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繁花似锦醉沙澧——第十九届食博会在漯河隆重开幕

发布时间:2021-05-16 20:13:27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陈欣 阅读量:
五月的沙澧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繁花似锦的美好时节,全国文明城市漯河盛装迎接第十九届食博会隆重开幕。弹指一挥十九载,食博会已从一个区域性的小型节会发展成为在国

五月的沙澧大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这繁花似锦的美好时节,全国文明城市漯河盛装迎接第十九届食博会隆重开幕。

弹指一挥十九载,食博会已从一个区域性的小型节会发展成为在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和较高知名度的食品行业综合性展会。食博会一年比一年质量高、效果好、影响大,不仅成为宣传推介漯河的一张亮丽名片,还成为展示市民素质、城市环境、产业发展形象的重要舞台。开放的漯河因食博会而精彩出彩。

提升文明形象 扮靓城市环境

多年来,漯河市持续开展文明城市创建和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讲文明、守礼仪、树新风日益成为大家的共识,“当好东道主,文明迎嘉宾”成为广大市民的自觉行动。

尤其是漯河市把食博会作为展示食品名城风采和文明漯河魅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不断扮靓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形象,齐心协力擦亮中国食品名城的牌子。

市民素质大提升。漯河市全面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施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当好东道主,热情迎嘉宾,为食品名城增光添彩;广大市民自觉践行《漯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以良好的素养为文明漯河增光添彩。

扮靓城市迎嘉宾。漯河市以网格化模式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广泛开展城市清洁行动,号召全市人民齐动手,做好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和经营秩序维护等工作,把一个干净、美丽、开放、文明、和谐的漯河展示在嘉宾面前;广大志愿者活跃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为参会宾客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把漯河人的朴实善良、热情好客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参会群众自觉做到绿色低碳出行,减少道路拥堵,确保主要路段畅通,带头落实测温、扫码、登记、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疫情防控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严密防线。

服务展会树形象。商场、宾馆、通信、火车站、汽车站等窗口单位认真开展文明礼仪知识培训,始终做到文明有礼、热情待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治理行动和冷链食品疫情防控工作,全力保障百姓“舌尖上的安全”;公安、消防、卫健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尽职尽责搞好安全保卫、道路疏通、医疗救护、应急救援等工作;环卫部门广大职工加班加点,不怕脏不怕累,为食博会创造整洁的环境;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用心用情做好对口接待工作,让客商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扩大开放合作 加快产业发展

多年来,漯河市把食博会作为开放发展的重要舞台,以食为媒持续推进大招商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来漯投资,极大地促进了我市本土企业蓬勃发展。

尤其是漯河市以食博会为平台,推进“三链同构”,开展产业合作,打开了食品业界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大门,为推动我国食品工业转型升级、加快食品商贸流通、促进食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了积极贡献。

构建开放发展新格局。漯河是全国综合改革试点市、全国开拓农村市场试点市、国家农村信息化综合信息服务试点市、中部最佳投资城市、全国主食产业化工程示范市、中国快递示范城市。多年来,漯河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先后培育了双汇、南街村、卫龙等一批本土食品名企,招引了美国嘉吉、可口可乐、台湾旺旺和统一、中粮集团等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以良好营商环境助力产业发展、增强客商投资信心,第十八届食博会邀请到重要投资商339名,到会各类采购团138个、采购商16125家。

产业赋能高质量发展。食博会既是一个平台,也是一张名片,不仅促进了漯河食品工业与全国食品行业的交流与合作,加快了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提升了漯河的名气、人气、财气,叫响了“漯河制造”,也有效提升了漯河的知名度。近年来,漯河市坚持“三链同构”,着力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大力开展食博会招商邀商活动,推进食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全产业链”式的博览会格局正在形成。去年食博会期间,漯河市政府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工业协会分别签订《支持漯河坚持“三链同构” 打造完善丰满的绿色食品产业生态的战略合作协议》;有60个投资项目集中签约,投资总额230亿元,项目涵盖食品加工、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科研平台、园区开发等多个领域。

食博会是食品行业发展的“风向标”,漯河是企业家投资发展的宝地。开放的胸怀、一流的环境、热情的服务,让客商记住了宜居宜业的食品名城、热情好客的沙澧儿女。如今,漯河市正围绕“国际化、高端化、精准化、市场化和实效性”的办会方针,紧锣密鼓做好第十九届食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努力把本届食博会办得更加出彩。(图片摄影:王晓东)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