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一航局一公司防城港项目部为沉箱装上“最强大脑”
初秋之日,恰是收获之时。在广西北部湾赤沙2号泊位的施工区域上,一座10层楼高的庞然大物正在慢慢下沉。“沉箱智能注水系统运转良好,沉箱姿态控制平稳!”对讲机中传来好消息,中交一航局防城港项目部经理刘瑞建渐渐露出笑容。
广西防城港企沙港区赤沙作业区2号泊位工程,是国家“十四五”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建设的重点项目,其码头建设所需的沉箱重约5200吨,是北部湾首屈一指的超大型沉箱。
“沉箱下放安装有两大核心点,首要是‘稳’,就是要沉箱在下沉过程中姿态保持稳定。”刘瑞建分析道。项目部施工预制的超大沉箱整体呈椭圆形,有15个仓格,在施工过程中需向仓格内注水,使沉箱下沉。传统施工多为人工操作阀门注水,需要十余人全程监测,且人工目测读数很容易产生误差造成注水量不精确,导致沉箱整体不稳定,具有极大的安全风险。
“能不能为沉箱装上一个‘最强大脑’,让沉箱自主控制注水量,以达到稳定下放的目的呢?”刘瑞建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干就干,他带领技术团队昼夜查阅相关资料,展开科研攻关。不久后,沉箱“最强大脑”——全新的沉箱注水系统横空出世:通过为沉箱设置液位仪、电磁流量计、电子陀螺仪等监控设备,对沉箱进行智能化改造,将沉箱数据信息进行分析运算,主动调整各仓格注水量,实现智能监控、注水、调平功能,极大地提升了沉箱下方的稳定性。为了简化操作过程,技术团队还利用物联网、移动技术等信息化技术手段,让施工人员只借助一台手机即可实现施工过程的数字化把控,极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投入,有效降低了施工操作人员安全风险。
沉箱下放安装的另一个核心点,就是要“精”,即安装精度要高。传统工艺,往往由测量员在沉箱上方手持GPS报数定位的方式,不仅人员投入高、安全风险大,且偏差极难控制。项目团队苦苦讨论多日,却还是一筹莫展。“沉箱有了‘大脑’,再增设一双‘眼睛’,用来观测定位,不就能实现精准控制了吗?”刘瑞建灵光一闪,便有了方向。很快,项目团队研发了一种可视化GPS沉箱定位系统,通过沉箱上的数据采集设备,与沉箱注水系统相结合,实时采集GPS接收机数据,并实时反馈到计算机,再经过计算、处理、分析后,在液晶屏幕上精准显示当前沉箱位置、顶面标高与设计偏差,实现了沉箱安装的精准把控。经过反复测试,新工艺完全可行。
“你们自主研制的沉箱‘最强大脑’,不仅以更少的人力有效保障了沉箱下方的平稳性,且精度较以前也有了质的飞跃,真是实现了传统水工行业的新突破呀。”在沉箱安装仪式上,参会业主代表竖起了大拇指。
下一篇:为优化防控多赢贡献奇术奇招报告
相关阅读
- 11-28为优化防控多赢贡献奇术奇招报告
- 11-28中交一航局一公司防城港项目部为沉箱
- 11-28最佳前沿戏剧人——我所认识的邸叙然
- 11-28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大咖云集,
- 11-28兴燃“棋局”| 氢能应用场景介绍
- 11-28汤臣倍健女士多维功效与作用,让身体“