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喜迎二十大——百位德艺双馨书画、音乐艺术名家展示」以高度的责任和使命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引领新时代青年奋发向上

发布时间:2022-07-15 08:14:43 来源:中国访谈网 责任编辑:张国军 阅读量:
文以载道,文以化人。

  壮丽山河屹东方,凤龙呈祥闪瑞光。五星璀璨中国梦,盛世中华国运昌。

  —— 题记

  在举国上下喜迎二十大召开前夕,中国访谈网“文化艺术栏目组”组织采编,对全国百位德艺双馨书画和音乐艺术家进行深入报道。

  2022年7月12日下午三点,湖南省会星城长沙,骄阳似火,天空湛蓝湛蓝的一碧千里。柏油马路两旁田野里盛开着的荷花争奇斗艳,芬芳四溢、沁人心脾、令人神往。在这夏日火热的美好时季里,我们中国访谈网拜访了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湖南省文化厅原厅长周用金先生和他坐落在长沙城北的周用金书法馆。

  周用金书法馆位于银宏小区,馆中藏品之丰富,陈设之精致、意蕴之深厚、形式之活泼,让大家受益匪浅、叹为观止。

  图为馆长、湖南省文化厅原厅长周用金先生和中国访谈网“文化艺术栏目组”主任编辑张国军

  步入周用金书法馆,一楼大厅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10尊铜像,分别为仓颉、史籀、李世民等10位对中国书法做出巨大贡献人士。这10人不是源于任何书法教科书的归类与排名,而是周用金先生依据自己50多年书法历练而得出的结论。

  因此10尊铜像里他排名第一。仓颉本是小部落首领,归顺轩辕,传说他生了4只眼睛,天空用降粟米庆祝他创造了中华文字。

  周用金书法馆一楼的铜像

  周用金先生讲解中指出,经考证我们国家至少在殷商前就有很成熟的文字了,甚至到夏朝就有比如中国书法和文字的起源,通常说是2000多年历史,清朝末年时都只知道有金文而不晓得存在甲骨文,即便确认甲骨文后也只讲3000年历史,他觉得应该延展到8000年。

  当介绍到李世民时,周用金语气十分钦佩。10尊铜像里只有李世民作为唯一的皇帝入围,毕竟,若没唐太宗推崇王羲之,王就远无现在这么高的地位。李世民开弘文馆,设书法科,相当于建了第一所中国书法大学,以书取士,一年只招40多人,每人练习6年书法,字写得不好的人不能当官,《王羲之传论》作者也是李。李世民本身的字不错,他还收求购买天下所有的王羲之作品,因此唐代作为中国书法的最高峰,自有其道理。


图为馆长、湖南省文化厅原厅长周用金先生和中国访谈网“文化艺术栏目组”主任编辑  蒋安  编辑  陈雅

  二楼的一间藏品室继续推介中国书法史,从宋朝到当代。书法之轮转动到明朝之际,台阁体浮出水面。按书法界惯常的看法,台阁体书法是书法艺术史的一种特殊现象,它对书家的才华、性情客观上是种无形的束缚,但也由于皇权的需要和提倡,推动了帖学书法的发展,还是有其积极贡献的。

  周用金书法馆二楼的宣纸历史介绍。

  另一间藏品室陈列着大量的笔墨纸砚等各型文房四宝,也包括它们的完整发明创造过程,非常直观地呈现了中国书法必不可少的工具的进化史。以纸为例,周用金专门去了趟安徽,因为那里的宣纸最出名,宣纸的生产工艺,皮料和草料,往复4次……极其详尽。

  周用金书法馆展示的《中国书法大辞典》。

  周用金书法馆三楼的教课和研讨室。

  三楼不再作为藏品室,而是专门用于书法教课和研讨的场所,两张大长桌拼成一张更大方桌。周用金举办的书法高级研修班,将8000年的中国书法史,即文字的书体流变过程,用图片、释文、实物展现,让学员一目了然。

  周用金书法馆二楼的座右铭:“居官场为而不争,处江湖和而不同”。

  创建“周用金书法馆”,用场馆建设还原历史面貌,还原书法发展轨迹。

  编写《中国书法大辞典》,为学校提供参考教材。

   周用金在58岁时,他从正厅局领导岗位主动从实职上退休,在退休后的7年时间,他一个人独立编著《中国书法大辞典》,并且创建“周用金”书法馆,把中国书法简史,以“文字时空”的标题把它展示出来,与大家进行分享。

  目前时间非常的紧迫,全国很多学校从三年级开始到初中二年级,都开设了书法课,全国缺了50万的书法老师,目前有的学校由语文老师代替的;即使有了老师,也没有好的教学参考书。

  过去他做过县长、县委书记,市委宣传部长、副书记,当过两个厅的厅长,但这些都是过眼云烟。真正留给后人的,真正能对中国文化传承做贡献的,是我出版的两本书,一本是《周用金书法字典》,一本是《中国书法大辞典》。前几年,我经常“三更灯火五更鸡”,凌晨三四点醒来,就开始工作,累了才休息。因为我想早点把这本书出版出来。这本书涵盖面很宽,有7千个词条,并且需要图文并茂。这本辞典,有80%的词条是以往存在的词条,我进行了概念辩证、内容综合。约有20%的词条属于现代新词条,是我根据自己几十年对书法的理解,综合书法界的共识创作出来的。

  通过书法的美学和哲学对青少年进行引导,义不容辞

  书法本身是对自己身心的修炼。要写好字,首先要完全地沉浸下来,跟学佛的人打坐一样。现在很多年轻人,很浮躁,治浮躁的病,得用书法来治。

  周用金目前正在编辑的《中国书法大辞典》,先出中文版,再出中英文对照版、中日文对照版,并推向全世界。

  

  周用金:关于如何学书法,首先要树立一个正确的美学标准,什么样的字才是好字;第二,选帖,选最好的帖,因为帖里面的字,不一定每一个都是好字。如果你都临摹了,你就把长处和短处的字都学习了。

  另外,学习写字,80%的时间是读帖,先要把帖看懂;然后再背帖,把帖记下来;最后在动笔之前先意临。

  周用金:写字是对一个人身心的修炼,它让一个人专注。关于形似或神似,首先要形似。神似,是很高的境界。字有字内的功夫和字外的功夫,很多人只有字内的功夫。我们不仅要练字内的功夫,更要练字外的功夫。要在事业中找格局,在奋斗中找意境,在成就中找差矩。

  周用金读帖

  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邀请周用金,登舰参观,现场创作书法。

  2014年底,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首长与南海舰队首长在三亚军港基地踏勘时,看到休闲亭的楹联,驻足良久,询问书法创作者后,立马邀请周用金到辽宁舰上参观,留下墨宝。面对辽宁舰的威武雄风,海军官兵的飒爽英姿,周用金满怀激情地挥毫写下“龙腾四海,鹰击长空”等十多幅书法作品,中国书法再一次见证了国家的强盛与蓬勃生机,书法艺术在增加民族自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周用金应邀为韶山毛氏宗祠书写楹联 作品将铭刻祠堂门柱

  2016年5月5月9日上午,应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之邀,湖南省政府参事、第六届中国书协理事周用金为毛氏宗祠捐献了3幅楹联作品。这些作品将被永久铭刻于毛氏宗祠的门柱上,供游客观赏。

  周用金介绍,本次捐献的3幅作品都是毛氏宗祠大厅内悬挂的楹联,为了写好这些作品,他花了3天时间,每幅作品都写了多遍。由于楹联里的重字较多,“有时一个字没有写好就得全部重写。”周用金说,他是带着一颗虔诚之心书写这些作品的。

  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馆长阳国利代表纪念馆接受捐赠,并为周用金颁发了收藏证书。

  书法传播友谊

  2004年,周用金作为湖南省赴美国公共管理培训班的领队,在巴尔的摩大学学习,并成功在美国国会山庄会议厅举办招商会的答谢酒会,美国政界、商界、学界一共几百人参加。招商会结束时,周用金送上书法作品,“得人心者得天下” 与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当翻译把中文意思解释时,美国官员连连点头,表示认可。历史的车轮驶入二十一世纪的当今世界来说,文化艺术对促进世界和平、对全世界人民来的需求说已显现得尤为重要。

  美国国会时任参议院议长特德·史蒂文斯与周用金 美国国会时任参议院议长特德·史蒂文斯与周用金。

  华盛顿时任黑人市长威廉姆斯与周用金。

  书法艺术活动剪影

  与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

  陪同原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 切磋书法

  欧阳中石先生为《周用金行草字汇》审稿

  与中国书法家协会荣誉主席张海

  周用金多次参加两岸文化交流, 连战、宋楚瑜等国民党元老收藏有周用金的书法作品和著作

  作品剪影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是文艺工作者必须肩负的历史担当。

  谨记总书记嘱托和期待,广大文艺工作者心怀“国之大者”,以充沛的激情、细腻的笔触、优美的旋律、动人的形象,展现时代变迁、反映多彩生活,新时代文艺工作更加贴近人民的时代需求,不断激发文化自信,振奋民族精神,文艺工作者满怀豪情、充满自信地迎接新的征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和使命,传承好中华文化,正确引导当代青少年勤奋好学,积极向上向善,争做新时代有为新年。为此,周用金用自家的房子开设了这座“周用金书法馆”,用丰富的史料和多年来自己在书法艺术领域的研究成果,向广大书法艺术爱好者和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青少年学生、亲自讲解、传播弘扬文化艺术。

  与此同时,周用全先生还应广大书法爱好者要求,开馆讲学,培养优秀书法艺术人才。

  周用 金:字怀佑,号湖湘墨客、湖南省安乡县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书法专业兼职教授。出版有《周用金行草字汇》《中国古今书法家》《周用金千字帖》《中国书法经典遗存》《常用字行草帖》《大学生行草字典》《历代书论精要》等专著。曾应约为韶山毛氏宗祠、朱镕基故居等书写楹联,辽宁号航空母舰曾专门约请登舰书写系列作品。

  中国访谈网编辑  陈雅  主任编辑张国军  蒋安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