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国家癌症中心关于肠菌代谢血检筛查结直肠癌成果入选ASCO

发布时间:2021-04-29 20:17:01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陈欣 阅读量: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团队通过探究结直肠癌特征肠道菌群及菌群相关血清代谢标志物队列,构建有效的结直肠癌早筛模型,并在独立样本人群中得到验证。此研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崔巍团队通过探究结直肠癌特征肠道菌群及菌群相关血清代谢标志物队列,构建有效的结直肠癌早筛模型,并在独立样本人群中得到验证。此研究项目对癌前病变、早期结直肠肿瘤的阳性预测值(PPV),显著高于现有肿瘤DNA突变检测和DNA甲基化检测的方法。检测灵敏度与特异性指标是唯一达到美国医疗保险和医疗补助服务中心(CMS)基于血液的结直肠癌筛查检测的覆盖标准,构建出有效的结直肠癌早筛模型,并在数百例独立样本人群中得到验证。该研究成果入选为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2021年年会,被遴选为壁报报告在6月4日至8日大会期间公布研究数据(Poster #3539: Multi-omics analysis to reveal the role of gut microbiome–associated serum metabolites in the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adenoma)[1]。

  近年来国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致死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结直肠癌的早筛早治,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生存期。因此,实现结直肠癌精准普适的广泛筛查,对于降低社会和个人的医疗负担具有重要意义。最近国际顶级团队的研究表明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特异菌群的富集显著相关[2],首次发现并明确肠道菌株特异代谢物介导菌群诱发肠道上皮肿瘤特异性基因突变指纹[3]。以此为基础,国家肿瘤中心崔巍团队与顶级多组学技术团队中精普康合作,通过血清代谢组和AI模型,实现对结直肠肿瘤和癌前病变的诊断,其近千例样本数据显示敏感性94.2%,特异性92.5%,验证组AUC达到0.92,阳性预测值0.91。

  中精普康依托疾病数据挖掘技术(B-GPS) 为核心,以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为多组学检测技术平台,依据自主研发的多项肿瘤诊断和预测标志物国际国内的发明专利技术,专注于开发肿瘤等重大疾病的早期诊断产品和检测服务。早长静TM作为首款血清检测产品,基于自主研发专利肠道菌群相关血清代谢物多组学模型GMSM,实现对结直肠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肠道菌群健康预警的管理指导,守护大众健康。

  参考文献

  1.Feng Chen, Xudong Dai, Wei Cui. (2021) Multi-omics analysis to reveal the role of gut microbiome–associated serum metabolites in the detection of colorectal cancer and adenoma. ASCO Annual meeting, Gastrointestinal Cancer—Colorectal and Anal session, Poster #3539.

  2. Yachida, S.et. al. (2019) Metagenomic and metabolomic analyses reveal distinct stage-specific phenotypes of the gut microbiota in colorectal cancer, Nature medicine. 25, 968-976.

  3. Pleguezuelos-Manzano, C., Puschhof, J., Rosendahl Huber, A. et al. (2020) Mutational signature in colorectal cancer caused by genotoxic pks+ E. coli. Nature 580, 269–273.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