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英国加息“狼来了” 卡尼是否会重显靠谱之本色?

发布时间:2017-10-22 09:15:09 来源:汇通网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对英国央行来说,关于最终加息的困难部分在于让借款人留意到其可能释出的讯息:他们应该不用担心短时间内会有多次的加息。英国央行最快或于11月加息自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前、即2007年7月以来,英国民众的债务成

对英国央行来说,关于最终加息的困难部分在于让借款人留意到其可能释出的讯息:他们应该不用担心短时间内会有多次的加息。

英国央行最快或于11月加息

自金融危机即将爆发前、即2007年7月以来,英国民众的债务成本就没有升高过。这场金融危机让英国这个全球第五大经济体陷入数十年来最严重的衰退。

如今经济复苏进入第八年,英国央行表示“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加息。投资者大都表示,这意谓着在下次政策会议后,最快11月2日就会有动作。

企业担心加息会对消费者心态产生影响

在某一层面上,准备金利率从0.25%调高至0.5%,将只是把去年英国意外公投脱欧后紧急降息的部分又调升回来。但许多英国企业担心加息或许会对消费者心态造成巨大影响。

英国工业联盟(CBI)首席经济学家Rain?Newton-Smith说,在全国走访时,企业问到了很多有关英国央行的问题。人们对第一次加息带来的心理冲击倍感紧张。

卡尼——“不靠谱的男朋友”

近年来,英国央行行长卡尼以及英国央行多次试图释出可能在何时加息的信号,但都以失败告终;因此,要传达加息相关的讯息会面临更为艰巨的挑战。

英国经济出现的意外状况一再令加息指引偏离轨道,一名英国议员甚至在2014年戏称卡尼是“不靠谱的男朋友”。

英国加息“狼来了”,卡尼是否会重显靠谱之本色?

6月,英镑先是下挫,之后又因卡尼在八天内两次发表讲话而回升;在讲话中,卡尼似乎改变了暗示的重点,从不急于考虑加息转为称可能有必要加息一次。

目前仍不清楚英国央行是否会在11月扣下加息扳机。上月的路透调查中,大多数分析师都表示,现在不是加息的合适时机,但他们仍预计英国央行将加快步伐。

英国通胀率处于五年高点3%,高于英国央行的2%目标。但国内经济面临脱欧的深度不确定性,增长率只有欧元区的一半。

加息没什么大不了的?

前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MPC)委员费希尔说,一次加息25基点不是那么了不得的事。关键在于他们除了加息还说了什么。他说,英国央行已经很久不曾影响普通民众生活。但可能会突然再度回归民众视线,特别是对那些要偿还抵押贷款的群体。

英国央行多次重申预计其将有限度且缓慢地加息,呼应了其他很多央行对经济抱持审慎的态度。分析师说英国央行在首次加息后或将继续释出谨慎基调。

金融市场预计英国央行下月加息后,在2018年仅将有一次25个基点的加息。

英国经济主要的推手——消费者是否也抱持同样的看法,则尚待观察。

加息是否是一次性的?沟通很重要

Pantheon Macroeconomics分析师Samuel?Tombs表示,央行屡次试图很清楚地发出将只是一次性加息的信号,但英国的家庭一直没听懂这个微妙的指引。他们认为抵押贷款利率会上扬,准备迎接更多加息。

Tombs称,英国央行上回在2007年加息时,表示对下一步不做任何判断。但接下来一个月后,预期未来12个月会加息的净家户数量较历史均值翻了一番,消费者信心也下滑。

英国央行官员就像全球其他央行官员一样,越来越多地尝试找到和借款者沟通的最好方式。

曾几何时各国央行以几近守口如瓶的方式运作,甚至不公开宣布利率的变动,如今卡尼则定期接受媒体访问,直接对消费者及企业发表讲话。但事情并不总是按计划发展。

外界认为英国央行的利率指引代表着坚定地承诺,卡尼之前经常不得不挑战这种观点。英国央行官员抱怨称,在媒体报导中通常看不到这种细微的差异。


英国央行首席经济学家霍尔丹(Andy?Haldane)本月稍早在一场活动上发表讲话后对记者表示,这一点并不能总是得到充分了解。当数据变化及实际情况改变时,他们的观点也需要相应调整。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观点以前是错误的。实际情况有时会改变。

但这次,就连那些认为英国央行11月加息是错误做法的经济学家也表示,可能会加息,即便只是为了避免再次出现沟通失败的情况。沟通出现问题可令其传递信息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

评级机构标准普尔驻欧洲首席分析师Jean Michel Six表示,如果英国央行继续按兵不动,可能造成信誉受损的风险。

Six说,这就像是恶性循环。一旦朝着说你可能会加息的方向走的太远,就必须这样做。否则就会有损信誉。这个游戏只能玩一段时间。

郭瑞超 本文来源:汇通网 责任编辑:郭瑞超_NF200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