指出他们感觉目前所做工作的挑战程度,以及自觉运用到多少技巧(用1-10来代表程度)。一个人标出的挑战与技巧运用程度,如果超过了个人的平均水准,就视为处于“心流”。

  该调查共回收4800份问卷(平均每周约44人受测)。根据上述的标准,大约有33%的反应属于心流范畴。(当然,这种界定心流的方式不够严谨,如果只有极端复杂的心流才算数——也就是最高层次的挑战和技巧运用,那么可能只有不到1%的反应够资格称为心流。我们在这里使用的方法有点儿像显微镜,不同的放大倍率下可以看到不同的细节。)

  简单说,结果显示:

  不出所料:一个人每周中处于心流状态的时间越长,反映的整体体验品质就越高。经常感受心流的人较易感觉坚强、活跃、有创造力、专注、进取。

  出乎意料:心流大多出现在工作的时候,绝少在休闲时发生。

  当受测者在工作中接到讯号时(这种情形只占3/4,因为剩下1/4的上班时间,一般员工往往在做白日梦、闲聊或处理私事),心流的反应高达54%。

  也就是说,约半数的人在工作时觉得面临水准以上的挑战,运用到水准以上的技巧。

  相对而言,阅读、看电视、招待朋友、下馆子时,只有18%的反应达到心流的水准。休闲产生的反应是很典型的无动于衷(或者说淡漠),挑战与技巧运用都低于平常水准,在这种情形下,很多人都觉得被动、软弱、迟钝、不满足。

  工作时28%的反应属于无动于衷的范畴,而休闲时却超过一半(52%)。

  不论心流在工作还是休闲时出现,人的体验都比没有心流时更好。挑战与技能都高时,当事人会觉得快乐、振作、强而有力、活跃;他们精神更集中;自觉更有创造力、更满足。

  这些体验品质上的统计差异十分明显,但对任何阶层的工作者都没有太大不同。

  为什么工作让人又爱又恨?

  契克森米哈赖的问卷上,有个问题是:“你现在是否宁可做别的事?”回答否的程度越高,表明受试者越愿意做当下正在做的事。

  结果显示,不论是否处于心流状态,受测者在工作时宁可做别的事的程度,远比休闲时高。也就是说,工作时即使已进入心流,人们仍不愿意工作;休闲时尽管体验品质很差,人们仍然愿意休闲。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矛盾:工作时,人们面对挑战、发挥技巧,觉得快乐、强壮、有创意、满足;闲暇时,他们因无事可干,技巧也无用武之地,以至于觉得悲伤、软弱、迟钝、不满足。

  但大家仍然宁可少工作,而拥有更多闲暇。

  这个矛盾是为什么呢?有几种可能的解释,但结论似乎只有一个:谈起工作,一般人往往无视当下的体验品质,一味坚持传统文化对工作根深蒂固的成见。他们认为工作是强加的限制,妨碍他们的自由,必须尽可能地逃避。

  可见,很多人对工作的抗拒,并非源自生理或心理的疲倦,而是因为现代人的工作观,以及在他观念里工作与目标的关系——很多人把工作视为不得不做的事,一项外界强加的负担,一种生命的债务。

  因此,尽管工作体验偶尔是积极的,但他们仍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仍会本能地抗拒。

  未来属于懂得善用闲暇的人

  更讽刺的是,虽然大多数人都很期待下班回家,准备好好享受,好好玩,可是他们往往不知道该怎么玩。

  当代的休闲娱乐产品,宗旨就是——填!满!你!的!时!间!

  大多数的休闲活动——尤其是消极接受式的娱乐(比如现在的各种电子产品),都不是为使人变得更快乐而设计的,它们只是某些人赚钱的工具。

从挑战和能力的运用中产生的心流体验,会带来成长;而纯被动式的娱乐背后,什么也没有。

  你是想听之任之,让“被动式娱乐”无谓消耗你的能量和注意力,而享受不到乐趣?还是运用“心流”原理,通过挑战与能力的匹配,让“玩”带来更多的乐趣和内心成长?

  总之:

  

  工作的乐趣比休闲更多,因为工作更容易体验到心流。

  

  你的确热爱工作,只是你没有意识到!

  

  本文摘自:《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

  活动规则:

  欢迎小伙伴们畅所欲言,跟小编分享您对本文的感想。

  留言点赞数统计截止时间:2017年1 2月11日上午9点。点赞数前20的小伙伴将获 赠《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 一本。先到先得哦~ 因后台留言展示上限是100条,所以部分留言无 法放出,敬请谅解~ 获奖名单将在本文下方置顶留言中公布~~

  ▎也可以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把它带回家。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