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名家真迹报道:著名画家张志恒
【艺术简历】
张志恒,1947年生于河北正定。1965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校八年,得名师指导。
1986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北分会理事。后被特聘为河北画院院外画师。
1998年10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首次中国水墨山水画展,中央电视台文化频道予以报道,《人民日报》,《北京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诗刊》等报刊杂志刊发作品。之后又应邀到深圳,东莞,江苏太湖,河北秦皇岛,河北省会石家庄省美术馆等处,举办个人山水画展。画作先后到加拿大,韩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展出获奖并被收藏。
2005年10月在香港获世界华人书法美术大展金奖。现为中国书画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林泉山水画研究会副会长,河北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一级美术师。享有书画名家,中国书画百杰,德艺双馨艺术家,国礼艺术家荣誉称号。
《劲松青山沐朝霞》
翰墨文心 丹青诗意
——读张志恒山水画作品随想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古以来,山水是人们无比崇敬的,觉得它是天与地的连接,是有生命有灵气的地方,也是至高无上的。中国人亦对山水画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意识,山水画艺术包含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代代画家对传统的坚守和创新,于丰富的笔墨语言中抒发对自然丘壑的热爱,写心中之意境,使得水墨山水画历久弥新,始终绽放着勃勃生机。河北省新闻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张志恒先生的山水画笔墨充满新意,情感饱满,意象充实,焕发出一种纯真、本色的精神气质,给人一种生命的厚重与感动。
《青山绕祥云绿树掩人家》
近日,笔者欣赏了张志恒先生的一批新作,这批新作当然延续他的一贯的总体风格。他的山水画的路数,既不同于北方也不同于南方,也不是简单的南北方结合,他其实就是把传统、自然和自己的心性做了艰苦卓绝的糅合,结出了他这种一眼立辨的、风格鲜明的山水画风格。张志恒喜欢描绘北方山水的雄峻高大和茂密深远。他曾多次北上太行等地实景写生,而技法上却不肯使用较为“方便”的北派技法,比如范宽、李唐,比如斧劈皴、钉头皴,因为那样容易落入一般窠臼而混同于大众。张志恒却反其道而行之,坚持使用线条这个最为原始、却最为高级的工具。也许是从黄宾虹和中国书法的高级内核中领悟出的道理,使他极为重视“书写性”。这种从自然物象中抽离出来的线性形象,才是高于自然、摆脱具体物象束缚的、更为真实更有性格的艺术形象。
《壮美山河入画图》
这一理念,无疑是有相当的实践难度的,比如线的抽象和具体山水形象的矛盾,线和墨、色的矛盾,书写性和绘画性的矛盾,写实的线条与虚灵的山水空间的矛盾等等诸多问题,需要大量的思考、实践去调和、去解决。从近作看,张志恒先生已有很大的进步和突破,线条更为纯熟而游刃有余,不再生涩犹疑,那线条看似附着在物象上,其实他们缠绕跳动、游走奔突,有了自己的个体生命,有了独立的审美价值,这是他近期作品最大的成就。其次,他的整体构架能力有了提高,更多样更奇特的山水构境呈现出来,这与大量写生有关,现实总会给画家提供无数种构架可能性,就看画家调取、加工的本领了。
《青山叠翠帆影渔歌图》
他的山水画,下部一般幽深繁密、山重水复、向上扭曲推进,到最上面着力不多却是最精彩的高潮部分,一片高逸的清亮的神圣之光从上面照耀下来,使全幅愈现通明,成为画家胸中自有那一片神圣崇高之光。还有,张志恒先生的用墨、用色已有其独到之处,浓黑处透明而不痴滞,淡墨处清雅而不飘浮,因为有高质量的线条管领着他们。他也敢于用很艳的色彩,他不回避大自然中那么多丰富的色彩,大胆用于画面却不显得艳俗,这是附近深湛的墨管领着的缘故啊!笔管墨、墨管色,万画归于一画,用笔多么重要。
《朝晖图》
观张志恒先生的山水画新作《云山脚下水如天》《飞瀑清音》两幅佳作,是画写太行秀润苍翠的自然之景表现,笔墨在皴擦点染间尽显幽静深邃的家山风情,线条恣意流动,用笔迅捷畅快的笔墨艺术语言呈现。画面中极具北派特色建筑的屋舍,既是画家描绘山水鲜明的地域特色呈现,也是画家山水创作中割舍不下的悠悠乡情。尤其是《百里长峡图》一画,张志恒先生以藤黄色与水墨洇晕、糅合,取景朦胧而富有北派山水特征,画面虚实结合,散发强烈的艺术魅力。画面中水墨动态感十足,他用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形式,呈现出家乡山水的清润意境和峡谷的群体人物;张志恒先生的山水绘画中另一特点,是对水墨极强的驾驭能力,线条灵动且富于弹性,点线的勾画组合中也可见画家运笔当中对笔墨的掌控能力。
《万里长城》
在《源远流长》《云海日出》《飞瀑清音》《山高水长图》《江山多娇》《万里长城》《峰远淡如烟》等作品中,其率性抒情的绘画语言表现,既是画家主观上对客体山水观感效果的展现,也更是其情韵、思想融入笔墨的精神化呈现;《青山叠翠帆影渔歌图》《淡绿深青一万重》两幅作品中,以简淡的水墨描绘出远处绵延的山峰,视野深邃而开阔,近景处点线造型的山中房舍、青绿的色彩晕染,与云天相接,自然而和谐。画面中青山厚重,树木参天,小径通幽,有帆船自山中划过,动静结合之间,彰显出山居安宁的意境。张志恒先生以严谨的构图和细腻的色彩,将峡江山水处处生机勃勃,生命峥嵘的形象,以深情的笔墨一一展现在欣赏者眼前,尽显出山水整体的充实与丰满。
《云山脚下水如天》
在创作中张志恒先生以一种新图式将水墨的块面结构融入书写结构,笔意符号和造型意图相融合,使画面既有一种逼人的真实感,又有一种无序的萦绕感。在他的画中既有物我齐一、山水仁智、笔墨逍遥的心境,又有着田园牧歌的温馨轻松;《江南水乡》《家在画屏中》《红霞满天巨龙腾飞》等作品,以春天的美景入画,构图大气,水墨灵动,以留白铺陈出立体而通透的画面感,虚实相间,色彩清新浪漫,颇具生活情趣。春日的山野,万紫千红,天地之间万物生机盎然,屋舍人家掩映在桃红树木之间,红色的帆船点染出画面的生命气息,色彩对比明显,带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灵的归属之感;在《万里长城远眺图》一画中,远山近景虚实相衬,色墨点染、线条勾画之间彰显出红色覆盖之下的万里长城。画面中浓墨生动,淡墨见骨,留白含润,使得整幅作品充满笔墨意趣,具有浓厚的传统底蕴和文人精神寄情山水的浪漫情怀,充分体现了画家“河魂、民魂、祖国魂”的高尚情怀和时代精神。
《百里长峡》
综上,张志恒先生的山水画有着“云峰石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之势与意趣。他在创作中一扫古人山水之凄清惨淡,以充满激情的笔墨将烟云铺成满纸、豪气弥漫;他用笔迅疾,纵横挥洒,皴、擦、点、染、勾、勒一并展开,“横变纵化,故动生焉”,画面中笔墨内含筋力,山石树木结构松而不乱、紧而不僵,在轻松自如中见开阖聚散,观之令欣赏者豁然开朗,心情畅然。
作者:张本平(中原书画院院长)
《云涌太行山》
宁静空灵的山水境界
——张志恒先生山水画小记
张志恒先生是个温和而执着的人。说温和,是因为相识近三十年,从没见过他愁眉苦脸,低声软语中总是伴着儒雅温和的笑容,让人感到发自内心暖意。当然他也有不顺心,也有常人都能遇到的苦恼,但这些,都没妨碍他淡定从容的好心情;说执着,是他任凭画坛风云变幻,几十年来一以贯之的艺术信念绝不动摇,这一点说说容易,做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张先生从事绘画五十多年来,他的画作之所以能在首都中国美术馆,在深圳特区,在江苏太湖之畔,在河北秦皇岛海滨等地举办他的个人水墨画展,并被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等诸多媒体报道以及国内外美术馆画院收藏,无不得益于他多年来这种对绘画的执着追求与潜心研究。
《万里长城远眺图》
张志恒先生的作品宁静、诗意,清新优美,充满了中国画特有的空灵和韵味,让人感到一种悄然涌动的美感。在他的作品中,感受不到一丝狂怪浮躁的气息,曾经流行过的各种特技、式样,在他画中也不见痕迹。他是个画坛隐者,有与众不同的志趣与情怀,有自己的审美取向与价值判断,内心稳定而强大。他做过多年报人,有开阔的视野和广泛的信息来源,面对许多人趋之若鹜的时尚风格,他会打量,会思考,但绝不盲从。
《中秋十五赏明月 海峡两岸共此时》
山水画创作,难在营造意境、传达情感。从张志恒先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他是“苦学派”的继承者和发展者,这与他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受教于李行简先生有直接关系。在校期间,严格的素描、速写、色彩学习,为他今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传统笔墨规范、东方审美意识成为他创作的底色。他的作品,除了在李可染、李行简、宋文治等名家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外,西方绘画的光感、雕塑感、开放性、整体性,都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创作中,他注意用笔的书写性与现代构成意识,山石林木的造型简洁自然,带有明显的逆光效果,形成了饱满、正大、多样化的艺术面貌。
《韶山》
张志恒先生的创作,包容性强,技法丰富,让人看了亦熟亦生,很多地方既妙合前人,又不失自家风貌。有气势雄浑的巨幅作品,也有笔精墨妙的江南小景;有的作品数座山峰相互映衬,一带江水蜿蜒而来,由此营造深远的意境;有的墨色交融,风帆点点,画面简洁,空濛悠远。尤其对色彩的把握恰到好处,冷暖协调、淡而不薄,鲜活明艳中不乏温润朴厚的气息。有的作品用色极少,黑山白水间只有数个红色屋顶,整个画面就充满了节奏感和抒情意味。张志恒先生的作品注重一年四季、阴晴雨雪的变化,注重画面构成的多样性,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比如《月下》,苇丛涌动,隐约幽谧,冷逸孤寂的意境直扑人面;再看《江南水乡》,绿树浓荫、白墙黑瓦,水鸟嬉戏、渔舟往来,画面明快清新,晚春的气息跃然纸上。还有那些北国雪景作品,看后清凉爽利、寒气逼人,流转的画意让人难以忘怀。
《江畔渔歌图》
好作品,关乎技艺,更关乎画家的学识与底蕴。多年的诗书涵养,使张志恒先生的作品不追求强烈的视觉刺激,而是寻找春风细雨、润物无声的韵致。他从不冥思苦想、拼凑古人的书画符号,他喜欢写生,喜欢在大江南北寻幽探胜,注重表现不同地域的自然特征、风土人情,力求准确、生动地画出内心的感受。在大自然面前,张志恒先生尤其重视由“视”向“识”的延伸与升华,就像荆浩《笔法记》中所说的"度物象而取其真",直探自然之美的本质,通过笔墨、符号的演绎,达到理想化的、充满灵性的艺术境界。
在张志恒先生的画作中,我们始终能看到真诚,看到一个画家难得的清醒和自信。所以我觉得,这也是张志恒先生的创作一定会更上一层楼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智慧(河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芙蓉国里尽朝晖》
艺苑奇葩
——丹青妙笔张志恒
朱晴/文
被行家誉为“腕下烟霞腾起,胸中丘壑无穷”的画家张志恒,曾为河北工人报社总编室主任,美术编辑。同为报界效力,时有书信往来,虽然不曾谋面,我却认定他是位心境平和,不浮不燥,耐得住寂寞的艺苑耕耘者。依据就是他那些风格廻异,令人寓目难忘,心驰神往的山水画作。
张志恒受过严格的科班训练,又有着丰富的人生体验。这使他得以深切地领悟大自然的内涵,并以纯熟精道的笔墨技巧营设出飞流直下,一泻千里的磅礴,起伏有势跌宕生姿的雄伟,错落有致顾盼出情的神韵等气象万千的动人景致。以传统为本,以造化为师,悟性加上勤奋奠定了张志恒成功的基础。他的画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型展览,除获得相当高的评价和各种奖项外,还被一些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绿树祥云伴青山》
广袤深邃的意境与点染皴擦的笔墨相互依存,那一幅幅带给观者极高审美享受的画面,既是画家心声的自然流露,亦显示出他丰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我尤其喜欢这幅《山韵》(见左下图),远景层峦叠翠以错落的苔点交织成,更显山川雄厚草木华滋;中景云雾升腾,一行飞鸟烘托出山林之幽静;近景两棵大树并肩而立,枝繁叶茂焕发着勃勃生机。整幅画构图严谨,层次分明,虚实相间,给人以空旷而不荒凉,安谧而不寂寞的恬静明媚之感。
《凌云岩》也是一幅相当成功的作品,曲径凌空通幽处,扁舟溯江镜中游,几处淡淡的倒影使人真实地感到水面的清澈明净。站在这幅画前,你会有种远离烦嚣的宁静感,似乎自己也融入画中,正在林间江畔享受着微风拂面的悠然。联想到登山临水,寄情翰墨的前贤先哲,我领悟了张志恒山水画的艺术感染力之所在——这横泼竖写的空灵笔墨正是画家虚静胸臆的直接流露。
《飞瀑清音》
时下,在商品经济大潮和西方文化思潮的强劲冲击下,艺术家面前有着太多的诱惑。急功近利者难免制造些浮躁媚俗之作,以”商品流通“所得货币为尺码衡量成功与否;哗众取宠者调动艺术以外的各种手段,“炒制”一顶顶有名无实的桂冠装扮自己;标新立异者摒弃传统和艺术规律,推出些非驴非马的“变种”孤芳自赏。适者生存本也无可厚非,推陈出新更是难能可贵,但求学问道以静为本,求新图变有度为限。张志恒那些既显传统又具时代风貌的画,或许是种很好的启示。
不为名缰利索羁绊,能在清贫与寂寞中坚持锤心炼意的人,当是画史垂青的大成功者。实至名归,我愿以极虔诚之信念期待着张志恒,以及所有如他一样在艺苑中不懈探索,辛勤耕耘的人们来证实此话之不谬!
《洞庭湖岳阳楼》
讴歌山河新貌 礼赞名胜风光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是众多酷爱美术青年向往的艺术殿堂。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师资力量雄厚,教学和艺术实践的氛围相当浓厚,多年来培养出不少优秀的美术人才,为国家为中国画坛增添了不少新生力量。
志恒就是六十年代中期的学生,给人的印象是朴实,宽厚,为人坦诚,心性恬淡,处事务求真诚。他毕业离校后,几十年在编辑岗位上辛勤耕耘,做着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
数十年来,他潜心学习中国古代绘画美学理论,用心感悟祖国山河的深邃广大,崇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探寻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关系,同时强调对生活进行深入地观察和艺术基本功的刻苦修炼,领悟中国山水画诗一般的意境,专心致志地营造深邃的境界,把对神韵的追求与艺术创作上的精心经营统一起来,追求最大可能的完美境界。
《山清水秀云涌来》
在艺术实践中,他反复领会明代画家唐志契在《绘画微言》中的主张:“凡画山水,最要得山水性情”,“山性即我性,水情即我情”。通过对绘画真谛的不断认识与理解,志恒对艺术本质进行不懈的探索和追求。
多年来他认真研究传统绘画的笔墨技巧,并借鉴近代画家龚半千,黄宾虹,李可染,诸大家和当代名画家的一些技法和表现手段,锤炼笔墨功力,掌握各种表现手法,但他不一味地墨守古法,而是寻求笔墨技法的突破,看重笔墨新气象的开创,在笔墨的意味和意趣中,融入西方的色彩和造型观念,用笔不拘一格,力求形式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枕河人家》
他的作品《水流弯弯树重重》,《峡江烟云》,《飞瀑图》等,其画面层层相叠,清幽疏朗,飞瀑姿态跌宕多变,犹如雾里之花,颇具神秘的朦胧之美。《山青水绿画中居》,其近水淡淡,远山苍茫,幽渺深远,独蕴深沉。《野色临空阔 江流接海平》,《明月松间照》,《万里长城》等,是他通过多种多样的造境方法,精心营造出新的视觉效果,时而鸟瞰千里,气势雄浑,时而虚中蕴实,动静相宜,景物不同,画面的语言,创作手法不同,或清新秀丽,或润泽空灵,令人感到生意盎然,逸趣天成。欣赏他的作品宛如在聆听一曲大自然的颂歌。他真诚地讴歌祖国山川之新貌,礼赞祖国之名胜风光,表达出他对祖国河山的挚爱之心。
《家在画屏中》
数十年的勤奋耕耘,苦心求索,终于在中国画的百花园中绽放出绚丽的花朵。2005年在香港举办的世界华人华侨书画大展上,张志恒荣获金奖。作为他的老师闻讯后也深感欣慰。今年他的画集又要问世,可喜可贺。志恒正值创作的盛年,愿他继续努力,创作出更多,更新,更美的艺术作品,奉献给广大观众。
王同仁
2006年4月2日于北京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相关阅读
- 06-172022名家真迹报道:著名画家路仁茂
- 06-172022名家真迹报道:著名画家张志恒
- 06-17从美罗百货看奢品零售营销新趋势,如视
- 06-17王源解锁新身份 携手德亚共同探寻全
- 06-16当代易学研究学者金陈林 传承易学经
- 06-16追“风”不止 赋能“双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