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震荡有利于股指上行 布局四季度行情为来年做准备

发布时间:2017-10-22 10:30:17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责任编辑:admin 阅读量:
十一长假期间外围市场普遍走好,美国三大指数齐创历史新高,韩国、德国、日本指数皆创出多年以来的新高,香港恒指在受到央行定向降准利好的刺激下也出现大涨,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反复震荡有利于股指的

十一长假期间外围市场普遍走好,美国三大指数齐创历史新高,韩国、德国、日本指数皆创出多年以来的新高,香港恒指在受到央行定向降准利好的刺激下也出现大涨,创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新高。

反复震荡有利于股指的上行

受到外围市场大涨的影响,节后首周A股跳空高开,在5G通信、医疗器械、环保板块的反复活跃带动下,沪指累计涨幅1.24%,盘中曾一举突破3400点整数关口,创出2016年1月以来的反弹新高,随后股指在跳空缺口上方运行。深证成指和中小板指数表现更为强势,一周累计上涨2.81%和2.94%,本周指数出现技术性回抽确认,同时也是对获利筹码的消化和清洗,反复的震荡有利于股指进一步的上行。

从技术分析上看,上证指数自5月份3016点以来的反弹,以60日线、30日线为依托稳步上行,筹码换手较为充分,有效提升了市场平均成本,从市场的周线运行结构而言,具备继续维系多头的上涨基础和条件,沪指连续八周沿五周线稳步上行,而深圳成指和中小板指数保持着更强的上攻态势,深证成指连续八周收阳。而最近一次连续8周上涨是2014年11月份,反复震荡6周之后开启了一波持续15周猛烈上涨的行情,特别是周线级别的向上跳空缺口具有一定的突破意义。

观察月线技术指标,上证指数已连续4个月沿5月均线缓步上行,成交量逐步放大,MACD在零轴之上粘合,DIF线以向上金叉DEA线,露出红柱。而上一次月线级别接近零轴之上的金叉发生在1996年的4月份和1999年4月份,而两次月线级别的金叉之后市场都走出接近一年的持续上涨行情,即使月线级别零轴之下的金叉也都出现一定级别的反弹行情。反观上证50指数走势更为乐观,季线已连续6个季度收阳。追溯上一次上证50指数连续收阳还是在2005年,指数在当年创出历史最高点。

在时隔两年十个月后A股的两融余额再度重拾升势,逼近万亿元大关。截至2017年10月16日,A股的融资融券余额为9952.51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了12.65亿元。而A股最近一次两融向上突破万亿元大关是2014年12月24日,当日的两融余额为10018.78亿元,而此时正是A股踏上一波大牛市的征程。另外,从股指期货发现价值的角度看,远期合约出现升水,也说明机构投资者对未来的市场充满信心。

布局5G、新能源汽车和央企混改

三季报有70%的上市公司预喜,这也说明企业的盈利状况进一步得到改善,同时也折射出实体经济处于平稳向上的运行中。特别是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煤炭、钢铁、有色行业,继半年报业绩大幅改善之后,三季报净利润同比又大幅预增。10月17日晚,恒源煤电发布三季报预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51亿元,同比增长711.97%。而钢铁行业的韶钢松山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175000万元,同比增长1652%。由于煤炭、钢铁和有色板块占A股的权重较大,净利润大增之后估值较低也抑制了股指进一步下行的风险。而近期伦铜期货的价格在10月17日盘中创下7000美元的关口之后持续在高位运行,对有色板块也形成了正面的效应。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下半年的GDP有望达到7%左右,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前三季度统计数据表明,出口和进口同比都好于预期。从外部的环境来看,全球的贸易都在回暖,外需增强,而近期的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BDI)持续上涨,也表明全球贸易的回暖继续对我国出口形成有力的支撑,这也印证了经济稳中向好的态势有望继续延续。


无论从A股的技术面还是从经济的基本面上看,都不支持指数有系统性的下跌风险,四季度投资者应布局以5G通信、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央企混改、美丽中国等板块,其中5G作为万物互联的关键基础设施,将真正开启物联网时代。国家计划在未来3年投资将近2.6万亿元,是4G建设投入的4倍,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而近期无论是国家部委的表态,还是各个运营商积极地布局,5G将离我们越来越近。而随着燃油汽车在不久的将来逐步退出市场,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市场发展主要的方向,机构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投资产业链将超过2.7万亿美元,我国占比超过七成。9月后央企混改速度明显加快,有多家央企停牌,进入四季度央企混改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加之混改名单公布在即,市场的关注度也在日益提升。

(文章只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红刊立场)

赵强 本文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红周刊 作者:周脊梁 责任编辑:赵强_NF3972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企业界》杂志人物专刊联合主办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