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向两会建言献策——中医学泰斗 韩世圣

发布时间:2021-03-02 16:05:35 来源: 责任编辑:蒋海波 阅读量:
  韩世圣,男,1952 年生,江西分宜人,汉族,九代中医世家传承医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国家执业医师、主任中医师、高级康复治疗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临床医学家。  

  韩世圣,男,1952 年生,江西分宜人,汉族,九代中医世家传承医师、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国家执业医师、主任中医师、高级康复治疗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医临床医学家。

  16 岁开始中医临床工作,至今从事本专业 50 多年,能用中医药诊疗方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对某些顽疾、疑难杂症有一定经验。

  主要擅长各种慢性疼痛、肿瘤、瘫痪。内科“各类杂病”、妇科“经带孕产”、儿科“痘麻惊疳”、外科“痈疽疮疡”,在辮证论治,选方用药,证因脉法,逐渐建立了自己的辩证思维模式及诊疗辩治体系。如辩证抓“证中证”,论治施“法中法”,选方择“方中方”,诊脉定“脉中脉”等。

  2011年4月经国家相关部委等国家医疗机构审核,获得“中国中医名医”称号。

  2013 年经相关部委审核取得国医授徒资格。批准为国医传承人开展授徒工作,联合须发“国家名医授徒证”,2014 年经三审评议审核评上“国医大师”二部一局发证,官方媒体公布。荣获国家级授予大奖多项,获得亚太国际传统医学五星级杰出“名医”称号,世界华人诺贝尔医学献奖,全国医药卫生科技教育“时代楷模”,全国名中医“中医药突出贡献奖”、“中国传统医药传承千禧杯金奖”。获得全国“五一劳动模范”荣誉和中华国医“五一特级劳动英模”勋章。评上“中国十大国医楷模”,“中国国医之星”称号。当选为香港国际中医人才研究会“国际中医大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健康中国梦——健康大使,获得国家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医疗领域突出贡献专家”,2017 中国第十二届国际科学技术博览会荣获“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1 年成为中华医学国际发展联合会主任委员,同年任命为“中华医学国际发展联合会特色疗法推广工作站”主任,2012 年 2 月应邀担任中华医学国际发展联合会中华名医理事会副会长。2015 年评为中华国医导师。2012 至 2015 年特邀参加“全国第三、四、五届共和国经济建设人物暨科技创新峰会”并荣获科技建设“创新专家”称号,颁发证书和纪念金鼎。授予其单位为“全国医德标兵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医药科技创新示范单位。特聘担任“中促会首任医事顾问”,北京国际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院“终身院长”,获得国家批准成立“江西省分宜县国医堂”,同时授予为国家疑难病定点研究单位。任命为“国医推广大使”,“国家疑难病研究课题组江西省组长”。2016 年 3 月被国家评选为“全国诚信医疗单位”,同年 5 月【中医诊法(韩氏传统疗法)中华国医一代宗师】,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3 年 8 月被评为“绿色中国—美丽健康大使”现为全国名中医、教授、国医大师、首批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专家,中国十大德医双馨医学家。全国名中医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会全国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全科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中国民族卫生协会全国难治病研究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卫计委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中医专业副主任委员。中科清研(北京)信息技术研究院终身客座教授,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咨询开发部专家顾问。中华中医药学会健兴康民医学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家协会终身副理事长。获得国家审核任命为“一代宗师,中医学泰斗”称号。

国医大师

  痹症具有久痛多瘀,久痛入络,久病多虚,久病及肾的特点。同时具有阳气先虚,病邪遂乘虚袭据经络,风、寒、湿、热之邪内侵,气血为邪所阻,壅滞经脉,留滞于内,湿滞为痰,血凝为瘀,痰瘀交阻,凝涩不通,深入骨骱,胶多不去,邪正混淆,肿痛以作。

  现将痹症的辨治八法分述如下:

祛风散寒法

  症状:病变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动则痛 剧,畏风畏寒,或伴有头痛、身痛等,舌质淡红,苔白,脉弦紧。

  风邪偏胜

  防风汤:防风10克,羌活10克,当归10 克,茯苓10克,秦艽10克,白芍10克,黄蔑 20克,桂枝10克,杏仁10克,甘草6竞。

  川羌活汤:川羌活10克,秦艽10克,海 风藤10克,木瓜10克,五加皮10克,川续断 15克,防风10克,细辛3克。.

  独活寄生汤:独活10克,防风10竞,桑 寄生15克,秦究10克,川芎10克,怀牛膝10 克,杜仲15克,当归10克,茯苓15克,党参 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白芍15克,细 辛3克,肉桂2克(冲服),甘草5克。

  辨证加减:痛重者加制川乌、制草乌、乳 香、没药;溫邪偏重者加生米仁、汉防己、川萆薢、豨签草等。

  寒邪偏胜

  乌头汤:麻黄9克,炒白芍9克,黄民12 克,甘草9克,制川乌9克(咬咀,以蜜400毫 升,煎取200毫升)。

  辨证加减:痛重者可再加制草乌、干姜; 肿著者加薏苡仁或防己;病久体虚者加党 参;针对下肢坐骨神经痛可加怀牛膝、威灵仙、桂枝、桑寄生等。

疏理气机法

  症状:病变关节酸胀疼痛,或窜痛,疼痛 呈时轻时重,或部位移动,或伴有胸肋脘腹部位闷胀,食少纳呆,常随嗳气、矢气而减轻, 疼痛多因情志变化而加重或减轻,或伴有腰背酸痛,或伴有失眠等,舌淡苔白,脉弦紧。

  异功散加减:柴胡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炒白芍15克,怀牛膝15克,元胡10克, 制川乌9克(先煎),陈皮5克,炒谷芽20克, 炒甘草5克。

  辨证加减:如大便较稀,去炒白芍,加炒 白术15克;如有肾虚者,加社仲、仙茅、肉苁蓉等;如有湿肿者加薏苡仁或防己;如有寐差者,可加酸枣仁、夜交藤。

  分析:气机痹阻证型的患者,病情相对 比较稳定,也是临床中最为常见的证型,治 疗原则可以细化为疏肝健脾、通络止痛;疏 肝益肾、通络蠲痹;疏肝健脾、益肾温经;疏 理气机、通络止痛;益肾健脾、通络止痛;疏

  肝理睥、通络止痛;调理气机、健脾通络;疏 肝健脾、利湿通络等,具体用药可结合实际 症状酌情加减。

活血行瘀法

  症状:患病肢体肌肉疼痛,关节常为刺痛,痛处不移,甚者可见患病关节变形、僵硬,肌肤色紫黯、肿胀,按之稍硬,可见有痰 核硬结或瘀斑,肢体顽麻,面色黯黧,眼睑浮 肿,或伴有胸闷痰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 苔白腻,脉象弦涩细。

  身痛逐瘀汤合二陈汤:桃仁10克,红花 6克,川考10克,当归10克,没药6克,五灵 脂6克,地龙10克,香附10克,秦艽10克,羌 活10g牛膝10g半夏9克,橘皮10克,茯苓10 克,甘草6克。

  辨证加减:若痰留关节、皮下结节,可考 虑加制胆南星、白芥子以豁痰利气;如痰瘀不散、疼痛明显,可予以加元胡索、制川乌或 蜈蚣、土鳖虫以加强散结化瘀止痛;如痰瘀痹阻兼见正气受损症,而见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则可加黄蔑、党参;如肢凉畏风者则可 加桂枝、附子、细辛、乌药、防风等以温经通 络宣痹;若痰瘀久病不已,见痰瘀化热,可考虑加金银花、连翘、黄芩、黄柏、丹皮等以 清热解毒凉血通络。

除湿消肿法

  症状:患病关节肿痛重著,或肿胀,触之 有海绵状感或波动感,活动不便,舌质淡胖 且嫩,苔白腻,脉濡缓,或患膝红肿灼热,痛

  不可触,屈伸不利,遇热则剧,遇冷则舒,舌 红苔黄腻,脉滑数。_

  生米仁汤:生米仁(薏苡仁)30克,苍术 10克,当归10克,川桂枝10克,川羌活10 克,川乌6克(先煎),防风10克,川朴10 克,炙麻黄10克,独活10克,川芎10克,茯 苓皮15克,通草5克。_

  辨证加减:患者肿胀甚者可穿刺抽取积 液;局部红肿热痛、可加水牛角、生石膏、川 黄柏、知母等。

益气豁痰法

  症状:病变关节酸重冷痛,神疲乏力,喜温喜熨,面色苍白或萎黄,懒言少语,食少纳 呆,脘腹饱满,舌淡苔白,脉濡缓。治以益气 豁痰、通利骨节。.

  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15克,炒白术15 克,茯苓15克,姜半夏10克,陈胆星10克, 防风10克,元胡索10克,枳壳10克,怀牛膝10克,清甘草5克。

  辨证加减:气虚甚者加生黄芪;肝经抑 郁者加柴胡;痰甚者加白僵蚕、蜂房、白附 子;腎虚者加仙茅、仙灵脾、巴戟天、锁阳、鹿 角片;风胜者加羌独活、细辛;湿胜者加防己、苍术、五加皮等。

养血搜风法

  症状:病变关节疼痛,痛处在关节周围 游移不定,遇风痛剧或拘急不得屈伸,伴有 少气懒言,乏力,自汗,失眠,舌体淡嫩,苔 白,脉浮缓。

  荆芥止痛汤:大熟地20克,荆芥10克, 细辛3克,防风10克,延胡索10克,怀牛膝 15克,全蝎3克(研粉吞或冲),蜈蚣两条(研 粉吞或冲),制川乌6克(先煎),清甘草5克。

  辨证加减:兼见气虚者,加党参、茯苓、 生黄芪、白术健脾补中;兼血虚甚者,加当 归、白芍、鸡血藤养血敛阴;顽痰闭阻经络 者,加白附子、制南星、白僵蚕,•露蜂房等燥 湿化歲、解痉止痛;甚者可以加乌梢蛇、蕲 蛇、金钱白花蛇捜风解痉。

滋肾壮骨法

  症状:病变关节肿胀、疼痛,尿频,腰膝酸软。口干舌红,脉沉细数面色黎黑,或苍白,尿频清长,阳痿,怯寒,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补肾壮骨汤:大熟地20克,山茱萸10 克,淮山药15克,茯苓15克,怀牛膝15克, 桑寄生15克,仙茅15克,延胡索10克,制川乌6克(先煎),清甘草5克。

  辨证加减:肾阴不足加炙龟板、女贞子、 旱墨莲、桑堪子、知母、黄柏;肾阳不足加鹿 角片(胶)、巴戟天、锁阳、狗脊、附子、肉桂。

补气回阳法

  症状:患病关节呈针剌或刀割样疼痛, 痛处伴有肿胀,皮色暗滞,或见形寒畏冷,腰膝酸软,步履时足软欲跌,舌体淡胖,可见散在性瘀点,脉细弱带涩。

  参附回阳汤:生黄芪30克,当归10克, 赤芍15克,川芎15克,桃仁10克,红花5克, 地龙10克,党参15克,附子10克(先煎)。

  辨证加减:气虚甚者加重黄芪剂量;疼 痛甚者加全蝎、牛膝、蕲蛇、元胡索、乳香、没 药;关节冷痛明显者加桂枝、细辛、仙茅、仙 灵脾、巴戟天等。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