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滚动新闻
0

2022名家真迹报道:著名画家张继国

发布时间:2022-06-06 22:35:48 来源:中国访谈网 责任编辑:陈欣 阅读量:
【艺术简历】  张继国,别名张良,1949年出生,山东枣庄人,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美术研究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香港紫荆画院院长、

【艺术简历】

  张继国,别名张良,1949年出生,山东枣庄人,毕业于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美术研究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香港紫荆画院院长、扬州八怪书画院名誉院长。1980年在上海画院进修,师承郁文华、俞云阶、乔木先生等著名画家。1982年在北京画院进修,受黄胄、周思聪、姚有多、范曾、李魁正、白雪石等先生教诲,其作品多次获得全国美术大奖。

  1982年《微山湖畔》获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煤炭部书画大展优秀奖,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并被煤炭部收藏。

  1995年《江南古寨》获全国体育美术大展优秀奖。

  1999年《谁不说咱家乡好》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书画大展成就奖及迎澳门回归全国“鑫光杯”大展优秀奖;《金秋奏鸣曲》获全国“炎帝杯”大展银奖;《沂蒙金秋》获文化部、中国文联联合主办“世纪之光”大展优秀奖;《沂蒙秋色》入选“99澳门回归”中国画摄影大展。

  2000年《金秋十月》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世纪·中国风情”大展优秀奖;《大山合声》获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新世纪”大展铜奖。

  2001年《金秋絮语》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金秋序曲》入选第一届中国美术金彩奖;《沂蒙颂》获中国美术家协会2001年全国中国画大展优秀奖;《我的家乡沂蒙山》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二十一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

  2002年《大山秋色》入选2002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2003年《沂蒙小调》获2003年全国中国画提名奖。

  2004年《大山踏歌图》入选首届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精品展并被齐鲁艺术馆收藏。

  2011年《英雄赞歌》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中获优秀奖,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4年至2011年入选一至七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会员中国画精品展,作品多次发表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术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书画》《国画家》《艺术收藏》《青年书画报》等报刊,有十余幅作品被中国美术报、中央电视台等单位收藏。曾在韩国、日本、澳大利亚展出。百度张继国艺术官方网。

  《径隐千重石》240cm×60cm

坚韧风骨

  张继国这位画家我多年就知道,真正认识是几年之前,其先只是耳闻他在山水画界的影响是很大的,但一直没有谋过面,当你真正接触他后才知道张继国是个直率的、做事认真的人。生于四十年代末的张继国,正逢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在这特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不吃苦都不行,所以张继国在这种种条件下养成的艰苦耐劳、朴实的性格对他以后所热爱的艺术事业是有非常坚实的助推作用的。

  《秋山叠翠》68cm×136cm

  张继国六十年代末从煤炭学校毕业分配在煤矿锻炼多年,后来从事宣传工作。宣传画、水粉画、油画都不断涉猎,大型工业展览,国家领导人思想教育,阶级教育展览等在那个时期是重点工作。这么多年的基层工作也给他提供了充足营养,使之他最后步入画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煤炭战线上的高层领导慧眼识才,八零年被推荐到上海国画院,师从张大千的入室弟子、山水大家郁文华先生和徐悲鸿的学生俞云阶先生门下授业严教,受益颇深。两位大师多次赞许这位山东小伙子毅力过人。

  《湖畔》68cm×68cm

  八二年,再次在北京进修,师从姚有多、周思聪、黄胄、范曾、白雪石、李魁正、熊伯齐、薄松年、陈雄立、欧阳中石等诸多大师亲授教诲,后又考入曲阜师大,受到了三年的课班教育,这是张继国一生中最大的幸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反映出今天张继国所取得如此的成绩也不足为奇了,这里也包含了这么多大师所倾注的心血,还有他后天的艰苦勤奋是分不开的。张继国如是说:“要努力地把握自己,不敢懈怠。”是的,不敢懈怠这是画家对自己严格的要求。

  《水阔渔家行舟回》136cm×68cm

  张继国的作品大多取材于家乡的风俗人情。《微山湖畔》《谁不说咱家乡好》《沂蒙金秋》《大山合声》《沂蒙颂》《大山踏歌图》《沂蒙小调》《金秋序曲》《我的家乡沂蒙山》等先后在中国文联、文化部、中国美协主办的权威性大展中获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成就奖等。在张继国的作品里,你看不到华丽的色彩,看不到愁云惨淡,看不到荒寂阴迷,只感到阳光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有一种生活就在你身边,或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许平常你不注意大自然给你的恩赐,一年四季从你身边走过,但在画家的笔端所流露出那种对生活的观察及热爱,你才能体会到大自然原来如此之美。而张继国确实就在他描绘的中国山水画中给人一种心灵的启迪,不断修炼和陶冶自己的真性情来展示其明朗的内心世界。

  《径隐千重石》68cm×136cm

  中国画的创作过程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最高情感,要发于心性、展于修性、归于真性的复杂心理活动。在张继国的作品中,感性的即性发挥,理性的苦心经营,瞬间的情感宣泄都有其明显的轨迹。他的这种心性,可以把它他归纳于物情两忘,内美静中参的境界。我认为当代画家一定要多表现一些欣欣向荣的生命主题,多表现一些时代的新生活及祖国的山河之美,画随时代。

  我的这篇短短的拙文,不能评出张继国几十年对艺术事业的追求及内心深处的感悟,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一切根本无法企及,漫长的寂寞求索之路,需要长期的思想修养和不懈的努力。张继国以后的艺术之路会走的更好。

  作家/张继

  《碧水秋声》68cm×68cm

  《装点江山入画图》68cm×136cm

  《茅屋静闻雨,竹篱疏见山》240cm×60cm

  《湖山如诗》68cm×68cm

  《秋山云霁图》68cm×136cm

  《一帘疏雨》136cm×68cm

  《云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68cm×136cm

  《秋水谈心》68cm×68cm

  《山影摇叠翠,雨声窗纳秋》240cm×60cm

  《青云携带一溪烟》68cm×136cm

  《湖畔秋色》68cm×68cm

  《潇洒石中秋》68cm×68cm

  《秋雨遮山远》240cm×60cm

  《白云浮远》68cm×68cm

  《碧山闲云图》68cm×136cm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的所有作品,均为Fangtan.org.cn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访谈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中国访谈网 中国经济报刊协会

About us 关于我们 权利声明 商务合作 广告服务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Fangtan.org.cn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Copyright 中国访谈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2377 举报邮箱:fangtan@fangtan.org.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