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牛年艺术焦点——著名画家谭开贺新春

发布时间:2021-01-28 12:08:28 来源: 责任编辑:蒋海波 阅读量:
【艺术简介】  谭开,又称澄怀堂主,生于广西巴马。曾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研修于北京画院高研班,擅长诗、书、画。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

【艺术简介】

  谭开,又称澄怀堂主,生于广西巴马。曾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研修于北京画院高研班,擅长诗、书、画。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展览中多次获奖并结集出版。

  1994年,于广西柳州市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1999年,于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2000年,于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近年来在南宁、桂林、大连、太原、广州等地举办了联展、双人展和全国巡回展等。

  作品被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统战部礼堂等机构及个人收藏,并在国内嘉德、翰海、保利等机构拍卖。曾在《人民日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美术观察》《统一论坛》等国内几十种报刊刊登作品及专题推介。出版有《谭开画集》《著名画家谭开画专集》《谭开画精品选刊》《谭开书画集》《著名画家谭开小品精选》等。

  我和谭开是生活中挚友,又是书画道友,故而相知甚深,常有切磋小聚。近日,他说要出一本书画集,约我写篇文章。我想也好,给大家说说其人其画其书,体味其画内书内之趣,了解其画外之功,不失为一件乐事。

  先说谭开其人。谭开的人生经历虽然简单,但却不乏神秘和传奇。他出生在桂西遥远偏僻的毛南族村寨,那里至今仍然依稀可见祖辈刀耕火种的印记与遗风。正是那片天人合一、充满原始风情的山水,启迪、哺育、滋养了谭开的大美意识与大道之法,使他从小获得真善美的艺术灵性,形成谭开特有的山水情操。谭开坦言,对生于斯、养于斯的家乡山水有着特殊的情愫,将毕生以我心、我情、我性表现之。因而,谭开的作品,使我们感受到一种神秘色彩,体验到情感的冲动,仿佛进入纯真圣洁之境。

  桂西山水,没有名山大川,亦无大江大河,却为谭开作品而广为人知,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一道独特的风景令人神往,成为中国水墨山水一个鲜明的语言符号被人铭记。谭开的传奇人生,在于两度从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作为士兵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穿越了枪林弹雨。二十年后,作为艺术人生才被解放军国防大学特聘,并担任了该校书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一个有军人经历,尤其是经受血与火、生于死考验的人,对人类与自然、人生与艺术等必然有着更深的感悟,并直接影响其艺术观的形成。这是一种特殊的无可替代的画外书外的修为。当代享有盛誉的李铎、刘大为、周韶华、李宝林等艺术大家,都从其军旅生涯中获得了不竭的丰富资源,是成功艺术家的典范。

  谭开为人真诚豁达、勤奋多思,艺术素养、艺术感觉甚好,他的艺术上的成功,可谓天造地就,水到渠成。再说谭开其画。谭开主攻山水。也作花鸟。他的水墨山水,以黄宾虹为主脉,广泛涉猎研习,兼取历代大家之长,因而诸法皆备,又能记取自由。他的笔墨精妙纯熟,富有情趣,学界认为已形成“谭家山水”面貌。

  2006年夏,笔者与当代著名美术理论家、时任《美术》杂志主编的王仲先生观看谭开山水新作,王仲先生十分惊喜,对其笔墨功夫赞不绝口!当然,谭开的追求不只如此,他更注重中国传统水墨的精神品质与人文格调。在他的笔下,桂西的山山水水,清静、幽远、空灵、野逸,生动、含蓄。谭开的画,不是那种一“览”无余、走马可观的肤浅之作,初看似乎不大读懂读透,然而愈看愈有发现,愈加回味无穷。

  展开谭开的山水画卷,画面风润、华滋,一般清气夹带着芳香即刻弥漫开来,沁人肺腑。那种被他有意无意营造的空灵与静寂,让你感觉到诗意般的享受,那里不是那种巍峨崎岖的壮美,使人敬而远之,也不同于陶渊明桃花源的浮华,让人流连忘返,而是一块敬谧、和美、安宁的心灵栖息地。

  说到谭开,不能不说其书。谭开以画名世,但其书功力深厚、技法精到,极具特色。许多书画界同仁认为,谭开书比画好。他善书行草,取法二王,兼学汉隶魏碑,自出新意,面目一新。谭开谙熟墨色变化之妙,结字欹正之妙,书写提按之妙,章法布局之妙,尤其擅书榜书与对联,洒脱、浑厚、大气,常能别出心裁。

  客观地说,谭开所书所画均达到很高的水平与境界,这种“双绝”艺术家当代是不多见的。他的成功,也许正是因为他对中国书画同源本质的深切洞悉、感悟与探索。近年来,谭开又在诗词歌赋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并有可喜的进步与收获。因此,我们有理由对谭开其人其画其书抱有更多更大的期待。

  (作者张升民为解放军上将、中央军委军纪委书记、军委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顾问)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