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美媒称未来战争将依靠算法取胜:中国在该领域或超越美国

发布时间:2017-12-11 21:27:07 来源:参考消息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原标题:美媒称未来战争将依靠算法取胜:中国在该领域或超越美国 12月11日报道 美媒称,五角大楼正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于这样的想法:衡量美国军队的力量不仅要看它军火库里的弹药,还要看算法的进步。在与中国的一场技术军备竞赛中,美国正努力研发

  原标题:美媒称未来战争将依靠算法取胜:中国在该领域或超越美国

  12月11日报道 美媒称,五角大楼正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集中于这样的想法:衡量美国军队的力量不仅要看它军火库里的弹药,还要看算法的进步。在与中国的一场技术军备竞赛中,美国正努力研发用于下一场战争的技术。在此背景下,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国防部稳步增加了三个关键领域的开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

  据美国《华盛顿邮报》网站12月3日报道,戈维尼市场研究公司称,这些领域去年的投入由五年前的56亿美元增加至74亿美元,在军队希望改变他们的培训、策划和作战方式之际,这个数字似乎很可能进一步增加。

  国防部前副部长罗伯特·沃克在这份报告的前言中写道:“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以及得到很大改进的自主系统和这些系统可以实现的操作正带来一些更新颖的作战应用,这些应用涉及人机协作和协同作战。这些新的应用将成为一场新兴军事技术革命的主要推动力。”

  他还说,美国“要么领导即将到来的革命,要么成为它的牺牲品”。

  沃克在接受采访时说,技术的进步正在改变战争,就像步枪、电报和铁路的出现曾经带来的影响那样。报告称,当前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由在华盛顿地区有大量业务的公司所推动,这些公司包括莱多斯公司、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CACI公司和科学应用国际公司。

  报道称,军方人员正在培训中使用虚拟现实来模拟战斗环境。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一直在将资金投入到用以处理大量数据的更强计算能力,包括量子计算和所谓的神经形态工程。

  报道称,有迹象表明,人工智能和人机协作已经进入美国的武器和智能装备。五角大楼正致力于使用无人机作为战斗机和舰艇的僚机,它们可以独自进入敌方领土进行侦察。海军研究处称,海军陆战队一直在测试可自主飞行的货运直升机,这种直升机将令海军陆战队能够使用平板电脑“轻松要求向哪怕是严峻或危险的环境供应物资”。

  官员称,拥有800万行代码的隐形F-35联合攻击战斗机被称为“会飞的计算机”,它不仅是战斗机,也是一个空中传感器。例如,官员提到了F-35战斗机如何自动互相交流。如果一架战斗机在雷达上发现超出一同出动的其他F-35战斗机侦测范围的敌方战斗机,那么信息将自动转发给其他战斗机。

  报道称,另一个例子是梅文计划,它是一个计算系统,目的是筛选通过监视获得的大量数据和视频,然后提醒人工分析员警惕一些模式或者警告他们有异常或可疑活动发生。

  报道称,机器人技术也在快速发展。2015年,国防部高级研究项目局发起一项挑战,以测试机器人如何穿越某些障碍物,当时,很多半自主机器摔倒,有时以滑稽的方式摔毁。但上个月,波士顿动力公司发布了一段惊人视频,视频中,一个人形机器人从一个升高的平台上做了一个后空翻,然后双脚着地。

  然而,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五角大楼和其他一些人担心美国的行动不够快。

  沃克说:“坏消息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并没有止步不前。”

  防务分析人士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它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了巨资。

  新美国安全中心最近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打算掌握主动权,到2030年成为首屈一指的全球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在这一过程中可能会超过美国。”

  沃克说,这应该成为一个发出战争召唤的“卫星时刻”。他说:“我个人认为,对像这样的一项国家级挑战必须作出国家级回应。”

  报道称,近几年来,五角大楼一直在争取硅谷的企业,这些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创新,但一直不愿意在五角大楼繁琐乏味的官僚体制内工作。

  9月份,国防部副部长帕特里克·沙纳汉在一份备忘录中写道,他正在“监督旨在建立一种实验、适应和冒险文化的积极举措,以确保我们正在使用新兴技术来满足我国军人的需求,并提高技术研发和采购的速度和灵活性”。

  他还签署了一项指示,要为五角大楼加速云计算的发展,他说,云计算“对于保持我军的技术优势十分关键”。

资料图片:2009年1月1日,一架美军“捕食者”无人机飞过阿富汗坎大哈附近的基地上空。新华社/法新

  【延伸阅读】外媒:无人机改变未来战争 中国大力投入研发

  9月21日报道 外媒称,自杀无人机正在改变中国、美国和其他大国的军事技术和战略。中国大力投入无人机技术,力图在未来战争武器开发方面取得领先。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9月19日报道,有分析说,中国在无人机领域后来居上。目前美国,以色列,土耳其,伊朗等国都在不同地区的战场成功地使用无人机作战。

  报道称,今年8月在北京军博展上出现了无人机武器。这种正式名称是CH-901的无人机能以时速144公里巡航、搜索目标。在发现目标后,也可直接当导弹进行攻击。最重要的是,他们能够携带侦查相机,以及撞击目标时能够爆炸的弹头。这种无人机能够用作侦查,但他们的重要用途是攻击。

  解放军在新展览中展示了能够作为发射自杀无人机群的移动装甲车。这种成群的单个自杀无人机每个重9公斤。

  报道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正在研发的机群技术可以把119个无人机组成机群。无人机彼此联系协调,寻找,确认,对目标展开攻击。他们依靠数量可以淹没敌人的防御系统。

  《金融时报》报道引用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高级工程师兰德尔·斯蒂博的话说,由中国制造的大量廉价小型无人机组成及机群的战法可以上溯到古代匈奴的阿提拉,他们可以来无影,去无踪,“轻装快捷的攻击能够击败更强大,技术更先进的敌人”。

  报道称,从理论上讲,这种造价低廉的小型无人机组成庞大机群能够对航母和舰载机发动淹没式攻击。而目前对这种攻击并无有效的防御办法。

  美军还担心美国军舰在驶近南海有争议海域的时候会遇到大群无人驾驶船只骚扰。这种被称作“灰色威胁”的情况对于美军防御来说是个不好处理的难题。

  报道称,中国声称在无人机领域已经取得突破,可同美国并驾齐驱。在莫斯科的经济学高等学校的瓦西里·卡申说,无人机机群是世界国防技术发展中最有前途的一个领域,中国对此十分重视。

  美国特战司令部采购执行官詹姆士·戈厄茨5月在一个国防安全活动中说,“在高科技和高爆威力相结合的情况下,我们面对的威胁也在改变”,“如果考虑到加速度,相互叠加,不久我们就会看到成群的自主控制的无人机,它们能够在战场上做脸部识别然后发动攻击。”

  报道认为,虽然对中国无人机技术是否优于美国的说法很难评估,但是中国造的无人机已经在世界许多地方的冲突战场上出现。伊拉克和沙特的进口商都进口过中国无人机,不过那些无人机还不能做到智能自主的程度,需要至少3人地面操作。

  在过去20多年里,中国大力投入进行军事现代化。解放军在减少数量的同时,研发出了自己的隐形战斗机,导弹驱逐舰和被称为“航母杀手”的弹道导弹。无人机群和人工智能结合的武器系统显示了成为未来新型武器的潜力,同时也可能是中国针对更强大的军事对手实行“超限战”的突破口。

  (2017-09-21 00:20:01)

  【延伸阅读】俄媒盘点四大未来战争武器 太空武器排行首位

  11月22日报道 俄罗斯连塔网11月20日的题为《绝对惩罚——俄罗斯、美国和中国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作准备》的文章。

  以美国、中国和俄罗斯为首的大国仍在增加军费。不少预算资金被用于研发新式武器。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些武器将成为主角。

  太空武器

  在太空部署武器提供了摧毁敌人的无限可能,且在太空作战的技术已经存在。

  把装备电磁武器的飞船送入近地轨道被认为极有前景。电磁脉冲能使敌人的电网和C4ISR系统瘫痪。从近地轨道发射的电磁导弹更难拦截。如今,美国、中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和欧盟国家都能把这种武器送入太空。

  在卫星上安装定向能武器来拦截已发射的弹道导弹也颇有前景。事实上,美国、中国和俄罗斯正在测试的机动飞行器和大量观察卫星是目前唯一的太空武器。

  高超音速巡航导弹

  巡航导弹的特点是机动能力。它能避开敌人的拦截导弹,准确命中目标。高超音速导弹的主要优势是超过5马赫(每小时6000多公里)的速度。这种导弹极难拦截。

  美军把精力集中在X-51A“驭波者”上。它的速度可达7-8马赫,射程约2000公里,升限3万米。俄罗斯也在研制高超音速巡航导弹,中国和印度也在该领域实施项目。

  智能无人机

  无人机诞生是近十年来军工业最重要的事件。随着技术的完善,不排除无人机在大部分作战任务中完全代替有人机的可能。

  目前,绝大多数无人机需要人来远程操控。此外,与消灭目标有关的重要解决方案现在不能没有人的参与。比如,美国MQ-1“捕食者”攻击型无人机搜索目标和发射导弹都需要人的参与。

  不过,无人机很快将实现全自动化。被赋予先进人工智能的自动无人机可以长时间工作,并在必要时候迅速作出决定。拥有这种武器的一方将获得对其他冲突方的重大优势。

  最后手段

  有前景的新式武器还包括隐身战机、电磁轨道炮和太空动能武器。但核武器仍然是未来战争的最后手段。不过,巨大而昂贵的潜艇很可能将失去特殊意义。在无人机群的帮助下,它们越来越容易被发现。

  部署最新武器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国家方方面面的实力。俄罗斯科学院院长亚历山大·谢尔盖耶夫2017年10月事实上承认,我国现代科学对军事没有贡献。他在会见联邦委员会议员时强调:“我们的基础科学将不复存在,这是一场灾难,因为军事和其他许多方面的科学技术储备已经耗尽。只有基础科学才能恢复这些储备。”

  谢尔盖耶夫说出了一条众所周知的真理:没有基础科学的支持,应用研究的潜力是有限的,这将使国家陷入对他国的技术依赖。

资料图片:艺术家绘制的激光反导卫星拦截敌军导弹想象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11-22 10:13:46)

  【延伸阅读】专家称轰-20应具备智能化特点:着眼未来战争

  .

  网络流传疑似轰-20战略轰炸机停放某机场的卫星图片

  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 黄子娟)近日,网络上流传一张疑似国产新型战略轰炸机停放某机场的卫星图片。军事专家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中国空军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的发展,应该具备智能化的特点,即网络技术的支撑。

  关于中国空军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的消息,早在2016年9月,中国空军司令员马晓天就曾表示,中国正在发展新一代远程轰炸机。

  央视报道称,从近日网络流传的这张疑似“轰-20”战略轰炸机停放某机场的卫星图片来看,该机采用飞翼构型,外形类似于美国B-2隐形轰炸机和X-47B新型无人机的混合体。外界猜测,“轰-20”战略轰炸机将会兼顾隐身性能和强大的常规打击能力,航程和作战半径将是轰-6K的两倍多,整体作战效能则超过轰-6K五倍以上。

  有美国军事网站分析称,“轰-20”一旦研制成功并服役,将不仅意味着中国空军拥有了打击能力远超轰-6K的战略轰炸机,更意味着中国空军将真正拥有了“三位一体”的战略核打击能力,实现成为战略空军的目标。

  网络流传的疑似“轰-20”战略轰炸机的图片,没有官方表态,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但是针对中国空军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的发展,军事专家王明亮表示新一代远程轰炸机应该具备智能化的特点,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撑。我们必须以未来战争的形态去认识未来战略轰炸机,除了担负远程轰炸任务外,其航电设备和网络系统如何与其它作战要素连接,能否担负强功率电磁干扰任务,能否作为带领机群作战的武器平台等,都是研究新型远程轰炸机需要考虑的问题。

  那么,中国发展远程战略轰炸机对国防建设会起到什么作用?军事专家杜文龙表示,从空军作战装备体系建设及目标来分析,至少在两方面将起到重要作用:首先,符合空军攻防兼备战略目标的需求。之前我们研制的各型武器装备,尤其是空军武器装备,基本是以防御为主,其射程、打击威力、控制范围都相对有限。要做到攻防兼备,武器装备必须在进攻能力方面要有大的跃升,而远程战略轰炸机正是空军进攻型武器装备的典型代表;其次,有利于补齐空军装备体系“短板”。与强国空军相比,我军装备仍存在多方面“短板”,其中就包括战略轰炸机。目前,美国有B-2战略轰炸机,俄罗斯也正在研发新型战略轰炸机。在这种情况下,我军必须补齐“短板”,使得空军装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2017-08-16 00:08:00)

  【延伸阅读】美刊揭秘美军“超级导弹”:将主导未来陆地战争

  1月19日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1月17日发表题为《美军新型超级导弹可能主导未来陆地战争》的文章,作者为克里斯·奥斯本,编译如下:

  美国陆军官员称,该国陆军正着手研制一款线条明快的高速远程陆射攻击导弹,该导弹为首款此类导弹,能够从三倍于现有武器射程的距离外瞄准并摧毁敌方掩体、直升机集结待命区、军队集结区以及其他位置固定的目标。

  这款新型远程精确火力(LRPF)武器正在设计之中,目的是在500千米距离以外摧毁目标。该导弹定于2027年进入战斗服役。

  美军导弹与空间防御项目执行办公室发言人丹·奥博伊尔对美国“侦察勇士”网站说:“这款远程精确火力导弹将利用导弹投送的间接精确火力,攻击、压制和摧毁目标。远程精确火力武器为野战炮兵部队提供全年全天候远程纵深打击能力,同时在全面、局部或远征行动中支援旅、师、军团、陆军、战区、联合及联盟部队。”

  这款新武器设计目的是取代陆军上世纪80年代的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当前日益老化的MGM-140陆军战术导弹系统是一款陆射导弹,射程能达到至少160千米。

  雷神公司和陆军官员解释说,推动这款远程精确火力武器研发工作的一大关键战略因素是想让地面部队从更安全的距离外发动攻击,从而避免让地面部队自身遭到敌方火力袭击。

  奥博伊尔还说,远程精确火力导弹将配备一个更新型的爆炸性弹头和制导技术,旨在提供全年全天候精确对地纵深打击能力。

  此外,奥博伊尔补充说,这款远程精确火力导弹将由两款现有陆军发射系统发射,即M142高机动性炮兵火箭系统和M270多管发射火箭系统。

  美国陆军是最早部署陆射精确武器的军队之一,例如GPS制导“神剑”155毫米精确火炮以及射程更远的制导多管火箭系统(GMLRS)。这些武器在2006年至2009年期间被首次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宣告了一种新型武器的到来,而这款新型武器研发目的是给予指挥官更多攻击选项以及从远距离精确瞄准敌方目标。实际上,GMLRS在阿富汗成功摧毁了塔利班目标。

  这种精确火力武器无疑在全面机械化两军作战中非常有用。在塔利班和伊拉克叛乱分子蓄意混入当地无辜平民当中的情况下,事实证明它们在镇压叛乱的攻势中也尤为有用。

  不过,自从这些武器首次作战亮相以来,全球技术变革以及武器扩散的迅猛步伐已经催生新情况,其中美国不再是拥有此类武器的少数作战部队之一。因此,美国陆军认为有必要大力推进攻击性地面攻击技术。

制导多管火箭系统首次用于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

  (2017-01-19 10:02:01)

  【延伸阅读】德媒称中印竞相探索太空 立足打赢未来战争

  12月27日报道 德媒称,中国和印度顶尖航天俱乐部进一步扩大,在太空探索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不仅仅是在科研和技术领域,也包括被用作未来战争的军事领域。

  据德国之声电台网站12月25日报道,在美国和俄罗斯延缓航天计划的同时,中国和印度两个世界人口最多的亚洲巨人加快了向太空迈进的步伐,并取得了长足发展。澳大利亚宇航专家琼斯表示:“我想说,目前中国仅仅落后美国10年,中国已经是全球的领导者,而如果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也将成为宇航方面的主导力量。”

  报道称,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的进取引起了美国的不安,美国国会的一份报告警告说:“中国在军事、外交、商业、经济等各方面追求与美国一样有竞争力的做法,将会让美国付出代价。中国缜密全面的计划,使得它的航天工程会在不久的将来为其重要的经济、政治和外交等领域带来优势。”

  2003年,中国成为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世界第三个有能力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国家,迄今为止,已经有6名中国航天员进入过太空,11月底两名中国航天员返回地面,之前他们在太空停留了一个月,这也是中国航天员在太空飞行最长的时间。他们所乘坐的天宫二号实验舱将为中国2022年建成自己的空间站打下基础。如果国际空间站于2024年报废,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载人空间站的国家。

  中国已经开始用月球车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研究,位于中国西南的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9月份已经开始投入使用,探索宇宙的起源以及外星生命。目前中国已经发射了180多颗卫星,并且正在组建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11月初新型火箭“长征五号”成功发射升空,运载能力与美国的“德尔塔四”重型火箭相当。

  琼斯认为,印度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当然还远远落后于中国,虽然在卫星技术上可以和中国比肩,但是在火箭技术以及载人航天方面却进展不大。

  今年,印度试验了缩小版的可重复使用宇宙飞船模型,类似于航天飞机的飞船将在10到15年内投入使用,并且有效载荷将更加经济实用。早在2008年印度就向月球发射了着陆器,明年将会把一台机器人车送上月球。2014年印度已经成功试验了无人飞船,计划在5到6年内,实现载人太空飞行。

  在商业发射领域,印度已经让自己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成为可靠的发射服务工具之一,虽然运载能力非常小,但是非常适于小型卫星的发射。今年6月一颗用于森林火灾监控的德国小型卫星,刚刚使用该火箭发射升空。而他的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却一直困难重重,不过技术瓶颈好像已经慢慢突破,9月份将一颗2.2吨重的卫星送入了太空。

  报道称,中国的军事战略认为,谁主宰了太空,谁就能够打赢未来战争。它们可以在太空中进行信息收集传输,同时摧毁敌人在这方面的能力。中国在2007年已经成功试验了反卫星武器,并在世界上引起关注。中国和印度在经济上取得的巨大成功也带动了其航天科技的发展,2014年印度成为第一个向火星发射探测器的亚洲国家。同时,印度也在组建自己的卫星导航系统,并且于4月发射了七颗导航卫星中的最后一颗。印度航天局表示,从明年起该系统将投入使用,可以在1500公里的范围内为用户提供比美国GPS更加精确的导航服务。

  报道称,航天技术中的90%既可民用也可军用,这已经不是秘密。所以印度和中国的航天工程后面也隐藏着强烈的军事目的,也是这一地区局势以及与美国紧张关系的反应。航天专家琼斯表示,在军事航天领域中国是亚洲的领导者,也是中国对美国不对称军事战略的一部分。

资料图:2016年11月3日,中国首枚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点火升空。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2016-12-27 00:18:00)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